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群文阅读——生本的“桥梁”

【作者】 张晓敏

【机构】 四川省剑阁县龙江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在生本教学中,语文需要直接的读和想。读的是原汁原味的文本味,想的是依据文本而发自内心的提炼。我校的生本教育的推进,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融合在一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内阅读,又拓展了学生的课外积累。群文阅读与生本教学的巧妙整合,不但体现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灵活性、趣味性,而且加深了阅读的广度和深度,群文阅读为生本语文教学架起了有效的桥梁。

一、 群文阅读是生本课堂的起点。

我反复查阅有关群文阅读的资料,反复回味观摩过的课堂、讲座,从中品读群文阅读,从而获取知识。生本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以生命为本。小学语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正式贯彻与落实过程中,教师由于有所曲解以及避重就轻,抑或自我认识不足,常出现“形式主义”,在最重要的阅读理解过程中,往往出现教师主导“统一答案”,忽略了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自主探究与理解能力的培养。群文阅读的探讨逐渐兴起,弥补了单一文本的局限性理解,让阅读走上快车道,高速运行,丰满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丰厚了阅读的内容,丰富了阅读的获得。提倡读整本的书,原汁原味的书,连续性阅读,不像教材那样是通过专家修整改编的文本,单篇的文本,就像让孩子放回了大自然,自由的感受文化的气息和脚步群文阅读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不能步步扎实,不能面面俱到:深入透彻的讲解;精巧的问题设计;热闹的专题讨论、精辟的课堂总结…… 只是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然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融合了学生自学、群学、提前学的过程,把读、说、写有机融合在一起。   

二、 群文阅读是生本课堂的支点。

我发现“群文阅读”有利于丰富和完善“先学后教、互学互教”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更有利于在班级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与我们实施的生本课堂相得益彰。以群文阅读 为桥梁,优化生本课堂,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我在教学《山中访友》时,我先确定议题:景物描写中的排比。然后收集相关材料,链接阅读三篇文章《桂林上水》、《七月的天山》、《呼兰河传》,让学生自由阅读,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反复朗读、品味,抓住这些排比句在文中的作用,运用不同的方式诵读, 体会大自然的优美,去感悟自然景观的神奇,让孩子们顺着不同作者的文字,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发现,去寻找。

三、 群文阅读是生本课堂的升华。

在生本理念指导下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正确认识小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组织教学活动。虽然现阶段有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仍在继续,但是目前,我们一直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整合课程的概念推广,我们的教师要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在对学生课堂阅读情况、课外阅读情况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我发现:由于缺少监督和激励,很多时候,即便布置了预习课文、课外阅读的任务,学生也大多完不成,存在敷衍阅读任务的情况。为了保持学生阅读热情,教师应当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阅读成果展示舞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例如,举办一次读书笔记交流大会,学生将自己阅读课文、课外书籍的感受、体会、收获记录在笔记本上,学期末在班级里面进行展览。请学生积极参与此次展览活动,拿出最好的水平,优秀者将会得到表扬。学生一听要举办比赛,个个兴致勃勃,情绪高涨。读书笔记展览会上,学生纷纷献出自己的“作品”,有的学生在笔记上摘抄好词好句,有的学生在笔记为所阅读小说主人公之悲情结局忿忿不平,还有的学生给自己的笔记画上美丽的插图,让其余学生好生羡慕。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学习差异,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会有不同见解。组织读书笔记展览交流大会,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意见与看法,不仅促使其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很有可能激发新观点、新想法,升华阅读品质。 
     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中“量”的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更新的“质”的飞跃。群文阅读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空间,更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欣赏,在欣赏中阅读。过于精致细腻的传统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性。群文阅读一定要学会放弃 逐词逐句讲解, 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向群文阅读挑战。

    学习专家的理论,观摩名师的课堂,我执着地走在群文阅读的路上 ,群文阅读是一件值得做,又很难做好的事。要想上好群好文阅读课,我们必须付出大量的精力去备课,去读书,然后带领孩子、和孩子们一起去读书,用阅读给孩子们带去快乐,让孩子们沐浴在书的芳香里。下面是我的群文阅读案例。

《可爱的小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类型 :群文阅读

单元主题:可爱的小动物

议题:动物描写中,巧 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群文篇目:《母鸡》、《白鹅》、《猫》、《珍珠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体会作者在描写动物形态、活动时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方法,体现出动物的可爱。

 2、通过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在描写动物形态、活动时运用的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出动物的可爱。

三、课前准备:预习三篇文章,完成前置小研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描写动物的优美词语、句段。

(二)、导入。

1)、大屏幕出示漫画,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这幅漫画是丰子恺先生画的自己家的白鹅,但他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名篇之一《白鹅》。

(三)学习课文

   1、展示课前小研究。

我会读。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

我会认。自主解决文中的生字新词。

我积累。找出文中的拟人句子,积累在小作文本 上。

2、阅读分享。

1)、阅读:分小组学生自由阅读文章,勾画出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句子,组内说说自己的体会。

2、分享:

白鹅的叫声::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

白鹅的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白鹅的三餐:因为鹅老爷吃饭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3、小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鹅的高傲刻画的入木三分。

(三)、归纳统整

文章篇目

拟人句

好处或感受

《母鸡》

《猫》

《珍珠鸟》

阅读《母鸡》,感受母爱的伟大。

阅读《猫》,体会猫的古怪和可爱。

阅读《珍珠鸟》,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四)适时训练,提高运用能力。

1、回忆身边的小动物,运用拟人的手法说说你喜欢的小动物。再试着写一写。

2、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 阅读链接。《松鼠》《小麻雀》《昆虫 记》

五、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动物

       叫声

              

白鹅   步态        高傲

   

       吃相

文章篇目

拟人句

好处或感受

《母鸡》

《猫》

《珍珠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