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作者】 彩彩

【机构】 新疆和硕县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是孩子的知识启蒙阶段,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幼儿园班级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幼儿园也不例外。要想增强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是很必要的。作为幼儿教师应该有限转变教学理念,将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实处。
【关键词】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班级管理
【正文】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想使幼儿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脱颖而出,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改变幼儿园现状的关键因素。所谓科学的幼儿园班级管理需要注重以下三个方面:规范、个性和精细。其中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最为关键,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幼儿园班级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提出几点方法和建议。

1.教师用微笑和真诚让幼儿园班级充满爱 

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接触的第一个集体环境,在陌生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所以,幼儿园首先要做的就是打造充满爱与温暖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到满足与安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打造充满爱的教育氛围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感受到自由,把幼儿教师当成自己的玩伴,这样孩子才愿意听从幼儿教师的教诲。

在打造充满爱与温馨的班级氛围时幼儿教师应该关注以下两点:首先,每天需要带着亲切的态度和微笑迎接每一位小朋友的到来,肢体接触比如拥抱抚摸会拉近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让孩子从内心深度感知到班级的温暖,从而感到喜悦与幸福。其次,在于小朋友讲话时注意姿态,蹲下来跟小朋友交流,会减少压迫感,让孩子感知到平等与友好。还有,幼儿教师要积极表达对孩子们的爱,对孩子的细微成长进行及时的鼓励,满足孩子们的自尊心。最后,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孩子做错的时候,这时,幼儿教师要多花些耐心亲切的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从而牢记在心里,而不是对孩子严厉的指责。训斥和责备不仅不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还会将教师与孩子的关系变得疏远,这对以后工作的开展以及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重视校园与家园的沟通,用真诚的态度让孩子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

幼儿园班级精细化的管理离不开家长与幼儿园的协作配合。幼儿园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接触集体生活走入社会的前提,习惯的养成和意识的培养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强化。而且,幼儿会本能的模仿一些行为和习惯,如果只是在幼儿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不到很好的督促的话,孩子会很容易趋易去难的选择自己觉得舒服的行为方式。比如,在幼儿园,教师培养孩子起床后叠被子的习惯,这是为了提高孩子得自我管理能力,但是,如果在家里家长不要求孩子叠被子,那么孩子是很难养成这样的习惯的,毕竟叠被子需要花费精力。

要做好校园与家园的有效沟通,幼儿教师需要关注以下两点:首先,用真诚的态度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家长觉得幼儿园是一个可信赖的地方。其次,每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拥有更好的竞争力。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幼儿园要仔细聆听,帮助家长讲解他们的疑惑和担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流方式也更加便捷,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微信、QQ的方式告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家长和幼儿园之间需要有很好的沟通与协作才能实现幼儿园班级精细化的管理。

3.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精细化管理的重中之重。幼儿园在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幼儿园教师要做好榜样作用,幼儿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所以,幼儿教师首先自身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成为小朋友的正确榜样。

第二,好习惯的养成要重视时机与方法的运用。小、中、大班不同阶段的幼儿园小朋友拥有不同的特征,幼儿园也应该根据这些差异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园小朋友在收纳、整理方面的还没有养成,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就可以在小朋友在玩玩具之前按照类别、颜色将玩具分类,然后在引导小朋友认识各种玩具的玩法。之后再游戏结束后,幼儿对玩具分类有一定的印象,教师如果这时候引导孩子进行玩具分类就会简单很多,孩子也更容易接受,长久的锻炼下来,幼儿就会养成分类整理的习惯了。然而对于幼儿园中班的学生,简单的幼儿园活动无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孩子或多或少已经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时候教师应该认真观察,结合实际情况,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引导和纠正。比如,部分中班的小朋友可能有争抢玩具,或者说脏话的行为。这个行为习惯是需要绝对杜绝的,教师可以在午休时间播放一些关于有爱、文明的动画片或者童谣,让学生渐渐的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

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要多观察、重分析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做好家园与校园的有效沟通,让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孩子未来社会发展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张青青.新环境下幼儿园班级管理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78.

[2]胡建茹.班级精细化管理模式探析[J].快乐阅读,20130786.

[3]陈芳华.探究农村幼儿园管理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语文课内外.2019,(29).13.

[4]王洁.精细化管理在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