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实践
【作者】 胡爱民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龙孔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力担学生思想建设和道德践行能力培养的道德与法治是门新开学科,其与多媒体整合所展开的运用实践具有积极作用,本文探讨了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流程中呈现漫画、播放微课资源、音乐和视频的运用实践,能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学道德、践法治。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运用实践
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促进了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智能一体机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快速实现,课堂由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已向以学生获得快、准、多信息为追求的方向改变。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践行能力培养的沃土,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优教优学”课改推进中就更具有实际意义。我们知道,传统担任学生良好思想培养的学科是思想品德,由于“教以应试”思想影响而普遍存在着“满堂灌”教学操作,有的甚至还是教师为主“一言堂”,这样的操作模式显然在使课堂枯燥乏味上起到了助力作用,影响了学生积极学需求的形成,导致学生不想学、不爱学的原因就产生了。而今天,虽然教材连科名都改了,但主要目的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在有些学生眼时,它仍然是空洞的思想教育,仍然是枯燥的化身。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优教优学”的实践者,我们不能再蹈辙而沿传统老路走,要想方设法在优化上下功夫,通过手段创新就是其中一辙。而多媒体的应运而至,就显得其更加有教学意义。因此,在提效践行的实践中,我们就必须整合运用现代多媒体这一为教育而量身打造的现代工具。下面,我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实践。
一、运用多媒体呈现漫画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漫画,作为画的一种形式,在具有美感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往往能使人驻目以视而心生感悟和反省。现实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宣传画就是采用漫画的创作方式而达到教育人、劝解人的目的的。把道德与法治要求融入漫画创作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人策略。而在教学中,我们就可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漫画德育资源整合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其作用将更加放大,明显,有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育人效果。例如,我们在教学“我们的公共利益”第一节“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我先就在网络中寻找到了一张以“忍和救命”为主题的这幅漫画作为教学引入,通过多媒体大屏的呈现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你对这幅漫画中的内容观看了之后,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评价它?由于学生对漫画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这一问题一提出的时候,学生就显得很兴奋活跃,纷纷产生了有看法的表达需要。从他们发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观点都认为那画中的旁观者是懦夫,胆小怕事。这样的教学,直观生动,是利用手段中的手段来进行,通过学生自我反省来实现教育目的的,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播放微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国外研究表明,在以语言为过渡中介的知识获取中,听觉占15%;视觉占25%;二者结合,能够提升到65%。可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视音频开展教学的教学意义了。我们知道,微课是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音视频,随着课改的深入,微课这种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辅助的又一种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五六分钟的时长而在教学中运用显得非常灵活和方便。在特点上,微课往往一课一内容,知识点单一,但利用方便,可随时插入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中的第二节“维护公平正义”时,我们就可在新授环节中选择网络上的“小李飞刀”以FLASH动画为主要表现载体的微课资源进行施教。这样的资源现实性强,教育性好,可对一些分辨不清正义和非正义的青少年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观看整个视频,其中的主人翁即就是微课中的那样学生,我们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与自己相似的对“朋友”讲哥们义气的影子,最后弄得自己吃尽苦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微课资源,再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课堂,既增强了学生自己对正义行为的认识又能起到防止学生深陷游戏而不能自拔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微课资源的教学应用能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到学生理想的学习模式之中,又能让学生深有感触和自我反省,从而提高了学生道德认知,促进了学生法治素养的形成。近年来,时政进课堂也是通过微课资源实现的,作为一线教师,这也是我们不可错过的优秀教学资源,其作用也非常明显的、
三、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音乐是声的艺术,其也含有很多教育资源和课堂活跃资源,在抽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其来开展教学也很有教育意义,表现在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上。而且,其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方面也极具教学效果的——能陶冶高尚情操和培养优良道德品质,例如,在培养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过程中展开“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时,我们就可把学生熟悉的《天亮了》这首歌曲通过多媒体音箱设备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在这过程中,很多学生由此被感染,他们感悟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形成的现实重要性,进而积极学意识由此产生,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求知状态。
总之,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形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精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抽象和枯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学生感受到的是形象和有趣,这样才能是优化教学的需要。作为其教师,我们要充分运用其功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之在学道德、践法治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使教学变成一种自觉和高效,实实在在惠及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会娟,多媒体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年。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运用实践
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促进了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智能一体机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的快速实现,课堂由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已向以学生获得快、准、多信息为追求的方向改变。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践行能力培养的沃土,运用多媒体教学在“优教优学”课改推进中就更具有实际意义。我们知道,传统担任学生良好思想培养的学科是思想品德,由于“教以应试”思想影响而普遍存在着“满堂灌”教学操作,有的甚至还是教师为主“一言堂”,这样的操作模式显然在使课堂枯燥乏味上起到了助力作用,影响了学生积极学需求的形成,导致学生不想学、不爱学的原因就产生了。而今天,虽然教材连科名都改了,但主要目的还是没有多大变化,在有些学生眼时,它仍然是空洞的思想教育,仍然是枯燥的化身。针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优教优学”的实践者,我们不能再蹈辙而沿传统老路走,要想方设法在优化上下功夫,通过手段创新就是其中一辙。而多媒体的应运而至,就显得其更加有教学意义。因此,在提效践行的实践中,我们就必须整合运用现代多媒体这一为教育而量身打造的现代工具。下面,我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实践。
一、运用多媒体呈现漫画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漫画,作为画的一种形式,在具有美感的基础上还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往往能使人驻目以视而心生感悟和反省。现实中我们还发现,很多宣传画就是采用漫画的创作方式而达到教育人、劝解人的目的的。把道德与法治要求融入漫画创作中,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人策略。而在教学中,我们就可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漫画德育资源整合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其作用将更加放大,明显,有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育人效果。例如,我们在教学“我们的公共利益”第一节“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我先就在网络中寻找到了一张以“忍和救命”为主题的这幅漫画作为教学引入,通过多媒体大屏的呈现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在你对这幅漫画中的内容观看了之后,以旁观者的身份来评价它?由于学生对漫画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这一问题一提出的时候,学生就显得很兴奋活跃,纷纷产生了有看法的表达需要。从他们发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观点都认为那画中的旁观者是懦夫,胆小怕事。这样的教学,直观生动,是利用手段中的手段来进行,通过学生自我反省来实现教育目的的,自然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播放微课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国外研究表明,在以语言为过渡中介的知识获取中,听觉占15%;视觉占25%;二者结合,能够提升到65%。可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利用视音频开展教学的教学意义了。我们知道,微课是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音视频,随着课改的深入,微课这种资源成为课堂教学辅助的又一种方式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其五六分钟的时长而在教学中运用显得非常灵活和方便。在特点上,微课往往一课一内容,知识点单一,但利用方便,可随时插入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中的第二节“维护公平正义”时,我们就可在新授环节中选择网络上的“小李飞刀”以FLASH动画为主要表现载体的微课资源进行施教。这样的资源现实性强,教育性好,可对一些分辨不清正义和非正义的青少年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观看整个视频,其中的主人翁即就是微课中的那样学生,我们学生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与自己相似的对“朋友”讲哥们义气的影子,最后弄得自己吃尽苦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微课资源,再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呈现在课堂,既增强了学生自己对正义行为的认识又能起到防止学生深陷游戏而不能自拔的教学效果。可以说,微课资源的教学应用能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回到学生理想的学习模式之中,又能让学生深有感触和自我反省,从而提高了学生道德认知,促进了学生法治素养的形成。近年来,时政进课堂也是通过微课资源实现的,作为一线教师,这也是我们不可错过的优秀教学资源,其作用也非常明显的、
三、运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
音乐是声的艺术,其也含有很多教育资源和课堂活跃资源,在抽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运用其来开展教学也很有教育意义,表现在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上。而且,其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方面也极具教学效果的——能陶冶高尚情操和培养优良道德品质,例如,在培养学生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过程中展开“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时,我们就可把学生熟悉的《天亮了》这首歌曲通过多媒体音箱设备播放出来让学生欣赏。在这过程中,很多学生由此被感染,他们感悟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形成的现实重要性,进而积极学意识由此产生,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求知状态。
总之,在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观念形成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精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化抽象和枯燥的过程中尽可能地使学生感受到的是形象和有趣,这样才能是优化教学的需要。作为其教师,我们要充分运用其功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之在学道德、践法治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使教学变成一种自觉和高效,实实在在惠及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会娟,多媒体技术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