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摭谈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策略

【作者】 汤威

【机构】 福建省宁化县连冈小学

【摘要】课后延时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家长缺乏时间陪伴孩子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获得教师的更多引导。本文主要讨论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的有效策略。首先指出了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资源支持等。其次明确了课后延时服务的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语文课后延时服务的策略,包括合理安排时间、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策略;学习能力;自主学习
【正文】

课后延时服务是一种进行课后托管的服务方式,与课堂教育有一定的不同,课后延时服务通过教师的帮助使小学生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上得到更多的关注,提升其学习成绩,有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资源支持;一些教师也对课后延时服务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课后延时服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观念和方法存在问题。因此,本文将探讨有效的策略,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

自从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小学家长下班前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时间进行学习和娱乐,有助于提升其核心素养。然而当前语文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形式和内容还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包括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资源支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课后时间利用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提升和发展。另外,课后延时服务形式较为单一,以教师开展拓展课堂,小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培养核心素养方面的效果不够理想。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借助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提升其思维能力,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这样才能达到传播文化,提升学生认知的目的。而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大部分活动围绕教学内容展开,以课文中的预习和复习为主,做作业、做习题成为了课后延时服务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得不到重视,没有充分发挥课后延时服务的价值。

二、课后延时服务的目标和内容

课后延时服务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这也决定了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课后延时服务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内容可以包括阅读指导、写作指导、语文知识巩固等,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时,教师也要从目的与目标出发,坚持正确的导向,避免在活动中盲目开展而没有目标。具体来说,课后延时服务的目标可以细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让小学生从生活上得到照顾

放学后的这段时间是小学生发生意外事故概率较大的时间段,在这一阶段开展课后延时服务能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学校为学生提供饮食生活方面的照顾,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二)有利于教师进行课业辅导

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学生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帮助,在愉悦的氛围中共同学习知识,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组织学生拓展学习,对薄弱环节展开集中辅导,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

(三)有助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而课后延时服务则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学生也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在丰富多彩的环境和氛围中接触新知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更加自由,有助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三、语文课后延时服务的策略分析

为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采取以下策略: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4)与家长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

(一)课堂衔接课外,丰富服务内容

合理安排课后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语文学习和作业完成;同时要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资源支持,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资源。在进行课后延时服务时,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根据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备课工作,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可以与当日的学习内容相关,同时也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导入课外的学习资料,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以小学语文二年级阅读活动为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要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进行重点训练。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不仅要立足于课本中的内容开展课堂阅读,还要进行课外阅读延伸。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外相融合,丰富课后延时服务的内容。在学习完古典名著部分的内容后,指导学生了解四大名著相关的知识点。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练习,如,阅读完《林黛玉进贾府》文本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分组配合练习,在活动中进行名著人物的扮演。采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根据文学名著举办主题读书会,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采用这种方式建立起学生和名著之间的纽带,为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论联系实践拓展服务形式

课后延时服务的形式多种多样,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形式方面要花费一定的心思,进行巧妙的设计,可以组织语文实践教学活动,将课本内容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而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到《图书室借阅公约》这一部分内容时,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口语交际活动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为了帮助学生养成文明借阅的好习惯,在课后延时服务中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校内图书室或校外图书馆借阅图书。借助实践场景组织学生重温课堂学习的内容,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公约。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义务志愿活动,到图书室维护秩序,带动其他人共同遵守借阅公约。培养学生文明借阅,文明读书的意识。

(三)运用生本课堂优化服务形态

在开展语文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借助生本课堂组织活动,给小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同时也能降低教师的压力,有助于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例如,在活动中可以要求学生承担一定的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任务。要让小学生成为教师的小帮手,主动参与了实践活动的策划中来。在活动中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对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活动中受到启发,对课后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小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升。因此,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以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帮助小学生度过愉快而有意义的课后学习活动时间。在服务活动中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课业负担,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也尽量少布置一些抄写练习的作业。通过灵活的课后作业形式开启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其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此外,还要与家长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课后延时服务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丰富服务的内容,优化服务形式,帮助学生度过快乐的课后学习生活时间。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佚名.“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设计与构建[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六次“教育问题时习会”论文集[C].中国四川成都,2019-04-19:2-9.

[2] 张喆涵. 南宁市小学课后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20、05、01.

[3] 王淑霞,王莹.实施“弹性离校”,管理机制必须配套[J].教书育人,2019(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