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生语文习作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作者】 严 兰
【机构】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欲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需要我们搭建平台,加强读写结全的仿写、扩写、续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反复的日记练笔中得到锻炼机会。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能力;培养;有效
习作难,如同登天。这是现行很多小学生感到头痛的写作问题。他们不仅无话可写,也找不到如何下笔的方法,在习作过程中只能“咬笔兴叹”。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问题首先是语言贫乏、不规范;其次是习作方法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除了教师的习作教学很无趣、不能吸引学生之外,那就是教师习作教学不能常态化。作为执教者,在这几年课改探究下,语文中的习作教学还可以开展各种练笔和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把提升自我习作能力作为己任,与教师共同担当起来。下文,我结合语文教学探讨一下学生的习作能力有效培养的实践方法。
一、落实读写结合理念,让阅读教学成为写作的范例教学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好语文、发展语文素养的平台。传统教学把教材当作为“应试”的凭借,一切都以“应试”为取向而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在新课改实践的当前强调读写结合理念,让学生在“读书破万卷”的实践中经历积累与输出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这虽然是个理想,但确定也说明了读书在写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习作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读写结合的思想的实践,变阅读教学为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范例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习作的方法和技巧,这便于他们具有仿的方向和方法。五年级教材上的《四季之美》就是一篇很好地写作范例教学,总分结构很容易让学生模仿,按季节为序也好组织文章形成,可以说是一篇不折不扣地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好例子。实际上,我在教学四年级《推荐一个地方》的习作教学中就将这些文章作为了范例来让学生在读中去习得文章的写作方法。《颐和园》就是一篇很好的按浏览顺序而写的写景状物文章,将这篇文章作为该单元《游—》习作范例写参观文章也就是再好不过了。
二、安排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在练笔中掌握方法
习作能力地提升非一日之功,没有“冬练三九”的坚持难以收到实效。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创新策略激发兴趣又要安排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这样才有更多练笔机会成就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为此,要做到:
(一)注重生活观察,强调仿写。观察是获取素材的重要渠道,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之话”。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习作大都是记事的、写景的、描人的,没有观察,这些写作资源都无法进入到学生运笔之间。因此,在大语文观指导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就需要强化观察实践。另外,教师还要结合课堂上的阅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以及用语言表达观察内容顺序的方法,才能使之写有法、作有序。值得注意的是,观察不能仅用眼,还要鼓励学生把嘴、手、鼻、耳等感官也投入到观察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调动想象与联想来助阵,进一步详化观察。
当学生经历了观察实践之后,教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把观察所获用习作的方式进行记录下来。如果学生基础还差,可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仿句、仿段、仿篇作起,一步一步提高。特别要注重观察内容的组织与表达,每写一个观察重点内容时都要想好如何用语言组织,是否需要比喻、拟人等来优化,使所写的之物更生动的呈现出来。如《小小“动物园”》习作的教学就需要学生对家庭成员作细致观察,在习作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习作有捷径》这本书,鼓励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性情等方面进行,既要写出各成员的特点又写出家庭的温馨,做到“仿”“创”结合。在写景习作中引导学生以《桂林山水》课文为例进行仿写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文中在写桂林山、漓江水很注意特点,而且语句表达有个性,在顺序上又按移步换景组织,更应引导学生模仿。
(二)指导学生理解范文,有效开展续写、扩写。教材的例子作用是引导学生仿写、续写、扩写的重要依据之一,理解教材内容和写作之物是仿写、续写、扩写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中,教师既要有适时仿写的意识又要有续写、扩写的计划,只要这样,才会将教材教学与习作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复述、背诵、听写训练等积累素材和方法的语文实践,才能为学生接下来的续写和扩写充实“话之源”。诗歌学习最好与扩写相结合,《鸟的天堂》第二段的学习一定要组织学生仿写,《凡卡》课堂教学的结束一定要放在续写的总结中。《少年闰土》文本中描写“捕鸟”一段也需要让学生进行扩写实践。
三、加强积累,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反复锻炼机会
日记,由于短小,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把自我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等内容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既可达到练笔的目的,把每天习得的知识,特别是好的词语、句子,甚至写作的方法都可以进行练习,又可以加强学生积累,增强学生写作仓库。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加强学生小学生日记要求,让学生在反复锻炼中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坚持三个导向,一是内容要真实;二是事情要有意义;三是语言要简明、通顺。写生活日记,语言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内容多少也可自由阅览室。在这三个原则上要求学生写日记,通过反复实践,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欲实现小学生习作能力有效提高的预期,我们还要加强习作自我修改能力培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多搭建平台,注重平台系统训练,才能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得到良好的习作能力培养。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习作能力的进步而由此带来的喜悦之体验。
参考文献:
[1]侯治明,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指导策略[J].教育研究,2020年。
[2]张迎国,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方法[J].黑河教育,2018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能力;培养;有效
习作难,如同登天。这是现行很多小学生感到头痛的写作问题。他们不仅无话可写,也找不到如何下笔的方法,在习作过程中只能“咬笔兴叹”。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有经验的语文老师不难发现:学生的习作问题首先是语言贫乏、不规范;其次是习作方法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除了教师的习作教学很无趣、不能吸引学生之外,那就是教师习作教学不能常态化。作为执教者,在这几年课改探究下,语文中的习作教学还可以开展各种练笔和竞赛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把提升自我习作能力作为己任,与教师共同担当起来。下文,我结合语文教学探讨一下学生的习作能力有效培养的实践方法。
一、落实读写结合理念,让阅读教学成为写作的范例教学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是学生学好语文、发展语文素养的平台。传统教学把教材当作为“应试”的凭借,一切都以“应试”为取向而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在新课改实践的当前强调读写结合理念,让学生在“读书破万卷”的实践中经历积累与输出以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这虽然是个理想,但确定也说明了读书在写作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学生习作能力培养过程中我们要加强读写结合的思想的实践,变阅读教学为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范例教学,让学生在读中学知识的同时,也习得习作的方法和技巧,这便于他们具有仿的方向和方法。五年级教材上的《四季之美》就是一篇很好地写作范例教学,总分结构很容易让学生模仿,按季节为序也好组织文章形成,可以说是一篇不折不扣地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好例子。实际上,我在教学四年级《推荐一个地方》的习作教学中就将这些文章作为了范例来让学生在读中去习得文章的写作方法。《颐和园》就是一篇很好的按浏览顺序而写的写景状物文章,将这篇文章作为该单元《游—》习作范例写参观文章也就是再好不过了。
二、安排形式多样的训练活动,在练笔中掌握方法
习作能力地提升非一日之功,没有“冬练三九”的坚持难以收到实效。因此,在实践中既要创新策略激发兴趣又要安排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这样才有更多练笔机会成就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为此,要做到:
(一)注重生活观察,强调仿写。观察是获取素材的重要渠道,没有观察就没有“写之话”。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习作大都是记事的、写景的、描人的,没有观察,这些写作资源都无法进入到学生运笔之间。因此,在大语文观指导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习作能力就需要强化观察实践。另外,教师还要结合课堂上的阅读教给学生观察方法以及用语言表达观察内容顺序的方法,才能使之写有法、作有序。值得注意的是,观察不能仅用眼,还要鼓励学生把嘴、手、鼻、耳等感官也投入到观察过程中来,这样才能在丰富感知的基础上调动想象与联想来助阵,进一步详化观察。
当学生经历了观察实践之后,教师就要及时组织学生把观察所获用习作的方式进行记录下来。如果学生基础还差,可结合教材引导学生从仿句、仿段、仿篇作起,一步一步提高。特别要注重观察内容的组织与表达,每写一个观察重点内容时都要想好如何用语言组织,是否需要比喻、拟人等来优化,使所写的之物更生动的呈现出来。如《小小“动物园”》习作的教学就需要学生对家庭成员作细致观察,在习作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习作有捷径》这本书,鼓励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性情等方面进行,既要写出各成员的特点又写出家庭的温馨,做到“仿”“创”结合。在写景习作中引导学生以《桂林山水》课文为例进行仿写更具有积极意义。因为文中在写桂林山、漓江水很注意特点,而且语句表达有个性,在顺序上又按移步换景组织,更应引导学生模仿。
(二)指导学生理解范文,有效开展续写、扩写。教材的例子作用是引导学生仿写、续写、扩写的重要依据之一,理解教材内容和写作之物是仿写、续写、扩写成功的必要前提。因此,在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中,教师既要有适时仿写的意识又要有续写、扩写的计划,只要这样,才会将教材教学与习作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复述、背诵、听写训练等积累素材和方法的语文实践,才能为学生接下来的续写和扩写充实“话之源”。诗歌学习最好与扩写相结合,《鸟的天堂》第二段的学习一定要组织学生仿写,《凡卡》课堂教学的结束一定要放在续写的总结中。《少年闰土》文本中描写“捕鸟”一段也需要让学生进行扩写实践。
三、加强积累,让学生在日记中获得反复锻炼机会
日记,由于短小,难度不大,要求学生把自我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等内容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既可达到练笔的目的,把每天习得的知识,特别是好的词语、句子,甚至写作的方法都可以进行练习,又可以加强学生积累,增强学生写作仓库。因此,在小学阶段,我们应加强学生小学生日记要求,让学生在反复锻炼中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坚持三个导向,一是内容要真实;二是事情要有意义;三是语言要简明、通顺。写生活日记,语言可长可短非常灵活,内容多少也可自由阅览室。在这三个原则上要求学生写日记,通过反复实践,就会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欲实现小学生习作能力有效提高的预期,我们还要加强习作自我修改能力培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教学策略,多搭建平台,注重平台系统训练,才能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得到良好的习作能力培养。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受到习作能力的进步而由此带来的喜悦之体验。
参考文献:
[1]侯治明,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指导策略[J].教育研究,2020年。
[2]张迎国,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方法[J].黑河教育,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