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关爱,让学困生心里铺满阳光
【作者】 刘玉红 郑晓燕
【机构】 山东省沂源县第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新高考背景下,学科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班级中的‘学困生’。”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关注学困生呢?
一、关爱“学困生”,让其感受到温暖
“师爱”能沟通情感。学困生特别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当教师对学困生奉献出真诚的爱,学生对教师充满着崇高情感时,情感交流的阀门开启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也就成功了。我们班的学生中有几位学困生懒惰成性,作业经常不做,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悔改,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侧面对他们进行鼓励,耐心进行教育,每天布置他们适量的、难度较小的作业,一旦有了改进,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班予以表扬鼓励,同时要求全班同学主动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他们在此过程中受到启发、感染,学会了更好的交流,增强了合作意识。因此,他们既能接受同学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能提高学业水平,一举两得。
二、关注“学困生”,帮其树立自信
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教育学困生,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困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困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用和蔼、微笑的面容给学困生以信心;在备课中,设计“小”、“浅”、“开门见山”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或精心设计,铺垫台阶,降低坡度,让学困生有更多成功的体会和成功后的体验,尽力减少失败的次数,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在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中学习,才能发挥一个人的最大潜能。成功的机会越多,学困生的自信心就越能得到强化。
三、关心“学困生”,助其拥有好心态
使用鼓励性的作业批改用语。在对作业进行批改时,为学生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话语。虽然和优秀生相比较,学困生的作业可能不算好,但在学困生的眼中,他们希望能够和优秀生一样,得到老师的批语鼓励,这会极大地提升其学习信心和兴趣。这样一来,学困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期待能够得到同优秀生相同的鼓励批语,甚至超过优秀生,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其积极心态,使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够积极努力去做。
四、尊重学困生,与其共同进步
教育学生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严,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师生间应该是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困生,赞赏他们的独特性,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他们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五、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学习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不够健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纪律松驰,情绪消沉,焦虑紧张,自我意识差,甚至混学、逃学或想辍学等方面,其能力发展迟缓,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在开展学困生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到正确地评价自我。教育他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保持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健康良好的心态,使之成为心理健康的正常学生。学会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确立自己的阶段性抱负水平,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要善于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回理想的自我。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学困生内部需求,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的心里铺满阳光。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18JXY1066)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关爱“学困生”,让其感受到温暖
“师爱”能沟通情感。学困生特别需要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当教师对学困生奉献出真诚的爱,学生对教师充满着崇高情感时,情感交流的阀门开启了,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畅通了,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也就成功了。我们班的学生中有几位学困生懒惰成性,作业经常不做,经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悔改,针对这种情况,我从侧面对他们进行鼓励,耐心进行教育,每天布置他们适量的、难度较小的作业,一旦有了改进,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班予以表扬鼓励,同时要求全班同学主动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他们在此过程中受到启发、感染,学会了更好的交流,增强了合作意识。因此,他们既能接受同学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又能提高学业水平,一举两得。
二、关注“学困生”,帮其树立自信
教学中,有目的地不断用榜样言行教育学困生,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给他们提供独立活动、克服困难的机会。教师积极启发诱导,通过学困生自己的努力,独立探索克服困难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学困生思想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上课容易分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不断以目光、表情、手势以及声音的变化或者作必要的停顿来警示他们,使其感到自己始终置身于老师的关注之下,从而自觉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用和蔼、微笑的面容给学困生以信心;在备课中,设计“小”、“浅”、“开门见山”的问题让学困生来回答,或精心设计,铺垫台阶,降低坡度,让学困生有更多成功的体会和成功后的体验,尽力减少失败的次数,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在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中学习,才能发挥一个人的最大潜能。成功的机会越多,学困生的自信心就越能得到强化。
三、关心“学困生”,助其拥有好心态
使用鼓励性的作业批改用语。在对作业进行批改时,为学生写上几句鼓励性的话语。虽然和优秀生相比较,学困生的作业可能不算好,但在学困生的眼中,他们希望能够和优秀生一样,得到老师的批语鼓励,这会极大地提升其学习信心和兴趣。这样一来,学困生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期待能够得到同优秀生相同的鼓励批语,甚至超过优秀生,从而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其积极心态,使其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不论做任何事都能够积极努力去做。
四、尊重学困生,与其共同进步
教育学生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人皆有自尊心,皆有人格尊严,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更是敏感与脆弱,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师生间应该是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位学困生,赞赏他们的独特性,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赞赏他们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五、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心理素质
学习困难学生普遍存在着心理不够健康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纪律松驰,情绪消沉,焦虑紧张,自我意识差,甚至混学、逃学或想辍学等方面,其能力发展迟缓,学习成绩落后,行为不良。在开展学困生的教育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到正确地评价自我。教育他们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保持自信、自尊、自爱、自重的健康良好的心态,使之成为心理健康的正常学生。学会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地确立自己的阶段性抱负水平,体验成就感和满足感。要善于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回理想的自我。
一位哲学家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创设各种条件,激发学困生内部需求,消除学困生的心理障碍,让他们的心里铺满阳光。
【注:本文系山东省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中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2018JXY1066)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