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作者】 陈鹏鹏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是加强学习兴趣,培养沟通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潜力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是创新型教学思维的体现,高中物理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并考虑推广此学习方法,使其成为现代高中物理课堂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
  【关键词】 高中教学;物理教学;合作学习

  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引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授课会对学生产生良好且积极的影响。合作学习可以让所有学生同时进入学习状态,最大程度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时,课堂学习氛围会更加温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为课本知识的高效吸收创造有利条件。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形式能够增进学生们的理解,增加课堂凝聚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解释它们的观点。本文将深入思考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为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一、明确合作学习原则,合理分配小组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共性目标的达成、团体中个人能力的最大贡献和均等的成功机会。合作完成共同任务是整个学习小组的核心意义和目标。学习小组的成功取决于团队中每个参与者的勤劳付出,不论是能力较强还是较弱的学生,都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且每一位同学都会为彼此提供帮助。均等的成功机会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只要他们都全身心投入进小组学习中完成任务,不管学习水平如何,都能获得教师和同学们的公平赞赏。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合理分配学习小组。首先从空间上划分,以临近学生互相合作为优先,不宜随机分配,对课堂秩序造成影响。教师应确定具体详细的学习问题,将学习主题缩小为一个知识点,而不是抽象模糊的理论。教师选出小组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不同小组的任务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作出细节上的差异化调整。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研究”时,教师可以准备打点计时器,让学生前后桌一组,每个小组研究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的速度如何随时间变化,对于动手能力较差地小组,教师可以把槽码和滑轨换成一般重物和桌面,代替教科书上的实验,让运动规律研究更方便的开展。最后小组每个人负责记录一组数据进行分析,完成物理实验。
  二、确保小组成员的充分沟通,提升整体学习质量
  在教师组织好学习团队后,合作学习活动便正式开始。在此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的讨论和沟通,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允许向其他同学(甚至其他小组)或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应教导学生们,不要怕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这正是合作学习的意义,即使观点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学生应学会提出问题。运用教科书上的知识点证明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同时要认真倾听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论点,最重要的是运用物理学的知识积极讨论,在集体合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沟通能力。在团体沟通时,学生往往会迸发出更多的灵感,提出很多创造性的方法以完成目标。当学生感受到自身创造力的时候,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团队的积极性,并因此提高整个学习团队的学习成绩。
  例如,在学习完“行星的运动”之后,教师可以抛出问题给学习小组,“地心说”是托勒密提出的天体运动模型,它的“本轮”和“均轮”理论为什么最后被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取代了?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心说”理论的简洁性和观察结果均不符合精细的天体观测,于是传统狭隘的地心宇宙图景被取代了。总之,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自由全面地讨论物理课本中的知识。
  三、合理评价学习成果,确保公平公正
  合作学习模式的施行难点之一在于课程结束的教学评估。教师不仅要在合作学习中制定目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还要根据不同小组的学习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价,给出公正的分数。教师不但要为每个学习团体评分,还要评估每个团队成员的实际付出和贡献,做到公允的评价。虽然小组学习沟通的过程无法被衡量优劣,但教师可以在沟通讨论后为学习团队分配作业,小组成员需讲明个人完成的任务内容,小组的合作成果有哪些,然后再评估小组的总体任务完成程度,最后总结合作学习成果。
  例如,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教师应分配给小组内每个成员具体的活动。两名同学负责准备实验材料,比如制作光滑斜面和小木块,第三名同学负责测量实验物体的质量,实验高度和运动速度等参数,第四名同学负责设计表格并记录数据,计算物体的动能。当小组内的个人行动被确定,才会有衡量的标准,个人操作又会影响团队的实验结果和准确程度,这样教师就可以先评价小组学习成果,再评估个人表现,将两者清晰地区分开来,做出合理公平的评价。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是一种优质且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应履行各种职能,包括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促进小组成员讨论,监督管理课堂秩序,并在必要时解答个别学生的难题或协助整个小组,最后进行公正的评估,让小组学习成果落到实处,给学生公平合理的反馈。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更高效的掌握物理知识,学会与人沟通,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可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长期且稳定的开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臧金娟. 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 鲁东大学.
  [2] 彭涌. 科学探究与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3] 王先霞. 合作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探索[J]. 教育, 2016, 000(006):00241-0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