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如何在听力障碍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 杨渝虹

【机构】 四川省广元市特殊教育学校

【摘要】听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问题,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时帮助听力障碍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早日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听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正文】

近年来,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诸多社会影响,听力障碍学生的生理缺陷也导致了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重视听觉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缓,听力障碍学生由于沟通的局限性,在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是也面临诸多困难,借助手语沟通、书面语交流等帮助听力障碍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调节情绪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

一、在听力障碍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听力障碍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会出现:情绪不稳定、与他们交流沟通困难、自卑心理、焦虑等问题。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专职的心理教师需要获得他们的信任,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受挫能力等。

让听力障碍学生学会正确的自我认知,充分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关心自己的身心状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学会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待自身,接纳自己,悦纳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时要理性,不冲动。改善与同龄人、家人、老师的关系,学会正确的相处模式。

二、学校针对听力障碍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一)德育为抓手,与心理健康教育携手共创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发展。

抓牢道德教育、让规则意识深入人心。通过解决听力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为听力障碍学生班级每周开设至少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内容覆盖:团体辅导游戏、曼陀罗绘画疗愈、常见的心理疾病识别、沙盘游戏、绘本分析、职业规划等,帮助学生提高集体意识、释放压力、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改善同伴亲子关系等。采取活动、学生体验参与的教学模式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去判断,感受心理健康课带来的轻松、愉悦的体验。让学生信任心理健康老师,爱上心理健康课。

(三)开展个案咨询

1. 为听力障碍学生建立学生个人的辅导档案,学生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学生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2. 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行为测评,与家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仔细了解学生的行为问题、情绪状况,对量表中提出的问题以及所对应的选项对照说明进行仔细判断和记录结果。

3. 每月定期辅导一次、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发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时报送给专职心理老师进行个案咨询辅导。

4. 在个案咨询中,可以采取咨询和疏导的方式进行,心理老师要通过家长、同学和班主任了解个案学生的情况,通过咨询和疏导排除心理困扰。

5. 做好记录和追踪,如有病因倾向,则需转介到相关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四)课外宣传

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校园宣传栏、班级文化墙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五)家校结合,共同守护听力障碍学生的心理健康

听力障碍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也纳入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范畴。每月一次家长会,交流家庭教育问题、分享家庭教育的问题,互帮互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每学期一次心理健康讲座,内容覆盖亲子教育、人际交往、自我成长等,学校也为家长提供个案咨询、亲子沙盘的服务,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惑。

(六)教师心理工作

组织班主任、科任教师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夯实教师的专业技能,提高了班主任、科任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一次心理拓展活动。专职心理教师要积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自学、参加线上线下培训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

同时,学校要鼓励教师要主动、积极地提高自身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我。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及优势,不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领导的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明确教师工作的价值,乐观、积极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其次,要学会调节情绪,善于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保持心理平衡。最后,教师要乐于交往,融洽人际关系。优秀的教师往往是乐于交往的,他们不仅善于与校园之外的社会交往,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而且还善于与同事、家长,特别是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在聋生心理辅导课内容的选择上应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来设置和选择内容。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聋生的个体差异大,个性表现强等特点,合理设计教案,设置活动方案,注重发展性心理的培养。在问题的切入上应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从学生最感兴趣、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贴近学生心灵,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共同探讨问题。学校应利用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对,聋生家长进行聋生心理与行为方面的专题辅导,并鼓励家长学习手语,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努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此外,学校还应该要求班主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聋生的疏导和调节工作,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听力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多方面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及时帮助听力障碍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早日适应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