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奠基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余艳玲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奠基平台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执教者更应在授与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技能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为他们将来更好学习和取得更好效果奠定良好习惯基础。本文探讨了预习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三种语文学好必备的习惯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重视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教育培养平台那就是语文。因此,对于从事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肩担学生未来的教师,我们应不可忽视学生这股未来社会主力军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取得更好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快,周期短的信息社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支撑,学生就容易立于进退两难境地。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当前还是未来都具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习惯的形成又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更不能一蹴而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了所表现出来的惯性。因此,我们教师应高度重视,加强过程落实,通过平常的教与育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路径——听说读写中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没有“预则立”,凡事皆不能成。作为有计划的学习亦是如此。所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培养项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强化学生思想意识,也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也没有对此在平时中去要求、去培养,导致很多上完新课后才对课文写了什么有初步了解。这种打无准备的“仗”,学生潜在学力和基础不能更接近认知坱要,效果注定是不可能达到最佳水平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是有害而无益的。有人形象地把预习比作火力侦察,可见其意义。所谓有效预习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前置作业的方式或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初入课文,自主识字、读文、弄懂基本意思。如遇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带问上课。这样的预习就可增强学习针对性,提高学习有效性。在平时,我们要把预习要求明确提出来,让学生去实践。如,在《望天门山》学习中,虽然文短字少,一节课就可教学完成,但我们还是应要求学生去预习实践,做法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画、勾、析、答、提”方式进行预习实践,自学生字新词,弄清诗的内容,再结合自身想象绘画画一幅能体现诗歌内容的图画。在新授时,我们首先检查预习情况,再以馈定教,针对学生在预习中的加强疑惑进行化解教学,这样的教学的既耗时少,效果好,学生还能体验到学习成功感,既增强了预习兴趣,又发展了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培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完成独立性不强,自觉性差,需要外力督促才能完成。这样的习惯显然不好,作为培养习惯的语文教育,我们应从作业过程中所有环节去加强培养。一是制定作业计划性,要求学生当天事情要“当天结”,作业作文要当天完成,不能拖;二是作业过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三是必要检查不能少。督促学生在做完作业之后要认真检查,不能认为就完了,还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的地方还要静心下来回顾当初做时的想法是怎样的,再及时更正;四是做作业时书写要做到字迹工整,卷面要整洁。培养学生作业习惯,不仅要把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更要以课堂为平台,加强检查督促,这种检查督促,实际上就是培养方法的一种,对于小学生必不可少。同时,我们应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包括按时完成的、作业质量较好的、书写工整的、态度比较好的,都应获得教师的点赞表扬。只有这样,才期进行,学生的独立作业习惯才能慢慢形成。
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却需要与实践接触的广积薄发。课外摄取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因此,鼓励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引导他们广猎课外阅读。如果光靠课内这一平台,无论在时间还是内容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才能吮吸语文的阳光雨露。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课内阅读教学平台变成讲例子、做示范的化教为导,即学法指引,读法指引,让学生在课内提法,并培养学生课外得益意识,鼓励他们去广泛阅读。这样的教与学,做到课内课外两结合,以课内引课外,让学生在课内的激励下产生我们要继续探究的动机。例如,在授完《爬山虎的脚》新知的小结时,趁着学生“植物的脚”还感兴趣之际,我们就可激励学生去探究,并推荐他们去读《植物百科》这本课外读物。当然,要学生读,作为推荐的教师,要先读,掌握其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得阅读收获。当然,不是布置了任务,学生就要去主动阅读。这需要我们组织阅读汇报会或其他活动进行督促,才能收到实效,尤其是小学生。
当然,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习惯还有很多。作为执教者不能因为量多责任大反而起了忽视之心,相反,一定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这一任务落实,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细化措施,结合内容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曾薇,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18年。
[2]张映梅,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探寻[J].教育展望,2017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重视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学科教育培养平台那就是语文。因此,对于从事奠基教育平台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肩担学生未来的教师,我们应不可忽视学生这股未来社会主力军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为将来更好的学习、取得更好效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知道,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快,周期短的信息社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支撑,学生就容易立于进退两难境地。因此,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当前还是未来都具人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习惯的形成又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更不能一蹴而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行为了所表现出来的惯性。因此,我们教师应高度重视,加强过程落实,通过平常的教与育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路径——听说读写中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一、加强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
没有“预则立”,凡事皆不能成。作为有计划的学习亦是如此。所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培养项目。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强化学生思想意识,也要注重预习方法的指导。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重要性也没有对此在平时中去要求、去培养,导致很多上完新课后才对课文写了什么有初步了解。这种打无准备的“仗”,学生潜在学力和基础不能更接近认知坱要,效果注定是不可能达到最佳水平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是有害而无益的。有人形象地把预习比作火力侦察,可见其意义。所谓有效预习就是要求学生通过前置作业的方式或导学案的方式让学生初入课文,自主识字、读文、弄懂基本意思。如遇不理解的问题可以带问上课。这样的预习就可增强学习针对性,提高学习有效性。在平时,我们要把预习要求明确提出来,让学生去实践。如,在《望天门山》学习中,虽然文短字少,一节课就可教学完成,但我们还是应要求学生去预习实践,做法就是要求学生通过“画、勾、析、答、提”方式进行预习实践,自学生字新词,弄清诗的内容,再结合自身想象绘画画一幅能体现诗歌内容的图画。在新授时,我们首先检查预习情况,再以馈定教,针对学生在预习中的加强疑惑进行化解教学,这样的教学的既耗时少,效果好,学生还能体验到学习成功感,既增强了预习兴趣,又发展了学习能力。
二、加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习惯培养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完成独立性不强,自觉性差,需要外力督促才能完成。这样的习惯显然不好,作为培养习惯的语文教育,我们应从作业过程中所有环节去加强培养。一是制定作业计划性,要求学生当天事情要“当天结”,作业作文要当天完成,不能拖;二是作业过程不能三心二意,要专心;三是必要检查不能少。督促学生在做完作业之后要认真检查,不能认为就完了,还要认真检查,发现错误的地方还要静心下来回顾当初做时的想法是怎样的,再及时更正;四是做作业时书写要做到字迹工整,卷面要整洁。培养学生作业习惯,不仅要把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中去,更要以课堂为平台,加强检查督促,这种检查督促,实际上就是培养方法的一种,对于小学生必不可少。同时,我们应对作业完成较好的学生,包括按时完成的、作业质量较好的、书写工整的、态度比较好的,都应获得教师的点赞表扬。只有这样,才期进行,学生的独立作业习惯才能慢慢形成。
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
教材内容毕竟是有限的,而语文素养的提高却需要与实践接触的广积薄发。课外摄取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因此,鼓励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引导他们广猎课外阅读。如果光靠课内这一平台,无论在时间还是内容方面,都是不可取的,还必须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才能吮吸语文的阳光雨露。因此,在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要把课内阅读教学平台变成讲例子、做示范的化教为导,即学法指引,读法指引,让学生在课内提法,并培养学生课外得益意识,鼓励他们去广泛阅读。这样的教与学,做到课内课外两结合,以课内引课外,让学生在课内的激励下产生我们要继续探究的动机。例如,在授完《爬山虎的脚》新知的小结时,趁着学生“植物的脚”还感兴趣之际,我们就可激励学生去探究,并推荐他们去读《植物百科》这本课外读物。当然,要学生读,作为推荐的教师,要先读,掌握其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获得阅读收获。当然,不是布置了任务,学生就要去主动阅读。这需要我们组织阅读汇报会或其他活动进行督促,才能收到实效,尤其是小学生。
当然,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习惯还有很多。作为执教者不能因为量多责任大反而起了忽视之心,相反,一定要想方设法加强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这一任务落实,这不仅是语文学习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并细化措施,结合内容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曾薇,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信息化,2018年。
[2]张映梅,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探寻[J].教育展望,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