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初中数学的对话教学
【作者】 程云美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九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调整,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话教学是符合现在初中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当下阶段,初中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将对话教学与初中数学相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意识以及个性化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趣味性。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对话教学;师生对话
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全新的教学目标,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们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学当中的被动地位,尽量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难度较高,并且更为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很难跟上数学教学进度,很多学生因为数学降低了整体学习成绩,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创新型教学策略,本文就“对话式教学”这一教学策略展开探讨,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对话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西方教育专家提出,提出此概念的教学专家认为,在正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们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主导整个课堂,这个概念与新课程标准当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做到师生之间平等有效的互动交流,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话式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不同的层面对于学生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第一个层面为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对话;第二层面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第三个层面为教师和自身以及学生和自身之间的对话。这三个对话层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所使用的时机也不尽相同,并且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第一个层面,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对话能够让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第二个层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让双方开展有效沟通交流,了解双方的想法,从而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第三个层面,教师和学生与自身之间的对话,能够让双方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经过教学反思来找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加注意并改变,从而完善自身。
二、对话教学的特点
(一)自主性
对话教学就是用对话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沟通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于对学生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课堂中,学生要对遇到的重难点以及问题,进行自觉地研究分析,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平等性
平等性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的观点错误或是存在疑惑,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并且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观点,打破教师思维的局限性,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表达出来,通过辩论以及对话的形式,推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讨论进步,共享经验和教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对话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安静地听讲,并跟随着教师的讲解来做笔记,学生主动发言、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对话式教学的理念,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要进行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出平等、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增进教学中的友好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感受到对话学习的快乐,以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对话式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应对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抓住教学重点,创设出具有一定难度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情境。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将问题情境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靠拢,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或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
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很喜欢网络休闲的娱乐方式,大部分学生家中也都安装了网络。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家要连接互联网,有两种套餐可以选择,第一种是按每小时1.5元收费,第二种每天上网的第一个小时收费1.7元,之后每小时少0.1元,17小时以后不计费。请算一算每天上网多少小时的时候,第二种套餐比第一种便宜?学生本身就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因此对这个问题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同时查阅课本,自主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并积极地向我询问。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中两种套餐之间的不等关系,并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探讨,最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列出正确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透彻地理解了这一内容。
(三)加强教师引导作用
对话式教学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使课堂教学的不稳定性增强,教学秩序容易混乱失控等。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大腦活跃、思维兴奋点丰富的时期,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容易被一些延伸出来的新奇问题所吸引,从而偏离教学方向。因此,教师在开展对话式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发散空间时,也要适时地进行提示和纠正,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难懂,学生在自主思考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教师细心观察,适时引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式教学模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观念,将教学内容和方针进行及时的调整,加强对对话教学的应用,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平等自主的交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朋.初中数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现状及重构分析[J].中学数学,2020(11):88-89.
[2]孙雪.对话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22.
[3]曹彬.基于核心素养的对话教学问题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4):10-12.
【关键词】 初中数学;对话教学;师生对话
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全新的教学目标,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们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并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学当中的被动地位,尽量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自己的兴趣方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难度较高,并且更为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们很难跟上数学教学进度,很多学生因为数学降低了整体学习成绩,为改变这一现状,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涌现出一批创新型教学策略,本文就“对话式教学”这一教学策略展开探讨,让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对话式教学”的概念最早由西方教育专家提出,提出此概念的教学专家认为,在正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们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机会,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主导整个课堂,这个概念与新课程标准当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及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要求不谋而合,在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做到师生之间平等有效的互动交流,能够让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对话式教学”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不同的层面对于学生和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第一个层面为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对话;第二层面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第三个层面为教师和自身以及学生和自身之间的对话。这三个对话层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所使用的时机也不尽相同,并且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第一个层面,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对话能够让教师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第二个层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让双方开展有效沟通交流,了解双方的想法,从而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第三个层面,教师和学生与自身之间的对话,能够让双方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经过教学反思来找出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加注意并改变,从而完善自身。
二、对话教学的特点
(一)自主性
对话教学就是用对话的方式,增强师生之间沟通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于对学生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通过教师的引领,学生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在课堂中,学生要对遇到的重难点以及问题,进行自觉地研究分析,挣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平等性
平等性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教师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的观点错误或是存在疑惑,学生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并且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和观点,打破教师思维的局限性,将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表达出来,通过辩论以及对话的形式,推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讨论进步,共享经验和教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对话式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师讲解,学生安静地听讲,并跟随着教师的讲解来做笔记,学生主动发言、独立思考的机会很少。这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对话式教学的理念,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要进行改变。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出平等、融洽、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增进教学中的友好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感受到对话学习的快乐,以实现对话式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对话式教学顺利开展,教师应对初中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抓住教学重点,创设出具有一定难度和讨论价值的问题情境。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将问题情境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靠拢,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或问题的思考,促使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
如在“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很喜欢网络休闲的娱乐方式,大部分学生家中也都安装了网络。于是,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家要连接互联网,有两种套餐可以选择,第一种是按每小时1.5元收费,第二种每天上网的第一个小时收费1.7元,之后每小时少0.1元,17小时以后不计费。请算一算每天上网多少小时的时候,第二种套餐比第一种便宜?学生本身就对网络十分感兴趣,因此对这个问题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同时查阅课本,自主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并积极地向我询问。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个问题中两种套餐之间的不等关系,并用对话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探讨,最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列出正确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透彻地理解了这一内容。
(三)加强教师引导作用
对话式教学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交到了学生的手中,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也使课堂教学的不稳定性增强,教学秩序容易混乱失控等。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大腦活跃、思维兴奋点丰富的时期,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容易被一些延伸出来的新奇问题所吸引,从而偏离教学方向。因此,教师在开展对话式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发散空间时,也要适时地进行提示和纠正,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初中数学的知识内容较为复杂难懂,学生在自主思考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卡壳”的现象,这就更需要教师细心观察,适时引导,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对话式教学模式。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观念,将教学内容和方针进行及时的调整,加强对对话教学的应用,实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平等自主的交流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从而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朋.初中数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现状及重构分析[J].中学数学,2020(11):88-89.
[2]孙雪.对话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8):22.
[3]曹彬.基于核心素养的对话教学问题设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