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作者】 王 伟

【机构】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改政策逐渐深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应该发生改变,小学高年级学生相对年龄较大,思想更加独立,填鸭式教育记忆时间短、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必要,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会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应该履行自身职责,正视问题,并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才能尽快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在考试中取得更高成绩。
  一、培养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由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数学学科在学习科目中占比越来越重。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更为复杂,不但要求学生具有数学性思维,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要求。因为数学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数学知识随着年级的增高难度也在增大,为了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就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高年级学生是指五六年级的学生,小学生涯中的最后阶段,这些学生面临着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考,所以快速掌握所学知识是现阶段的重要目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实现此目标。而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爱上这门学科,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是学生从容应对越来越难的数学知识。
  二、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目标
  使学生自愿减少玩耍时间,进入自我学习状态,有效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独立性,培养小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数学分数。
  三、数学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小学高年级学生经过长时间的数学学习,身心充满疲惫感,缺乏对学科的兴趣,并且小学高年级学生普遍10-12岁,正在逐步进入青春叛逆期,思想自由、拥有相对较高的独立思想,是活泼好动、充分展现自我的时期,但这也是即将迈入中学的重要时期,由于数学学科知识难、教学任务重,教师为学生更好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校升学率,常常占用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培养学科进行讲课,有的教师还会压堂讲课,最大限度压缩学生的业余时间,并且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只单方面枯燥乏味地讲数学知识,缺乏与学生互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厌恶感,导致学生充满疲惫感,不愿学习数学,把学习当做负担,拒绝主观接受。
  (二)学生缺少自我学习意识
  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缺乏自我学习意识的原因:第一,小学生从小就开始被动学习数学,缺少自主学习意识,直至到高年级也无法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知如何自主学习;第二,小学生爱玩是天性,和学习相比,小学生更愿意把时间放在玩上,勉强完成家庭作业就会投入到玩耍中,不愿自主学习;第三,从小接受多年被动教学,在学习数学时体验不到兴趣,造成一定程度的数学心理障碍,不愿主动学习数学。
  (三)学生自信心不足
  数学知识难度逐渐增加,学生缺乏正确引导,缺乏数学思维和数学逻辑,无法学会新知识,丧失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致使越来越学不会,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惩罚,对数学存在一定心理阴影,导致最后放弃数学。
  四、解决办法
  (一)转变教学方式,打造活力课堂
  为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抛弃传统的“一人课堂”,打造活力课堂,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一人讲堂会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但不知从何处入手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第一,分组探讨学习。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由学习好的同学带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比如在学习“百分数”一课时,分几个问题给不同的小组,问题包括百分数的应用,小数和分数转换、百分数的意义、如何解答百分数数学题等,需要各小组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讨论、整理,到时间后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讲解,在讲解出现问题时,教师应进行正确引导,注意方式不要打击学生自信心,并在学生讲解后对其进行夸奖,鼓励学生下次继续上台。这样做使学生期待下一次课堂表现,使学生爱上发言、爱上数学课、爱上自主学习,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还可以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二,结合多媒体技术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学校已经引进多媒体设施,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而且现代的小学生热衷电子产品,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可以给学生分配制作课件的任务,让学生放下课本,使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游戏教学。比如在学习数的分类时,让每个同学代表一个数字,将写了数字的纸贴在身上,这些数字可能是小数、分数、整数,打乱学生的站位,音乐响起时学生随意走动,音乐停下时老师说整数到讲台上,所有代表整数的学生就跑到讲台上,当老师说分数站到讲台上,代表分数的学生就跑到讲台上,这样一边游戏一边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二次复习,并增加学生的数学兴趣。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爱上数学课。
  (二)引导自我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推(下转第64页)(上接第65页)动学习状态,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适量减少知识讲解,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可以自己探索新学到的知识,如果有不会的学生,进行适当引导,比如在进行换位计算教学时,讲解完知识点后,留下几个同类型题给学生思考,有的同学忘记该如何进行下一步时,教师可以适当指一下前面讲解过的同类型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研究下一步计算。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可以激发学生深层思考,在解开一道题后,迫不及待做下一题。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进行自我学习,因此要给予学生探索条件,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感受,当学习新内容时,不用只依靠被动教学承受,而是把教师教学当成复习,才能一步步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在下课时可以留下一课要学的内容,让学生提前复习,并做一份重点内容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预习一堂课的知识点,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因材施教,增强学生自信心
  练习题是加深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方式,练习题可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根据所将知识点,全方位考虑,设计出精细、能举一反三的练习题,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小学高年级课本最难的应用题,教师应该设计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题,而且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适当点拨,让学生知道应用题并不难,只要找到突破点就很容易解开,而解开一道道学生认为很难的应用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结束语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培养出来的,因此需要教师投入较多心血,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正确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难题,才能增加学生对数学科目的学习自信心,引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永香.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漫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1):159.
  [2]李洪涛.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思考分析[J]. 中外交流,2020,27(25):327.
  [3]黄旭凤. 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读天下(综合), 2020(4):0084-0084.
  [4]黄波.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4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