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关注学困生,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作者】 石 丽

【机构】 四川省江油市厚坝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学困生”偏科、跛科的现象较普遍。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从思想上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克服学英语的畏难情绪;从语音、词汇、句型等方面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打好基础;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根本上预防学困生的出现和蔓延;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 思想态度;原因;教学方法;个性特点 

  一、改思想变态度,从思想上纠偏 
  学困生在心理上对学英语有畏难情绪,对学好英语缺乏信心。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长时间反复机械地操练,不容易在短时间里产生明显的效果。受母语的影响、干扰,有的学生很难从汉语思维、汉语习惯转换到英语思维、英语习惯上来。而且在现实生活中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多。这就决定了英语学习耗时、低效的现状。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即使通过上十年的学习也难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仍然是“哑巴”英语、“聋人”英语。一旦效果不明显,学生就没有成就感,也就没有了信心。这是大部分农村学生学英语要面对,克服的困难。学困生更要有克服这些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教师要帮助学困生重新建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要告诉学生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淡化、消失,有的甚至会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变。比如英语语音和汉语拼音有很大程度的内在联系,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使学生从汉语拼音过渡到英语语音上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基础促效率,从原因上治跛  
  解决了思想态度上的问题,就要帮助学困生分析“掉队”的原因,要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治跛。有的学生问题出现在英语语音方面。在语音学习的入门阶段,一部分同学没有仔细听老师发音,没有认真模仿,而是在单词下标注汉字,虽然短时间内有点作用,但时间久了就不会拼读音标和单词,形成语音障碍。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要果断帮助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重新从48个音素开始、耐心地教给他们正确的发音方法。帮助他们养成大声朗读英语的习惯,培养外语语感,发展英语口语能力。有的学生问题出现在词汇方面,也就是说记不住英语单词。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没有遵循英语单词学习的规律,没有按照英文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来识记单词,学习方法不得法,学习效率不高。学习单词要经历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初级阶段,学生主要靠拼读的方法记单词,即先将单词字母一个一个拼出来,再将它正确地读出来,并达到背诵的程度。这样就能慢慢积累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在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二、三级阶段(六、七年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拼读单词,不能让他们掉队。在新课程标准的四、五级阶段(八、九年级),可以进入学习单词的高级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按照英语发音规则来学单词,逐步达到可以根据读音来写单词,达到会读就会写的程度。教师教单词时还可以利用各种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词语接龙游戏,学唱英语歌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单词。有的学生问题出现在英语句型方面。他们对英语句子成分、句子结构含糊不清,这对他们的英语写作不利。课堂上,教师要加强专题训练,对基本句型要反复操练,同时让学生养成背课文、复述课文的习惯,提高组句、写作的能力。课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英语句子写日记、写信,组织学生办英语黑板报,开展用英语演讲、讲故事的活动,让他们学以致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激兴趣重参与,从方法上改进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好、保护好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要在课堂内预防学困生的出现,防止学困生人数的增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备好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既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又要采取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眼、耳、口、手、心都动起来,让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状态。中小学生对新兴事物比较感兴趣、接受较快。教师要抓住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来组织教学,用学生熟悉的卡通画来呈现新词汇,用丰富多彩的音像、图片来展现课文内容,用人机互动、游戏的方式设置练习。利用多媒体声、色、形具备的特点,创造出具体的语境,使教学内容情景化、交际化,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境中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
  四、塑特长求均衡,从个性上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英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一定要尊重学困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如对性格内向、勤奋用功的同学,我们要教会他们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方法,使他们变苦学为巧学;对性格外向、表现欲强的学生,我们可以用抢答、比赛、表演等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变厌学为乐学。对自卑感强、基础薄弱的学困生,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出闪光点,引导他们降低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许杨威同学,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后来我了解到他喜欢玩电脑,打字速度比较快,根据他这一特长,我专门请他当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老师用电脑打英语词汇、句型。渐渐地,他能轻松地记英语单词了。蒋可同学对英语句型不熟悉,但她爱画画,我请她帮我画课文插图,并用英语句子作简要说明。不久,她会用英语写日记了。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有良法。只要是能够调动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有益做法,我们都可以去尝试,善用教学艺术,启发学生思维,因势利导,使学困生想学、爱学、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