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习兴趣

【作者】 康冬梅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建平初级中学

【摘要】为更好地完成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任务,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些就应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笔者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正文】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关键,良好“三观”培养的重任需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来承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当前考试形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都还不够,这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特点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再单调乏味,是广大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这样,课堂不仅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

   注重培养师生情感、这是构建学科兴趣之桥。作为青春期的中学生看似独立了,实质多数情况下处于迷茫状态,需要大人的引导、关爱和沟通,我们做为老师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还要像父母一样去关爱他们,更要像朋友一样和他们去平等地沟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对学生实施教学的重要一环。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喜欢发表不同于他人的意见、看法,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发表意见、看法的机会。

教学语言要动感许多学生不重视、不想学道德与法治课,主要是他们认为政治课不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谈阔论,与己无关。可见我们的教学在过去是多么失败。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不管是对老师来说,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成了一份苦差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彻底转变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生硬、平铺直叙式的教学语言,要用彩色的语言、动感的语言融合积极愉快的情感来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动机制。教师在上课时,充分运用体态语言来传达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点的强调,同时也运用肢体语言和情态语言来表达教师自身对知识、对学生、对课堂的情感。

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政治课有些内容理论性、系统性较强,要把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向学生讲清楚,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设备,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变成喜欢道德与法治课。

让学生参与教学。素质教育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这些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较多参与机会,调动学习积极性,给学生阅读、提问、讨论、归纳的权力。政治课上对于那些能读懂的内容,教师不多讲,指导学生阅读,在学生读懂、读通、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出较容易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解答;较难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这样,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么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要么让学生参与问题讨论,讨论中可以是师生进行对话,也可以是学生之间辩论。这样,课堂不仅成了学生施展才华的竞技场,而且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既使学生感到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和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自身修养方面第一,作为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知识激增,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就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能天天“一本经”,让学生感觉老掉牙的话题,听着也没劲。我们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只有教师的知识与时代接轨,学生才有兴趣,课堂效率才能提高第二,老师应注意个人的修养、形象、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是教会学生做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我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学生。我们走向讲台,应是精神焕发,衣着整齐,举手投足间呈现出刚阳正气,师者风范第三,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备课的阶段我们教师就必须多下功夫,熟练把握教情和学情,注意教学中的取舍,努力减少无效劳动,做到“四个到位”:精心备课到位,准确讲解到位,能力训练到位,学法指导到位。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特点调整并转变教学方式,在兴趣的引领下,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