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有效整合教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作者】 王小夏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民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本文根据英语新课标的理念,从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和结合教材,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进行教学,删减教学内容,四大课型的重新整合等四个方面,从多层次,不同角度阐述证明了自己“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正确处理和灵活运用教材已成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一项基本功”的观点。
  【关键词】 调整;教学步骤;删减;使用教材;创设情境

  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课改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而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本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我们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内容、知识传授的深度和广度既应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又应结合教师实际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技能、思维水平、学习心理等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防止教学中机械地“以教材为本”。
  一、根据学生情况简化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我任教的学校分快慢班,学生差异比较大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效整合教材。这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师资水平以及当地的教学条件等因素不无关系。因此,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对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学的是现在完成进行时,而第九单元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an amusement park?学的是现在完成时,学生在没有掌握现在完成时之前就先学习现在完成进行时,这样的教材编排使学生对时态的学习感到困惑和混乱,到了八年级下册增加了几个新时态,学生对这些时态的概念模糊不清,什么时候用一般现在时态,什么时候用一般过去时态,什么时候用现在进行时态,过去进行时态,或者一般将来时态,大部分学生都很难把握, Unit6 又学习现在完成进行时,在做练习时Each student__(have)an English dictionary in our class. 学生在横线上填的是has been。因此可以看出学生对时态的概念的理解非常的模糊不清,特别像在我们学校(昌江思源实验学校),学生都是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贫困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所以我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最重要的是备学生,为了使学生在时态的学习上能够层层递进,在教授时我先上Unit9 Have you ever been an amusement park?然后再上Unit6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两个单元连着一起上,让学生先对现在完成时有了深刻的了解以后再学习现在完成进行时,接着再举例子讲授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与一般过去时是区别,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三个时态就清晰多了。
  2.教学活动形式的调整。
  由于学生的区域性,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要做一定删减和增加,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 will have a great time. Section B 2C pair work时,句型是:——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college. ——But if I go to college, I’ll never become a great soccer player.该活动是让学生两两对话,给上一个活动听力2b中出现的人物Michael提建议。文中出现的短语有be happy,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go to college, make a lot of money, be famous, get an education.还出现了本单元的重点句型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主句用一般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
  If you join the Lions, you?ll become a great soccer player. 
  If you become a lion, you?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work really hard, you?ll be famous.
  If you become a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 you?ll never go to college.
  If I don?t do this now, I?ll never do it. 
  在此活动中,学生A提出建议,可能会简单一点,要么就说——I think you should go to college.要么就说——I think you should join the Lions. 但是学生B充当Michael该如何用反面的观点来说出But if I …, I’ll … .即使能说出来,也是班里一两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怎么样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活动简化,既能够让每个学生开口,又能够突出重点,让学生围绕这个重点来做pair work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于是我想了两个对策,一是让一个学生充当Michael到讲台上来,剩下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同意go to college,另外一组同意join the Lions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以竞赛的形式开展,通过讨论A 组学生会说,We think you should go to college,if you go to college, you’ll get an education. B 组学生会说,We think you should join the Lions, if you join the lions, you’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最后让Michael 决定加入雄狮队还是去上大学,Michael 决定将是两组竞赛的结果。二是 “To join, or not to join” 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8组,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看Michael 是否加入雄狮队,哪个组给的建议多哪个组获胜。目标语言改成了第三人称单数:We think he should…., if he goes/ joins …., he will…这两个活动把pair work改成了小组活动,既简化了教学内容,又能很好得输出了重点短语和重点句型,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应用活动中的短语和句型,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做到因材施教,顾及全体学生,教学内容该修改的要修改,该增加的要增加,该减去的要减去。
  3.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步骤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步骤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中几个部分的顺序。现行教材有些课通常由几部分组成一个松散的整体,而各个部分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例如,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 Section A 3a 第三课时,是一段短文阅读,3b是3a 相对应的练习,4是一个group work,而这个活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题目是Interview your classmates. Ask them what sports they play and fill in the chart.
  句式是本单元第一,第二课时学过的目标语言:
  A: Ye Lan, what sport do you play?
  B: Tennis.
  A: When did you start?
  B: When I was eleven.
  A: So how long have you been playing?
  B: Three and a half years.
  在教授本课时,我让学生做4Groupwork这个活动,既复习了第一,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又为下一个活动阅读3a做了准备。
  二、结合教材,运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进行教学
  英语教学要走向综合情景的运用,要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丰富而逼真的相关情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为英语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3 Reading 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时,我下载了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冠现场回顾,申奥成功那一刻视频,撞击美国世贸大厦视频,和1968年马丁路德金最后的演说视频,在上课之前的几分钟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看,这几件事都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本课阅读的内容,通过视频展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还方便学生理解短文。又如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6 Reading I’ve been studying history in China. 短文的右方有一幅图,图画是哈尔滨的索菲亚教堂,刚好我的大学就在哈尔滨,当时也去过索菲亚教堂前拍过照片,因此我把照片放到课件里,海南农村的学生很少出过远门,看到老师去过哈尔滨,还在书上出现的景色里拍过照片,本篇文章讲的就是作者在哈尔滨的经历,利用多媒体导入,更好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英语教学中,有时可以把音乐,图片,幻灯,动画,电影等直观手段运用到课件中进行教学,创设新颖而逼真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更直观而感性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删减教学内容
  由于我校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少数民族生,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比较差,细心的教师会发现,在教材每个单元的Section B 的 3b 和3c都是要求学生写同一个话题的短文,有的时候就是换一下人称,且短文的要求通常都是一样的。例如,在人教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4 Section B 中,3b 要求 Pretend to be Scott. Use the information from activity2a to write a letter to a relative or a friend about your report card. 3c要求 Write your own report card. Then write a letter to a relative or a friend about your report card. 而句型不外乎“My math teacher said I was hard-working.”,“My Chinese teacher said I was good at writing.”,“I got 80 in English.”,等。这个短文学生能写出这几个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且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教师不顾实际情况,再按部就班,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过多的教学内容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遇到此类情况,可以通常采用“省略法”,这部分就压缩成一篇短文,让学生写自己的成绩报告单就可以了。这期间所花的时间会少了一半,而效果却一样,甚至更好。
  使用本教材一轮后,我发现各个阶段有些文章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因此到第二轮教时,可将这些内容串连起来。有的时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上,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共同点可以合二为一,只要分析不同的项目所用的动词就可以了。省时省力,效果更明显。
  四、四大课型的重新整合
  根据语言的“输入——输出”规律,有的时候可以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听—说—读—写”改为“读—听—说—写”的“四课型”教学。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属于吸收信息;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属于传递信息。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输入先于输出,输入大于输出;读懂了才容易听懂;在读懂,听懂的基础上才说得出,才能保证写的准确性。“读—写—听—说”的单元“四课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操作程序如下:
  第一课时:该课时以读为主,辅以听和答疑。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快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借助参考书或词典快速阅读本单元的全部内容,整体理解大意,开展讨论,核对和检查预习作业,教师指导答疑,实现单元教学整体化。
  第二课时:该课时以听为主,辅以说,读和写。目标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让学生在大量听的过程中,接触到多种可听懂,可读懂的语言输入。
  第三课时:该课时以说为主,辅以写。课堂口语活动可以为缺乏英语学习环境的学生提供模拟交流情景,大量的课堂口语训练活动队学生来说既是语言输入,又是语言输出。该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理解对话和课文的基础上,以pair work,row work,team work,chain drill,role play等不通形式,口头操练本单元的对话、功能项目以及主要语法和句型等。例如,教师让学生朗读和背诵对话,并做一些机械性的操练;然后进行模仿对话、句子接龙、复述和表演课文内容等意义性练习;接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讨论和想象性结尾等交流性练习;最后完成学习指导中的相关练习内容。
  第四课时:以写为主,辅以适当地听。目标是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地读一些经典句型和范文,让学生学到常见写作句型模式、句与段的过度方式、行文思路以及主旨的表现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早到怎样下笔、怎样展开、怎样收尾,最终让学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总的来说,单元“四课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依靠教材但不固守教材,最终达到激活教材,省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五、结束语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老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只有灵活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完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校率,才能创造奇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程黎曦.教师与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3]程晓堂.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