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小学班级建设中的数学文化

【作者】 徐志伟

【机构】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王营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知识点的同时向学生渗透班级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文化对班级的内在价值和深刻意义。文章将围绕如何利用数学文化进行小学数学班级的文化建设展开叙述。
  【关键词】 数学文化;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一、引言
  班级文化建设对于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及学生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数学文化,不仅能够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解决学生对数学无感的难题。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授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其与班级的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学生感受其内在魅力。
  二、关于利用数学文化,进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构想
  1. 数学文化
  小学数学的知识点比较简单,内容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小学的数学文化也就是简单地指数学用语、数学思想以及数学符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还应该包括数学的发展历史和数学与各种文化之间的关系。数学重要的不仅是结果,还有解题的过程以及高效的数学思考方法。所以,利用数学文化进行小学文化班级建设的关键在于利用好数学思维、数学精神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
  2.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独立的班集体里体班级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独立的班集体里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一种思想,这不仅是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还涵盖了教师的辛勤付出。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茁壮成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班级的文化建设更加团结,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还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可以让小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3. 数学文化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结合
  近年来,数学学科的学习成了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数学文化也逐渐融入了小学课堂内,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以及数学成绩的关键一步。同时,部分学校的部分教师想到了通过将数学文化渗透到班级的文化建设中去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和改善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通过这一举措,不少校园中都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数学文化气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渴望探索出数学学科的奥秘。
  三、如何利用数学文化,进行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1. 定期进行数学阅读,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
  虽然数学多用于计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数学也是一种语言,也跟语文一样离不开定期阅读。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要求数学教师将课本上涉及的知识点给学生讲清楚明白,不对学生课外数学阅读的积累做过多的要求。只是简单地以培养学生的做题思维、提升做题正确率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数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无法否认的是,数学定期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做题思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数学阅读其实是将数学课堂与语文课堂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上数学课时不再只是每天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从而提
  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同时,通过阅读数学文物,学生了解到了关于数学家们和众多数学公式背后的故事,学习数学家们的钻研精神,为班级文化建设增加一股新鲜血液,使整个班级充满书香气息。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圆周率时,教师可以搜集关于计算出圆周率的祖冲之的故事,在学生做题感到乏味
  时,让学生细细品味关于祖冲之的小故事或者他所代表的数学精神。在学生读完之后,让学生进行总结。总结出的精神可以作为班级文化的新的组成部分。教师将数学元素、数学文化注入班级文化建设中,让学生每天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领悟各数学大家的风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智趣”练习,锻炼学生的思维
  学好数学的关键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的习题,而在于学生要有兴趣做数学题,然后从中发现奥秘,找到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但是只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不进行题目的训练又是万万不可以的。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智趣”练习,这些练习都是和白天课本上的知识紧密联系的,但是难度和其中的乐趣能稍微多于课本。在开展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编制不同的习题,因为这个活动的宗旨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而不是让学生丧失信心;二是在做题的过程
  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使学生能够井然有序地进行思考;三是在学生做不出习题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鼓励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此缓解学生对做题的焦虑。例如,在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将实物带到课堂上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数学题的计算,这样就缓和了做数学题的枯燥乏味,还可以让学生爱上做数学题。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量的数学题,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多做一些数学题;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可以少量精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教师要善于观察,当发觉有学生不耐烦、不想做的时候,要给予耐心的指导,指导其一步一步将数学题做出来。最后,同一道题,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征集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一来,小学班级的文化建设又可以添上争取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点,让学生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存在。
  3. 开展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小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时间也比较充裕,所以,还应该有其他方式的学习,如数学竞赛、数学小组调研等。教师应该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并且面向广大小学生,定时定期地开展数学竞赛活动,让喜欢学数学的学生在课余时间更进一步接触数学的魅力和神秘。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进来,与老师、同学进行深刻的讨论,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数学竞赛,学校内组织的数学竞赛不单单是为了拔高,更是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激情,所以教师在出试卷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种以小组讨论、数学竞赛教学的方式应该成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初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掌握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数学学科的学习也并不是很难。利用数学文化进行良好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让学生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下,开心快乐高效地学习,从而达到最初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月明.基于数学文化下班级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159.
  [2]陈丽英 .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