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舒 蕊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酉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突出表现在能使学习兴趣更浓厚、唱歌教学更高效、音乐欣赏有氛围和乐理教学更轻松等多方面的教学意义上。
  【关键词】 小学音乐;多媒体;课堂教学;运用;有效

  在科技日益发达、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以智能一体机为代表的多媒体电教手段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多媒体具有的形象性、直观性、多样性、生动性等功能优势决定其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音乐教育人的我们不能置这样的助教工具不用而另寻他径,应将其深度融合以创新实践教音乐,使之有效。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利用多媒体,学习兴趣更浓厚
  兴趣是成功的基石。作为非智力的兴趣对一个好奇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超于老师的说教甚至强管。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因为有了强烈的对某一内容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不惜一切时间代价和精力投入来追逐心中的欲望的实现。以智能一体机为代表的多媒体的运用,能改变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使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创设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融入其中并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形成良性互动和双边对话。
  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兴趣我们就不能直接让学生解读歌词本身和唱这首歌为什么需要那样强有力的气势。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根本就没有那种受压凌欺的经历,更没有那种饱受摧残的痛苦,所以很难有那种情感。于是在理解上就不会产生那种激情。故而在教学准备时我就将一些描写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为解放事业的翻身战斗的影视镜头进行了组接,形成了一段能反映当时情景的催泪画面和为解放而浴血奋战的搏杀场面,很多战士身负重伤还奋不顾身,直至壮烈就义。当学生目及这样的镜头,自然受到心灵震撼,激情由此高涨。于是课堂气氛起来了,学生在歌唱过程时也找到了该歌演唱时所需要的那种激昂、有力的感觉。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向有效奔去了。
  二、利用多媒体,唱歌教学更高效
  恰当运用多媒体助力教学就是要在充分熟悉多媒体功能上努力,通过其特有的功能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才能在光、声、电、影中实现营造良好氛围的教学预期,从而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体性,形成更好地互动实效性。如在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的教唱时,我把澎湖列岛的组成、人文景观、鲜艳美食,澎湖的相关图片制成PPT,学生一进教室,就感觉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并被深备吸引,上课时自然格外用心。
  在歌唱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对歌曲中的关键词和概念不理解的现象,此时,我通过制作制成PPT,让学生直观、形象的理解歌词大意。如,在教授歌曲《唱脸谱》时,学生不清楚何为京剧,我就从网上搜集许多与京剧有关的资料,辅助学生理解。我们一起了解了京剧的历史、形成、角色行当,脸谱的产生、颜色、意义,歌曲的体裁、结构、分析等等。通过影视、课件的播放,学生兴趣大增。歌唱时,也总能准确表现出音乐形象和情感。同时,还能更深入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加深对意境的理解。
  三、利用多媒体,音乐欣赏有氛围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营造出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来。教材中,关于器乐作品的编排,因为没有歌词,音乐内容比较抽象,造成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在初期选择一些简单的声乐作品,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播放《铃儿响叮当》、《踏雪寻梅》等歌曲,其活泼欢快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歌词就能很快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快速有效地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还可利用富有趣味的故事与音乐作品结合,就可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本身的意义和内涵。如在《赛马》的欣赏教学时,我们就可利用课前制作的教学课件来营造欣赏教学所需要的氛围。随着该音乐在旋律、节奏、力度上的流动变化,反应在智能一体机的大屏上就出现了赛马场上“冲刺”的紧张激烈的气氛画面,那场景中的万马奔腾、马儿嘶鸣,给人震撼和壮观。这样教学,将视、听融合,呈现出一堂视听盛宴来,让学生受到作品美的感染,与此同时,要求大家跟着画面练习骑马的动作,教室里一片欢腾,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对主旋律的记忆。
  四、利用多媒体,乐理教学更轻松
  多媒体的创新运用,还能为音乐基本乐理知识的有效教学提供极大便利。我们知道,智能一体机声像结合、交互性强,能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如各种音乐符号也能如此生动呈现,这样就解决了使用大量语言与板书都不能讲清道明的问题。又特别是那些音乐术语的理解、节奏节拍的把握、调式的音准识别等,更需要我们精准设计课件使用多媒体,来增加学习乐趣。例如,《祖国给我理想》这一首歌曲的教学,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两声部的合唱歌曲,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我们就可利用多媒体来帮助。一是提前建制好两个声部的伴奏音,二是将两个声部用两条不同色彩的渐变条予以标示,三是将歌曲中的强、弱等记号通过富有动感的箭头体现出来。经过此准备,在教学唱时我们就可通过其交互性进行适时控制,以帮助我们教学的顺利有序展开。这样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既省时省力,容量更大,更直观、生动。
  实践中,以智能一体机为代表的多媒体与音乐学科有机融合,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收到多方面教学意义的。但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学中我们也要辩证思考、科学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戴一凡,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2017年。
  [2]金蕾,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运用[J].科教文汇,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