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 王玉宾

【机构】 山东省惠民县辛店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计算机知识,更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关心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计算机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激发兴趣;互助合作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整合性、趣味性四个特点的学科课程,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前社会,单一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率低下和趣味性低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效果的大幅提升。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师,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呢?
  一、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熟练掌握和运用教材内容
  每个年级、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各自的年龄和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了解所带班级的学习特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出发,制定和调整合理的教学计划。另外,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要求和编排意图要做到烂熟于胸,吃透每个章节的思想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承上启下、融会贯通,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二、学以致用,寓教于乐
  要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需要而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的应用相结合,在教小学生学计算机时,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初学键盘,认识键盘,通过字母游戏进行训练;鼠标的练习,可通过“纸牌游戏”和同学比赛谁的游戏时间短进行训练;“画图”来训练,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制作贺片,送给他人;“WORD”文字操作,可以让学生利用它写作文、写信、制作课程表;这样,在课堂上学的都能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都能服务于现实生活,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三、大胆放手,激发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努力尝试,营造积极探索,具有创造性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强调在课堂上,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成功。比如在教学生制作幻灯片时,同学面对功能强大的“Powerpoint”软件,无从下手。模仿较多,创新较少,制作出来的演示文稿,没有新意。这时,可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特殊地方,让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也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会到了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了创新意识。课堂上,要努力探索创造性学习新途径。例如,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不以老师和同学所做的作为标准,强调自己的作品要与众不同;同时注意学生的作品,让其进行展览,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另外,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参与创新,这样逐渐帮助学生树立了创新意识。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学生个体间也存在差异,我在授课时按照不同学生的情况,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具体做法是先分析教材,对内容进行整合,在课堂上提出基本任务与扩展任务,只要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教学要求,这样肯定了绝大多数同学的成绩,使他们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给部分学生留下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完成所要达到的扩展任务,并且进行互相激励,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五、及时、合理进行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后,及时进行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锻炼能力,弥补不足,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使激励评价走向极端,对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做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蕴含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地提高。评价语言要有针对性、多样性,要善于捕捉学生的亮点。课堂评价有多种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穿插使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以达到最高效率为目的。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让我们立足于教学,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探索各种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信息技术,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有效的提高小学信息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雪莲.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艺术[J].《中小学教育》,2015.07 
  [2]解月光.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