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寻

【作者】 陈丽群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芙蓉江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改提出了小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收集和接受语言材料中的信息,积累学生的语言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包含了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学生对语言文化、语言背景的了解。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认知,保证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是最为核心的部分,确保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保证英语教学整体质量的基础所在。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阅读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然而,阅读教学所取得的实质效果和教师的预期之间还是有着较大的距离,问题也是客观存在,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予以化解。因此,该文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出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意义
  首先,阅读是学生接触英语、锻炼英语语言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小学生都缺乏英语经验,存在词汇量少、语句掌握不熟练的问题,无法在阅读中自主理解语句的意思。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能够帮助学生将英语信息联系在一起,避免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还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有利于学生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阅读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词汇积累、语言经验等,才能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在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启发学生思维,为学生展示丰富的英语知识,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缺乏英语阅读的技巧。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一)教学内容匮乏,教学目标单一
  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因此,教学时,教学目标要明确清晰且具体、规范。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要合理化,具有创新性。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及内容都是以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为主,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片面化。这主要表现在受班级授课制及结构教学法影响,教学目标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差异性教学。另外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一味对词汇、语法及答题技巧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策略的培养,导致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
  (二)教学模式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都是按“阅读前——阅读活动——阅读后”三段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在这种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按照学习为主的“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阅读内容也是以“自上而下的知识”为主。英语阅读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对整个文章语篇的翻译,对词汇语法的机械性记忆上,只是简单地说明下阅读中语篇的整体理解,很少有具体策略进行语篇的理解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过程偏重接受性教学,课堂互动性不足
  小学英语阅读文章主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这些阅读材料都以理论为主,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加深学生对文章语篇的理解。然而目前在小学英语阅读课题中,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翻译,直接将文章的重点内容告诉学生,基本没有课程互动,学生缺乏对文章的自主思考,难以进行知识的自主构建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视不足
  有些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老师预案、授课进度,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习惯重视不足,致使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加以坚持,或者养成声读、心读、指读或复视等不好习性,甚至在课堂上不能克服一些坏的习性,总是迁就避让,进而对阅读的品质和效率产生负面作用。
  (二)阅读授课趣味性缺失
  阅读是一件充满趣味性的事情,但当下英语阅读授课以题海战术为主,授课方式单一,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当前常见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学生阅读做题、老师讲解文章字词、老师剖析阅读题的答案为基本步骤,有碍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且容易降低学生对英语阅读的乐趣。
  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都会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先为学生讲解课文知识,再让学生跟读课文。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知道该怎样学习,也不知道该学习哪些内容,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新课改强调了小学英语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了解,再带领学生学习重点词语和段落,在引导中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英语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外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影响了学生的语言兴趣,不利于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创设阅读环境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理解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拓展教学内容,锻炼语言能力
  部分教师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就是讲解课文中的知识。但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全面地掌握教学知识,教师需要通过拓展活动来巩固学生的认知,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改提出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拓展活动来检验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学习中的不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好中学英语阅读百利而无一害,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特征,结合教材内容,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心设计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好课内外阅读的整合,从而有效保障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阅读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巫伟民.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研究[J].英语教师,2020,20(10):115-123.
  [2]朱励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探究[J].英语教师,2020,20(1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