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体育课堂构建情景教学模式的策略

【作者】 胡燕佳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锦门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是孩子们进入学龄阶段重要的学习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一个关键期。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多或上存在一些教师上课刻板,忽视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验,以练代学,学习氛围不够活跃。本文主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从课堂教学入手,通过科学的手段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感受知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快乐,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与运动技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情境教学;兴趣;小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为重点,并与学生已有的体育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激发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它对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今的体育教学,大多数体育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主观臆愿进行教学,形式常常单一枯燥,导致很多学生从小缺乏运动兴趣,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而有效的情境创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形象、生动的教学场景,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因此,在小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身心特点,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情景创设,符合实际、迎合需求,使课堂变得生趣盎然,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进行学习与体验,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教学的意义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足以说明情境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进行趣味教学。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在乏味压抑的课堂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在欢乐的情境中会产生愉快的情感。让学生在欢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意志、合作精神等心理品质。其次是能够有效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感情是师生的催化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达到动之以情,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让孩子们也随之而动情,感到老师以他们为荣,进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最后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励学生,通过激励为学生营造一种强烈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二、体育情境教学改革措施
  (一)情境教学设计的步骤
  1.确定主题
  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主题。如在“动物王国冒险记”的故事中,包含立定跳远、单脚跳、跨跳等体育动作,可在讲故事的同时安排学生模仿故事中出现的动物跳的方式跳,以此来完成各种跳的方式的课程讲解及提高学生跳跃的能力和水平。这种情境比较适合低年龄段水平一、二的学生。
  2.筛选教材内容
  筛选出适合情境教学的内容。如在融入“小蝌蚪找妈妈”这个故事情境时,老师带领学生模仿小蝌蚪,通过重重困难,终于找到了妈妈,最后引出蝌蚪妈妈的真本领——立定跳远而进入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学习。
  3.准备道具
  在道具的选择上,教师要遵循安全、合理、趣味、简易的原则。如在“星球大战”中需要用到跳高架来拉一条横线,让学生投掷过去,这时采用长绳来拉就是最合理的,跳高横杆虽然简单,但是存在投掷物砸到横杆掉下来砸到学生的不安全因素。音乐的选择上,在课的开始部分采用欢快的音乐,在学生锻炼疲惫的时候可以选取舒缓轻松的歌曲。
  (二)创设情境的手段
  我们知道情境教学设计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儿童喜欢生动的有趣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选择适用的教学方法。一个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营造出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运动学习的积极性。 
  1.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语言描述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手段,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使学生情趣高涨,未参加活动却己身临其境。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利用直观的教具,如投影、电视、挂图、平板等工具,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当教学中遇到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使学生更直观感受技术要点,从而弥补示范的不足。?
  3.运用模仿生物的声形创设情境?
  模仿动物的动作创设情境,如在学习各种各样走时,让孩子们去联想各种小动物如何走,让大家模仿动物走的动作,这样孩子们开动了大脑,教学任务也在孩子们愉快的心境不知不觉地完成了。
  4.运用在大自然中的娱乐创设情境?
  学生都喜欢玩,创设一个在大自然中娱乐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动中有练,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如学习跑跳时可创设“穿过小树林”“跨越小河”等情境。?
  5.创设情境,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活动目标性差,静止时间短,注意力容易分散,容易兴奋,活泼好动,想象丰富,善于模仿。因此,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把技术动作要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或口诀,使学生能在最快的时间和愉悦的环境下学炼结合,尽快领会动作要领。
  6.音乐的选择要合理?
  做准备运动时,教师可以运用符合情景主题的音乐,使学生一开始上课就有兴趣。做游戏的时候,选节奏感强的音乐,可以减少被外界事物的干扰,并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选轻松愉快的音乐,既可以达到放松的目的,又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7.以“故事”为载体创设情景教学
  采用“主题式”故事情景教学。教师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练中思,思中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把握情境设计的时机
  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要抓住运用情境教学的时机。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三个不同阶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1.在课的导入阶段通过“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
  小学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如果遇到某种事物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我们就要利用这一点把学生的思维和动作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老师预设的情境中学习。在课的开始阶段运用情境教学,就会使学生进入情境,迅速把学生带入所学的内容。这样既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又能达到练习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情绪。
  2.在课的基本阶段通过“理解”深入情境,理解动作。
  在课的基本部分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情境,这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在教学中,老师的生动形象的语言会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3.在课的结束阶段通过“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
  在课的结束部分,采用与基本部分相联系的情境设计,一起欢歌,一起回忆,放松身体,让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过渡到舒适状态,消除疲劳,愉悦身心。
  三、创建情境教学新模式
  形成相应的“教师情境设计——教师情境导入——学生合作感知——教师强化情境——学生深入理解——学生体验成功——师生反思内化”的情境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使有趣有料的课堂真正高效。
  四、结束语
  情景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注意力会大大提高,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结合学情、教学目标,实行有效的情境教学,把情境教学落到实处。教师要创建各种情境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培养他们终身锻炼的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孩子们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苏开良.体育情境教学的设计与运用[J].体育师友,2006(05):17-18.
  [3](古希腊)柏拉图.[M].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59.
  [4] 白彦茹.国外课程理论流派述评[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06):48-51.
  [5] 李吉林. 情境教学五原则[N]. 中国教师报,2013-09-11(004).
  [6] 毛振明,赖天德.体育情境教学的困惑[J].中国学校体育,2006(01):16-17.
  [7]洪雅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33(05):62-64.
  [8]王贤. 小学体育教学应用“情景教学法”的几点探索[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