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作者】 易殊宇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李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从实施素质教育入手,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新兴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展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经从后台的理论准备走到了前台的实践应用中。因此,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据课程结构适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可使情景、感情、兴趣浑然一体,创设出具有强大感染力且生动、形象的课堂环境,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逻辑推理过程以媒体信息的方式真实地表现出来,让同学们对课堂教学内容加深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理解数学、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一、 计算机多媒体数学教学的特点
  (一) 直观性特点
  小学生好动、爱观察,思维方式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太抽象的问题,他们往往感到乏味且不能理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充当教学手段可使数学课变得浅显易懂、通俗直观,以实际生活经验来传达抽象理论,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学习目标的出示,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一目了然;自学指导的出示,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探索新知。由此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 持续性特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是联系新旧知识的纽带,其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体现数学思想的实用性和数学知识内在结构的逻辑性。而多媒体数学教学方式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可重复性,课件资料存储方便,调阅快捷,简洁明了,操作简单,易于理解,更有利于导入数学知识,这不仅能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优化了导入方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
  (三) 趣味性特点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其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动力就会被激发,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对图像的变化、重复、定格、慢放、加速等效果的展示,充分发挥其新奇、形象、直观等优势,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开阔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
  二、 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数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建议
  (一) 面临问题
  1. 资金缺乏,硬件设施不足要实现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以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为主题的现代技术教育中心是非常必要的”。推进小学教育改革需进行基础工程建设,在这方面,资金的匮乏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相当一部分小学建立校内局域网教室、多媒体教室和远程教育网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这使其缺乏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必要硬件设施。
  2. 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
  由于大多数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在职称评定、提升学历、支教、教艺提升等方面的压力也比较大,使得他们在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方法时显得力不从心,技能水平和信心都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多媒体技术的普及运用。
  (二) 解决建议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灵活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数字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确实有利于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嘴巴”的单一课堂教学和沟通形式。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字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突出教学点、突破教学难点,能使数学教学形式更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之中学好数学。
  三、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更加生动、课堂特色更加鲜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技术课堂授课模式进一步向现代化发展,改变相对陈旧保守的教育方法,建构起令人耳目一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但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再加上现阶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 应把握好寓教于乐的度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数学教学变静为动、转无声为有声,把生动的画面、丰富多维的解题思路、科技感十足的模型演练、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等融入课堂教学中,打造出趣味性极强的教学情境和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在小学高年级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数学教学方式,更容易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数学学习应有的价值”。但是,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把握好寓教于乐的度。
  (二) 应注重各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从本质上来说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运用此项技术教学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强化教学效果。从目前成果来看,现有的课堂教学虽然运用了一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但由于小学课堂教学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当下主要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选优配强,合理创新使用。
  (三) 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数学教学课件的准备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只是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和必要手段。因此,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从数学教学的知识传授本身出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紧紧围绕要学习的知识展开,形成氛围好、互动性强的课堂环境。
  综上所述,要注意避免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失去思考空间,无法发散思维;避免简单使用“电脑+大屏幕”模式,打乱原有的授课节奏,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情景配角。纵使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带来的效果丰富有趣,但一旦使用时间过长,开始的好奇和兴奋感过去之后,学生就不会再有太大的兴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最终也就会沦为形式,很难取得有益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