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中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作者】 常鹏超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美术教师应充分理解高中美术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当核心素养强调为学生的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时,普通高中一线美术教师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就是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在美术教学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由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五个要素组成。一般认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五个要素的落地应当存在于教学过程中,而这个教学过程必然会与美术教学的优秀传统与教学取向联系在一起。
  一、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的核心素养的意义包含了很多方面:一方面包括对于学生学习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应对变化的能力,让学生在变化中保持平衡;再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应将这些方面的内涵充分体现出来,以便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更好的发展。为此,高中美术教师应深入领悟鉴赏课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并将其灵活运用到教学中,进一步推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美术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一)精读作品,提高图像识读素养。图文识读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识别和解读方面的素养。在每一节的高中美术鉴赏课中都会包含一些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鉴赏美术作品的导向。学生除了要掌握这些基础的知识点,还应该理解并消化这些知识内容。在知识点引导的作用下,学会鉴赏的方法,掌握鉴赏的技巧,从而提高其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识读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节对美术作品的精读课程。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对美术作品从点到面进行鉴赏,由浅及深逐步掌握完整鉴赏作品的方法。
  (二)情景交融,培养审美判断素养。美术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判断能力,一般是指对美术作品和现实中的审美对象进行感知鉴别判断评价与表达,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深入领悟对学生的审美判断培养的重要性。在鉴赏课堂教学中,通过我们的引导,学生在对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体会,此时我们应为学生提供一个体会自己心理变化过程的机会,让学生回想自己在这一鉴赏过程中对形势的感知,对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以及对鉴赏者的想象与再创造,学生在这样的鉴赏过程中能够深刻体会自己的审美过程,并能够学会如何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一直简单地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为了让学生主动的带着情感的体验鉴赏过程,在审美活动中可以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扩大学生的审美范围。从具象到抽象,从题材到形式,从形式刺激到形式表现,进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畅所欲言,发展文化,理解素养。文化理解素养是学生对作品中文化的感知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能够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美术作品,感受美术作品中的优秀文化,从这种角度来分析,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在美术鉴赏课堂上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与探讨,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文化理解,达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四)创新教学,增强美术创新能力。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多媒体、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方式备受教师喜爱,要在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应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美术鉴赏课堂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其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我们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的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效落实到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美术鉴赏的新思考
  毫无疑问的是在高中阶段的教育过程中,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我们仍然应当看到,如果不将核心素养作为一条主线在美术教学中凸显出来,那么很可能会错失许多核心素养培育的机会。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应当立足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并且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这个发展更重要的内涵就是核心素养的落地。当然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还是一个新的概念,基于美术教学传统理解核心素养并让它落地,对美术教师而言还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适合教师个体的实践理论,也只有如此,包括美术鉴赏在内的教学才能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保证。
  总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保证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长期工程。作为新时代美术教师,我们应遵循时代发展需求,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