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借助钉钉平台助力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作者】 彭 渠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旧州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网络的高速发展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冠状病毒肺炎的蔓延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落实“停课不停学”的教育,钉钉这款软件中推出了“在线课堂”功能,免费向全国大中小学开放,可以支持百万学生同时在线上课,覆盖广大农村地区学校。丰富了在线授课和互动方式。本文试从善用钉钉平台、微信群及小程序、教学资源平台为手段,力图优化小学语文直播课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效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本文记叙了五下第二单元《读后感》习作教学的详细学程以及如何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办法进行探讨。“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本人提供复盘反思,也请同行提出批评指正。
  【关键词】 钉钉平台;小学生习作;助力;提升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教学方法斗转,一直处于前沿、探究阶段的微课、反转课堂、网络直播课,一下子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们触手不及却又超大能量的接受着,探索着。如何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提高小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识字和用字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一、课前阅读指导
  要想写好读后感,最重要的是先读好书。对书有所喜爱,有所感悟,远程教学如何保证学生读好书?第一步,利用钉钉打卡制定班级打卡任务,要求学生每天朗读15分钟读熟一篇课文,听写5分钟会写一课生字,读课外书30分钟。制定本学期课外阅读书目:四大名著青少版。从《西游记》一书开始。第二步,结合教材“快乐读书吧”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第三步,在学习教材课文和课外阅读中学习运用猜读、概读、结合背景资料读、结合影视剧理解四种方法,让学生真正的能读,会读课外书。
  二、课上习作指导
  基于钉钉平台的习作指导课怎么上?防疫期间各级、各地教育团队纷纷献上自己的微课,这推进了教育资源的均衡,笔者选择首师大推荐的专业写作教学平台和华东师大教授的同步作文指导书相结合对习作进行基于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知道写什么”
  1.阅读习作要求,提炼关键信息。
  2.明确习作要求,形成思维导图。
  “知道怎么写”。1.出示典型病文,找病因。大多数学生写读后感,都会把“读”——文章有关的主要内容、精彩片段写的特别详细。这是读后感习作教学的难点。怎么突破这个难点呢?2.出示修改后的例文。让学生知道怎么写读后感。“读”简洁写——读后感的“读”要简明扼要地叙述。便于自己回忆或让别人了解你所读的内容。“感”详细写——读后的“感”是重点,是文章的主体,要详写。“感”是读文章后的深刻印象;可以是一些人或事情让你受到的触动;可以是文章讲述的道理富有哲理,让你深受启发……“感”,要选择深有体会、感触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这一感想如果能够概括成一句简短有力的话,还可以作为读后感的主标题,一下子就能把读者吸引住。“联”是窍门——联,就是读后的联想,具体地讲是围绕阅读后提取出来的内容、观点、感触,联想到自己身边的情况,联结到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联”可以是具体生动的事例,也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引用文中句子或事例,内容可长可短。3.出示范文课件.范文上标注出各个必要部分。请学生品读、分析。出示多篇例文,直播课上播放学生提前录制的配乐朗读音频,让学生听读,看课件默读,多种形式,提高学习兴趣。
  三、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的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要想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写作文的源头。生活是实实在在的,又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留心观察生活,能把平凡生活反映出来,这对学生写作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成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生活,多参加实践活动,才能积累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为了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意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经常安排一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如利用周末或妈妈的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时间,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亲身体验一下父母平时的辛苦,并把劳动的过程、父母的反应、自己劳动后的心情和感受写下来;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把它的样子特点、生活习性和自己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以及对它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如果学生平时能够养成多看、多听、多思、多问的好习惯,日积月累,就丰富了自己的作文材料。
  四、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语言的积累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写好作文的“诀窍”。阅读是作文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做好读书笔记。我除了通过教学课文进行语言积累外,还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有益的,对身体发育成长有利的课外读物,并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刊读物,如《小龙人报》《小学生拼音报》《十万个为什么》《童话故事》《爱的教育》等。书读多了,就能把书中的营养吸收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平时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能只是泛泛而读,要深入进去用心读,还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五、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如教《有趣的作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在说话写话时就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学生写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学生学会了仿写段,也就为写篇打下了基础。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
  六、成果展示
  1.完成读后感,上传钉钉家校本。家校本作业要求明确提出,上传需标注读后感写作各要素部分,学生在标注过程又明确了一次写法。
  2.发送钉钉班级圈,读后感展示。同学们纷纷点赞留言这是一种积极的、生动的互评学习过程。
  3.读后感打分活动。利用家校本上传每位同学观看读后感后的打分记录。
  4.班级读后感展示大赛投票活动。利用微信群为最喜爱的读后感投票。
  5.颁奖 利用微信小程序制作电子奖状,在直播课上为学生发奖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公示。
  这一系列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获得了深刻的学习体验,语文是一门在实践运用中习得的课程。让活动走进课程,语文才会有生命力,学生才能学好语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也解决了习作教学的基本目的——“为什么写”。写读后感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是为了与人交流感受。相信在这样的学程设计,使学生具备“读者”意识,为“读者”而写,学生会自动自觉地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语言,自觉修改写作,习作变喜作!最终实现了习作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