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有效教学理念在语文提效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 艺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铺芽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让学生获得良好语文教育的教学追求实现中必须具有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与实施。在全面践行以优教优学为主题的新课改的今天,持有效教学理念去提效实践,才能使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得以高效实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理念;提效;应用

  提高教学有效性,必然应持有效教学理念,并科学合理地实施于课堂之中。随着“优教优学”新课改的推进,有效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一线教师,更应为之而不断努力。多年实践告诉我们,要达成上述效果,只有扎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才能真正培养出语文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教育。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来选择优教优学的策略以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关键能力。这既是我们教学追求也是我们课改的努力方向。
  一、融洽师生关系,增强课堂互动活力
  教学即对话。融洽的师生关系所形成的教学氛围是其他手段所不能比及的。充分发挥这种氛围带来的作用是我们增强课堂互动的有效路径。特别是优教优学的实施,更需要教学对话展开中良好的民主的氛围中。要知道,在学生眼中,我们老师不仅是受人尊敬的,也是他们的挚友,同处于对话的两端进行着平等的互动。正是基于这个特点,有效教学才有了成功的一半——人脉基础。但这一半,却是我们提效追求中必不可少的一半,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现在,学生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已是新课标给我们明确的教学指示,不容质疑,只有执行。在以学彰教的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就必须有效践行“双主双优”理念,认清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意义。我们知道,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教师是施教者,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与教师共同组建了语文课堂的两大行为主体。为了语文实现提效教学,就必须要加强构建师生互动关系,提高二者之间的互动性。
  二、灵活教学手段,合理选择电化设备
  时至今日,很多教师一谈到电化教学,首先想到的就是多媒体。其实,电化教学方式很多种,不同设备助教,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只要用得精当,都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甚至有超过多媒体助教的效果。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要实现提效教学追求,有效教学理念告诉我们应灵活选择电化设备以实现灵活教学手段的目的。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虽然培养任务重,涉及智、德、美等多育,但重点还是基于学生听、说、读、写的展开而实施。对于这样基本目标,我们就可选择电化教学手段中较简单的一些设备来助力,比如利用投影来进行。原因在于投影这种设备能突出重点,能让学生集中视力观察难点,进而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集中到对象目标上。这样的凝视聚神,自然能获得难点的快速突破,而且还形象、直观。投影教学还有一个重要用处,那就是学生作文现场修改示范和能力培养,直接把学生作文呈现在屏幕上,哪儿需要改,怎么改既直观又便于示范和操作,充分体现了投影这种电化设备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当然,智能电视一体机、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电化设备在现目前的课改中应用更为广泛,是持有效教学理念老师的首选。他们为了追求提效,常常利用这此教育定制的提效设备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去揭示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更好地收到了提效效果。
  三、深入研读文本,引导理解主题内涵
  教材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提效教学的凭借,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浸染的依托,因此,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内涵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常用做法。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有多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在熟读于若出自于吾口的实践中获得“其义自见”。而让学生深入研读就是正确的语文实践。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我们不必把太多的时间用于师生的谈话中,也不要把力气过多地去介绍背景介绍作者。课堂是有限的,要把时间花在学生实践上,多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解读文本,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与文本接触和对话。作为老师,要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多在流利朗读、有感情朗读的实践上,不需要老师多作分析式的讲解,只要学生书读百遍,加上多媒体的重点提醒和激趣,那些潜藏在作品中的情景、细节都会如雨后笋般冒出来并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样我们提效教学的目标不就达成实现了。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以读为径,进入作品,进入特定环境,进入人物内心。我们就会发现,文章具有极强的情感感染力和震撼力。因为,桑娜家庭情况生活本身都很困难,自己的孩子都不能让他们三餐都有安排。在这种情况去帮助邻居,更显弥足珍贵之心。而教学时我们通过多媒体这种电化教学手段的帮助,把文章中的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通过描写式刻画,就使一个充满正能量、集有爱心的穷苦家庭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穷人》一课的主题。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才能正确理解文章主题内涵,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当然,要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使新课标目标更有效的方式达成,就必须少不了有效教学理念的支撑来实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抱着务实的教学态度,持有效教学理念,或创新或优化或借鉴他山之石,都是对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一种积极探索。这对于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对发展学生语文素养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参考文献:
  [1]段成才,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20年。
  [2]张雪琴,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成功,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