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本土材料在幼儿园户外游戏中的运用

【作者】 陈中敏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陈鹤琴先生的课程论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所谓“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让儿童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生活即教育”是现代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向,幼儿园本土材料是幼儿户外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在生活中比较熟悉喜欢的材料,不仅有助于户外游戏活动内容及形式的多样化,更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影响。结合幼儿生活的本土材料,阐述本土材料在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中的应用,以具体的策略展开分析,怎样使用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本土材料,进而在户外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 利用本土资源
  体育器材是孩子的亲密伴侣,是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单一的活动器械往往不能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就地取材,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自制各类活动器材。如:将竹筒打两个洞,穿上一条线,可以练习踩高跷;将竹竿抛光,练习躲闪与应变能力;用竹子劈成两半并抛光形成运水器具等等;用葫芦打洞穿上皮筋做成拉力器练习臂力,穿上竹竿变成哑铃进行举重等;用稻草编草垫子摆在地上跳来跳去,或者在上面匍匐前进等;用每年冬天修剪下来的树枝玩木马游戏等等。这些幼儿和教师自己动手制作出的活动器具,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朴素意识,又可以以器材为媒介,引导孩子大胆、主动创造。对他们来说,器材是否精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快乐。
  另外,这几类资源也可以利用:
  1、幼儿资源。
  我们还利用幼儿自身去收集相关的竹子材料,既可以通过幼儿的亲自收集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竹子的知识,引发幼儿对这个竹子可以干什么的思考;还可以增强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因为玩自己收集到的熟悉的物品开展游戏,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2、网络资源。
  竹的知识或竹的编织品很多,仅靠教师的知识或我们家长的资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还通过网络纵横时空、海纳信息的特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游戏的材料,如:手编竹篾板等,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更广阔的材料空间。
  二、 创设情景教学
  在幼儿的户外游戏中,本土资源不一定是单一游戏的,也可以进行组合游戏。幼儿在组合本土资源游戏材料的过程中,是幼儿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交流站。例如,在户外游戏《修桥》的设计中,我们以情景游戏导入,让幼儿自主合作分组修桥。幼儿将桥修得宽宽的,有的桥坡度比较陡一点,有的桥是有弯度的。孩子们在修桥的时候一起拿材料,抬木梯和长凳,一起商量交流怎样样把桥搭得牢固一些。在修桥的时候,有的幼儿协调能力比较强,用自己的语言把怎样修桥想伙伴们表达,伙伴们也参与互动游戏。游戏过程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用自由探索-交流小姐、再次创新-经验提升的方式让幼儿与本土自然资源互动。幼儿在木桩、平衡板、木梯等材料中组合、搭建,较好地体现到本土资源进行组合后的游戏价值,让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营造教学氛围
  《纲要》中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环境是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与物之间互动的关键性因素”。为此,在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行动起来,创设了以“渔网”为主材料的游戏环境,让环境发挥特殊的、潜在的影响作用,成为“不说话的教师”。
  在户外游戏环境创设中,我们每个区域的环境创设都是以“渔网”为主材料,其它材料进行辅助的形式。虽然都是以 “渔网”为主材料进行创设,但有的用的是蛤蜊网、有的用的是拖网、有的用地网。我们用轮胎做篮筐,蛤蜊网做篮圈围在轮胎上,供幼儿投篮用,锻炼幼儿的定点投准;将大网眼的拖网四角用大油桶固定,做成封锁线,爬网距离地面大约20厘米。让幼儿练习匍匐爬、仰爬、翻滚等技能;用中网眼的线网做成悬挂床,供幼儿跳跃后采摘用,锻炼幼儿跳跃能力;将最小网眼的绿网捆扎后做成网绳,将小高跷按由矮到高的顺序布置成障碍路,让幼儿手握网绳障碍走,锻炼幼儿手脚的协调性及身体的平衡性;将网线结实的渔网请家长帮助做成网兜,锻炼幼儿的跳跃技能。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和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游戏。例如:在将大网眼的拖网四角固定,做成封锁线,让幼儿练习匍匐爬、仰爬、翻滚等技能的过程中,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的技术不成熟,我们将渔网用小椅子背固定,这样渔网离地面的距离稍高,能力强的孩子在爬行中没有难度,有的甚至于将小屁股高高地翘起来,不符合动作要求;为了加大难度,我们将固定渔网的小椅子换成大的花生油桶,将桶身涂上样色鲜艳的油漆,这样不但降低了渔网的高度,对幼儿的爬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颜色鲜艳的油桶刺激着孩子的视觉,使孩子更乐于参与游戏。
  四、 激发学习兴趣
  1、以往开展的户外活动常常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制作提供活动材料置、安排活动场示范指导作并评价总结活动情况,致使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得发挥。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应当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玩具和玩法的权利。游戏前可以请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准备、一起收集,让他们体会其中的喜悦,增加游戏兴趣。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为旁观者或提醒者,作为教师自身的积极参与以及幼儿的共同商讨更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质量。
  2、因地制宜,创设有趣的游戏情景。操场的大树也成了孩子们的游乐设施,大班的孩子比赛攀梯摘果子;还有的挑着水桶、推着独轮车。不管是否真会找到宝藏,也不理谁摘的果子多,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是让孩子享受户外活动的快乐过程。当游戏设施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时,孩子们会以更自然更放。
  五、培养幼儿品质
  本土资源在户外游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幼儿自由游戏、快乐体会、适宜发展是我一直坚持的游戏理念。老师在游戏中也要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孩子们了解游戏的规则,养成良好的游戏品质。例如,木桩跨栏、绳网攀爬、拉锁小车等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挑战精神,让幼儿勇于尝试和挑战。在欢乐钓鱼岛游戏中我们将泥鳅、小鱼、黑鱼等大自然常见的小动物融入了幼儿游戏,孩子们穿着雨衣雨鞋,提着小水桶,一次又一次地去抓小鱼泥鳅,也是培养幼儿专注、坚持性的游戏品质的机会。
  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幼儿园实际,就地取材,充分挖掘本土材料,就可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户外活动内容,就能开展经济实用、丰富多彩、深受幼儿喜爱的“本土化”户外活动。我们的幼儿就能体验到区域游戏带来的快乐,就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