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前活动设计研究

【作者】 李丽华

【机构】 新疆和田市第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系统学习英语的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基础。学生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教师通过合理设计阅读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阅读前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对于整个阅读教学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视频、歌曲、复习、游戏、新闻、实物演示等导入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引导学生顺利开展阅读学习活动。本文通过分析阅读前教学活动的设计,探讨初中英语阅读前教学活动设计的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读前活动设计;设计原则;问题对策

  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前的教学活动是整个阅读教学活动的第一部分,教师如何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对接下来的阅读教学活动影响不可估量。
  一、阅读教学读前活动设计的目的和作用
  1. 引出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教师在设计时,考虑现阶段青少年的兴趣关注点,加入与本课主题相关联的音视频等资源。通过观看或者倾听,关注其中的语言点或相关话题,借此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总会带领学生复习本单元已有的话题、语法、词汇和固定短语搭配等与本课相关联的知识点,把新旧知识联系有机结合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知识结体系中,降低了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易于引导学生投入到新知识学习当中。
  3. 教授语言知识,扫除阅读障碍
  阅读前,教师根据学情,分析文本,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将面临的障碍进行预判,将难于理解的新词、短语列在各项学习活动的最前面。借助较直观的图片、小视频等,逐一练习,为下一步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做好准备化解阅读中的学习障碍。
  4. 激活阅读文本话题的相关知识
  话题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阅读,读前教学,教师有必要介绍一下阅读材料相关的内容背景知识等,可以激活学生所缺乏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的相关信息。
  二、 阅读教学读前活动设计的原则
  1. 读前活动紧扣主题
  教师设计活动时应考虑本节课的整体性,为学生设计较为一体化的语境,这一语境紧扣主题,活动环环相扣,利于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七年级下册第十单元B部分的阅读是一篇有关中西方人们如何庆祝生日的内容。从过生日这一主题出发,教师在设计读前活动时,可以创设班级学生或者教师本人生日这一话题,以此逐渐展开有关生日的各项活动。
  2. 读前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设计活动时,教师要谨记: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读前活动。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主持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主动投入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多说、多练,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安排的活动,给学生时间操练,教师只让学生集体回答不可取,应留出时间当堂检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读前活动要适应学生的认知差异
  设计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情,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学生能认知可认知的活动,不能脱离或者远高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例如,九年级第三单元是学习使用礼貌用语询问信息。有教师在单元B部分阅读前设计大学生新生报到的情节,这一活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4. 读前活动设计应基于学生的学习优势潜能
  设计活动时,教师要以发展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出发点,设计听说读写等读前活动。 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以疾病和突发应急状况为话题。在该单元B部分阅读前的活动设计时,教师可设计学生表演突发状况,让全班学生说出受伤部位或者疾病名称,培养学生口语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生活场景中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 读前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
  设计活动时,教师要反复验证活动的可操作性,使活动易于学生操作且不流于形式。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取决于活动取材是否来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设计活动时,把学生已掌握知识和即将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熟悉话题,有话可说。
  6. 读前活动要具有直观性
  设计活动时,活动是否具有直观性十分重要。直观性强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活动,使活动的效能发挥到最大。例如,教师在处理新单词时可使用直观性的图片辅助说明,便于学生理解。   
  三、读前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读前活动违背循序渐近性原则
  对策: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重新安排活动。以七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阅读为例,如果教师直接以歌曲生日歌导入,之后在点出自己过生日,就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教师开门见山告诉学生当天是自己的生日,接下来唱生日歌、吃蛋糕等活动顺序开展。
  2.读前活动和读中活动没有自然衔接。
  对策:读前活动是为读中活动做准备的,设计活动时,考虑到自然衔接,应去掉或者删减部分读前活动,使读前和读中活动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做到衔接自然。例如,教师在设计九年级第五单元A部分阅读前活动时,以新闻中国制度导入,之后却开始讲解made的用法,应去掉讲解部分,观看新闻后直接引入阅读内容。
  3.读前活动语言教学处理不恰当,不注重学生阅读技能目标的培养。
  对策:教师设计阅读活动,先设定阅读技能目标,根据目标设计读前活动,不符合技能的目标应删除。以九年级第五单元A部分阅读为例,教师设定阅读技能目标为能读懂中国制造对美国人们生活的影响。因此,语言教学设计的展望祖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应删除。
  4.读前活动用时过多,影响其它阅读阶段的学习。
  对策:读前活动的时间应控制在3-5分钟,活动控制在1-2个,不影响其他阅读阶段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设计读前活动时尽量不设计讨论活动,较为复杂的表演活动。
  四、读前教学活动案列解读
  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 ?SectionB2b Reading,本篇是以讲述美国传统节日感恩节为主的说明文。
  教学活动:
  Activity1  Free talk 
  Arrange students in groups of four to talk about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base on these questions:When is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ed every year?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为学生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对话中运用语言,在实际交流中感受语言的应用。)
  Activity2  Step 1  Watch a video about Thanksgiving,then answer questions:
  1. When is Thanksgiving?
  2.Who united the Thanksgiving?
  (培养学生从视频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这一学习策略回答有关感恩节相关话题的问题;)
  Step2  Use pictures to show how Americans celebrate Thanksgiving and the traditional food.(在学习中分析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了解美国人如何庆祝感恩节,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扫清障碍,分解阅读难度。)
  活动评析:通过视频导入的形式,引入感恩节这一话题。教学活动内容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为阅读中活动的开展做充足的准备。
  五、结束语
  初中英语阅读前教学活动是阅读教学开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要致力于读前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有效驾驭课堂阅读教学。教师在读前活动中通过设计内容积极向上,有趣味性、知识性和时代感的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熟悉话题,激发学习兴趣,激活相关学习内容的语言,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黄利忠.初中英语阅读课读前活动的有效设计[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年(4月号)
  [2] 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T].新疆:新疆教育出版社.
  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0年“以校为本”小课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 20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