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与应用

【作者】 刘凤菊

【机构】 四川省蓬安县城北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日常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深入了解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质量。
  一、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一)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定义
  “导学互动”是将导学结合与互动探究两种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教学理念是将教学变成导学,以导学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将学习和思考相结合,使其能够相互促进,从而进行有效的互动。其次,“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四步:其一,“自学导纲”,也就是教师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巧妙融入本节课的主体内容,再让学生根据编写好的导纲自主学习;其二,“合作互动”,即为学生通过自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再与小组成员或者教师进行互动和沟通,进而解决问题;其三,“导学归纳”,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相应的总结、归纳,之后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整理,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其四,“反馈练习”,这一步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其中主要有课堂练习与反馈指导两部分内容。
  (二)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特征
  首先,把一节课当作完整的教学单位。一般来说,教师需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容完成以下三个要求,即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内部消化、学生对学习程度的检验;其次,将“导纲”作为整节课的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导学提纲”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依据和思路,而借助“导学提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整个教学氛围;最后,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互动。
  二、“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导学互动”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数学思维相结合,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若是能够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意识和习惯,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吸收知识,掌握知识,从而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也是一种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感受的教学模式,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引导下,教师能够与学生产生大量沟通、交流的机会,并且通过互动,学生也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案和规划,进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技能。
  (二)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和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教学质量和教学参与度造成较大的营销。而且,学生若是热情高涨,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等方面也会极其顺利。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等,制定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的带动下快速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其次,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把教学内容、教学需求等融合起来,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这样也有利于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生动有趣。最后,启发式教学方式,有利于帮助学生自主思考,探究更加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确定教学难度,从简到难,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旧知识中了解到新知识,进而树立自信心,调动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一) 借助情境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复杂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压力,若在此时教师依旧以传统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则有可能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增加学生的学习困难。结合上诉情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为学生构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在其中融入相应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在体验中了解数学规律,进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 利用导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教材是关键,大多数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学生必须要了解和掌握的,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突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确保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管是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并展示提纲,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构建属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加强数学效率和质量。
  (三) 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互助学习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不同,在知识的掌握上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有限,可能无法较块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学生们在小组中便能将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发挥出来,集众人之力,解决数字问题。但在小组学习中,教师需要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才能使其更好合理,学生们在小组学习时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每个小组中指定一名小组长,当学生们意见不一致时小组长可以及时调解,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巧妙运用导学互助教学法,与学生进行友好地互动和交流,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收获丰富的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接受水平。当然想要将导学互动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并科学合理地运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