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道德与法治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法的有效实践

【作者】 陈志永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松涛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运用智能一体机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助力道德与法治提效增质,是全面践行“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式。本文从其教学作用开始探讨,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法在其课堂中的有效实践的运用要求。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多媒体教学法;智能一体机;运用;有效实践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新开课程,基于初中学生日常生活而编排,旨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践行能力,为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而实施,其最终追求是促使学生成为“四有”合格公民。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课程给人枯燥感,其内容给人空洞感,学习过程又会产生乏味感,故而很多学生学习意愿不强烈,学习效果不仅又反过来促进其学习兴趣降低。又特别是我们学校,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主体性表现不强。而自从智能一体机进课堂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后,课堂就发生了变化,活力增强,教学效果也明显了。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智能一体机实施多媒体教学法助力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课堂中的实践作用
  多媒体教学法是基于智能一体机这种多媒体设备为教与学而展开的教学实践,其强大的功能优势决定了其作用是无比巨大的。但这些作用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挖掘出来。而运用于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至少在下面三个方面是显而易见的。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境具有良好的激趣性,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手段。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能形成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影音结合的氛围,既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又能刺激其需要动机。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乐意运用智能一体机来创设激趣诱思情境,再配上解说,调动学生听觉感官。这样的设计处理,有利于使抽象的、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易于学生感知、理解和接受,从而增强学习成功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内驱学生主体性变大。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化抽象为直观,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现行道德与法治教材,虽然色彩丰富,图文并茂,但过于强调“理”,体现为理论性和抽象性。而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固定,以讲解课文范例为主,这对于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的初中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的;特别在归纳、理解课文观点上,更有拒人于门外之嫌。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化抽象为直观的呈现功能,则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更不会因微观或宏观而受影响,直接呈现知识,对学生理解能力等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引进课外资源,有利于增加课堂信息容量。网络是知识的海洋,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供我们选择。其实施方法就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中的整合功能或链接功能,就可轻易实现网络资源课堂化。实践中,我们应在教学设计时做好这方面的知识准备,如果是短小的视频或文字资料,我们就可直接集成在多媒体教学法中,如果内容太多,过于丰富,我们就采用链接方式,上课时让学生自主去阅读。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引进网络这种课外资源,将大大丰富教学信息,拓展教学宽度,增大课堂容量。
  二、多媒体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践运用的要求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使智能一体机运用实施的多媒体教学法功能优势充分地化为教学优化的工具,成就高效课堂,就需要我们在具备较好信息技术素养、掌握现代教学法知识外,还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践行能力服务。
  (一)精心设计制作教学用课件。多媒体教学法是基于课件而实施,而课件设计制作属于老师教学设计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往往是下载,直接用别人的适合别班学生上课学习的课件。这种不因地制宜的做法,实际就是不顾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能力的错误做法。之所以教学效果差,就是这个原因。作为教学方案有效实施的重要抓手,同样需要象方案那样精心设计和制作。即使课件中的一个动画元素,一个声音元素或一个字符,都需要教师作全盘考虑。不要认为界面花哨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却没有想到过于动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因此,在设计制作道德与法治教学用课件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把准时间长度,科学合理地选择界面呈现元素,以确保学生注意力始终在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上。
  (二)多媒体教学法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在“班班通”全面落实的今天,虽然运用很方便,但我们不能整堂都是被它牵着。要注意,其定位是辅助,而不是“电影课”。因此,我们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把多媒体教学法当作是我们教学的唯一,时时处处都离不开它。除了这种观念应有之外,还应有科学选择辅助手段的意识。能辅助教学有效展开的传统手段还有很多,其作用有时也不亚于多媒体教学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不可忽视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常态之表现,也是教学即对话的有效落实。然而,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增强直观性,整个课堂被多媒体牵制,被鼠标套住,转来转去就在电脑旁操作,这样的教学,忽视了师生互动和教学对话,导致师生均不自由。
  总之,多媒体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也是很大的。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良好教学作用是以科学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法为前提的,好钢需要放在刀刃上。因此,作为一名新课改实践者,在教育信息化2.0推进的当前,我们一定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更好地把之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肖玉兰,浅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的提高[J].试题与研究,2019年。
  [2]刘春明,智能一体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