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双减形势下初中政治作业如何布置

【作者】 崔聪军

【机构】 山东省诸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教师调整后继教学的基本依据。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拉开序幕,在目前“双减”的形势下,设计量少而又质高的作业是我们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认真抓好的重大课题。本文提出要对初中政治作业的形式重新思考,阐述了传统作业和新课程要求的作业的不同,指出改革势在必行,并且介绍了新的作业形式和评价方式。
  【关键词】 双减;作业

  当前,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教育部门又下达了减负文件,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的作业时间。对中小学来说,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新课程改革必然关注作业的质的革新,在严格控制中小学课外作业量的同时,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做到“减负不减质”和“减负增效”。对此,教师有必要对作业问题进行重新思考,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和评价形式。本文试就初中思想政治作业的设计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传统作业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学中,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多数教师认为作业主要功能是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并把它当作对学生课后复习进行督促的一种手段,强调作业的管理功能,而忽视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因此作业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作业呈现出多、难、烂的特点。多,指作业内容多、题量大,超出学生所能支配的时间范围;难,指作业难度大,信度和效度低,超出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烂,指教师在选题时缺乏目的性和选择性,搞题海战术,既浪费学生时间,又浪费精力。2.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形式化,不注重作业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作业的评价只是看看对错和画画日期以应付检查,忽视了作业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和实用功能。3.作业形式单调,枯燥无味,表现为教师布置作业机械化,往往对知识点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纯理论性问题,缺乏生活性和时效性。因此,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缺乏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设计搜集资料作业,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学生应该学会使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堂有限的时间和教学资源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的,所以课后可让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搜集有关资料。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了中国的资源问题后,请学生查找有关地球资源的资料,这样学生对地球资源和我国的资源就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以增加学生保护资源的意识。当然这种作业教师应尽量告诉学生查找的网址,以提高学生做作业的速度。 
  三、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和层次化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所谓的作业就是课外作业,忽视了其他类型作业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布置不同的作业。如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预习作业,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课内作业,满足学生社会生活需要的实践型作业,开发学生探究性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研究型作业等。同时作业还应体现层次化和梯度化,所谓层次化和梯度化就是要求把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分量的作业改为A、B、C三种难度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或者,教师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是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我根据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材料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困难学生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五个统筹所体现的原理,优秀生从政治、经济和哲学三个角度论分析五个统筹所体现的原理。从某种程度来讲,分层作业有利于因材施教。作业“一刀切”不利于不同类型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类学生,既让差生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又能保证优等生接受更高层次知识的需要。 
  四、设计实践性作业,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劳动型作业。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劳动观念。有专家指出,让孩子从小做些家务,可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此外,也可以组织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区义务劳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二)家庭体验型作业。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躁动期,逆反心理特别强。很多父母感觉到孩子大了,跟自己的关系却疏远了,经常对父母不理不睬,连话都懒得跟自己说,动不动就生气、闹别扭,感到很伤心;有些学生也诉苦说父母忙于工作,很少过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郁闷。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我设计了一些亲子作业,如有空给父母洗洗脚、主动跟父母聊天、每个星期至少做一件让父母精神愉悦的事等。一段时间下来,很多父母感觉跟孩子的关系融洽多了,家里又有了笑声,学生们也感觉开心了许多。 
  (三)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可结合政治课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走上街头、走进超市、外出考察,随时随地留意周边的环境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关注好人好事和社会问题等并能作好观察笔记,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总结美好、高尚的人生体验。 
  教师对所教内容进行研究,精心地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作业”,是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措施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彻底改革过去那种机械、枯燥的作业形式,还学生以自主、生动、充满智慧与情趣的人文作业,不断提高作业的实效性,使作业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让学习成为学生快乐的体验,使减负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要为之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