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如何指导农村小学生起步作文的修改

【作者】 李小华

【机构】 四川省邻水县城北镇延胜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笔者深以为然。作文的初稿只是一时对灵感乍现的捕捉,只有通过后来的不断打磨、修改才能让文字变成艺术品,变得有血有肉。
  我们小学生尤其要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写好后不要急于上交,要反复诵读,反复推敲和修改。一旦养成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任何时候写出一篇文章后就会不由自主地阅读、琢磨、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起步作文,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文章写起很吃力,老师批改更是费力。起步作文就是要多读多写多修改,作文水平才能得到提高。老师可以一周布置一个作文,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来完成。利用周末把作文写好,周一至周五就进行修改。每细读一次就会有新的发现,并产生新的灵感,再做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一周下来,这篇作文就修改了很多次,这样写出的作文必定质量较高,再誊抄在作文本上交给老师,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起步作文的水平?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下面就修改的方法、修改的内容以及教师的指导方法等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 阅读。文章写好后自己反复阅读,才能检查出自己是否写出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习作中的不足。语感是在读中感觉出来的,好文章一开口读就感觉出来了。近几年我写了上百篇散文随笔发表于报刊杂志,切身体验到写作的快乐就在于专注的过程,在于自己对文字不断打磨的过程。眼看一篇粗糙的文章在自己的笔下变得精美起来,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成就感就会涌上心头,因而写作就变得无比快乐。而修改的方法就是反复阅读,反复体会。三年级的学生没有学过多的语法和表现手法,通过反复阅读就能发现问题。
  2. 循序渐进。写作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可能像数学那样立竿见影。学生要提高自己作文的能力,既要有语言知识的积累,又要有写作技巧的积累。为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逐步渗透字、词、句、段等语言知识的训练,还要通过对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练习,让学生理清写作的思路,懂得每篇文章总有一个中心思想,所写内容就是为这个中心思想服务的。这些阅读和写作的知识积累多了,学生有了写作文的方法,自然就有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语言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二、学生修改作文的内容
  作文步骤包括“准备、起草、修改”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是收集素材,酝酿灵感;起草阶段是布局构思,落笔成文;修改阶段就是加工润色,达到完美。而修改阶段就是决定一篇文章是否成功的重要阶段。三年级作文,修改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字词。字词是写作的关键,一篇文章内容再好,如果错别字连篇,读者就会为此篇文章大打折扣。修改作文的第一步就是找出错别字并加以改正。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能通过阅读发现错别字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并改正过来就很不错了。
  2、标点。我们阅读都要停顿,否则会喘不过气来。那么写作就是要根据阅读的停顿打标点符号。指导学生根据朗读时的停顿和语气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标点符号,能给文章锦上添花,尤其是文末的省略号能让文章充满诗意,达到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3、句子。语句通顺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如果一篇文章连语句就不通顺,那么读者就不会有读下去的欲望。指导学生作文时正确遣词造句,拿不准的词语不用,病句不用。尽量用意思明确的词语,用短句子,简单明。能把句子写通顺,这就具备了作文的基本功。
  4、内容。指导学生作文不仅要有内容,而且内容要真实、具体,切不可空洞,更不能瞎编乱造。作文中的虚构也得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必须符合逻辑。通过反复修改,让自己的文章写得具体、完整,特别是文章中心与材料要相吻合,要有真挚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思想。写景的文章,要条理清楚、情景交融,才能感人。写人的文章所举事例要典型,才能突出人物的性格。写事的文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经过部分写详细。注重细节描写能使文章内容显得立体、饱满,读来趣味横生,但如果一篇文章写下来没有详略之分也会让读者觉得啰嗦,产生一种疲倦感。只有掌握了写作的方法才能明确修改作文的方向。
  5、表达。指导学生作文要认真推敲词句,在语句通顺、前后连贯的基础上,还要在“表达”上进行训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根据作文题意,从内容入手,帮助学生梳理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进行挑选和裁剪,再用规范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下来,一定要详略得当,切不可记流水账。这里,先要帮助学生学会审题,确定中心,再根据中心选择材料,最后组织材料,布局文章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过渡和照应。
  三、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1、示范法。挑一篇需要修改的文章,老师将作文中的病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自读,在读中找出问题,然后老师再指导修改并说出道理,让学生学习体会。
  2、读改法。就是要求学生写完文章后自己多读几遍,在读中感受文章哪些地方别扭、拗口,然后加以修改。
  3、符号法。除教给以上修改的方法之外,我还注意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这些符号是:①删除号;②增补号;③调位号;④提行号;⑤复原号;⑥留空号;⑦佳句号。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就是要让学生作文后养成阅读的习惯,并能从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反复阅读,反复修改,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阅读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但学生的自我修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自己的作文有时候发现不了问题。在自改后与他人进行互改,就能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因此,学生也可以与他人进行互评互改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