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作者】 王沁园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简城第一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加强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的路径研究与创新是我们取得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法宝。本文从以德为首创建班、以身作则树榜样、多措并举激兴趣和以生为本重师爱四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班级德育教育有效实施的心得。
【关键词】 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实施;有效
人以德而立。“五育并举”德在先。德育教育是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情感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形成合格公民而展开的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的育人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不能靠灌输,更不能强制,有效的实施不是“三申五令”,机械重复,它需要教育者创新实施策略,利用多种途径形成合力,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教育,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定的思想素养和智力发展奠定非智力支持的兴趣、情感基础。下面,我结合自身在实践,谈谈论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以德为首创建班
有规则才能成方圆。班级德育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求就是要建班立制,让学生各施其职,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班级,为自己成长发挥班级管理主体作用。因此,作为班级德育实施者要想把一个班级建设好,就必须以德为首创建良好班风,为学生撑起一片晴空。我们知道,以学风浓为主的班风影响着每个学生的知情意行,熏染着每个学生的情感。故而,在建班立制时自然就应以德育为首而实施。学生是班风创建的主体,班级管理应该是所有学生自主参与的结果。而班主任作为班风营造的发起者、引导者,教育引导学生争当班级小主人而充分发挥各司其职的作用,在分工合作中各尽所能。经过严格训练后,要加强实施的稳定性,持续性。为增强学生参与动力,可利用表扬、批评、自我批评活动等载体来调动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班级管理与建设的责任感,形成团结有爱、互助协作的良好班风学风。
二、以身作则树榜样
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样是以人品培养为主,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为抓手的育人活动。我们知道,德育在心外在行。而这种教育的实施仅靠严加管制是不行的,必须要抓住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而实施。孔子对德育教育实施作为深入研究,他认为德育教育是模仿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班主任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生知情意行的楷模。因此,班主任要深入班级学生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文明用语表达,用行动作示范。比如,大扫除时,作为小学的班主任要让学生爱上劳动就必须亲自动手拿起扫把和学生一起打扫,不能认为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清洁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做,还带领学生一起清除卫生死角;看到地板上、校园中有纸屑应主动弯腰捡起扔进垃圾桶;上课时板书字迹要写端正,不能随意而画……事实证明,班主任的学识、道德人格力量,往往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灵美的塑造者,必须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学生留下美的形象,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才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实施效果。
三、多措并举激兴趣
良好的班风是以良好学风为主的班级习惯。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重在培养班级学生整体的积极学习兴趣,让他们都爱上阅读、写作、爱调查、乐于动手实践等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有远近目标,能主动为完成自身目标而积极努力。这些都是强烈兴趣使然的结果。现在影响小学生积极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很多,网络游戏就是与教育者争夺小学生兴趣的重要竞争者,如果我们教育者不能赢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网络游戏占为先,那学生上课时就一心想找游戏,那他们就没有心思学习。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应做到多措并举激兴趣。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平台。可创建班级学习网络平台,让学生参与管理组织实施,每周定时展示学生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增设限时益智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开展线上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挥;开设聊天专区,方便学生之间交流,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以生为本重师爱
德育是人心活动,教育就是爱。以生为本重师爱是班级德育的实质。实践中,应以热爱学生作为班级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让学生感受到师爱和关心。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心理亚健康人数的越来越多,这对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实施者,除了要提升自身教育实施能力外就是多爱多关心多帮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周围亲人朋友的关爱,特别是少年儿童进入学校,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北京的优秀班主任丁蓉老师说,教师不能只满足做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还要做心理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应以生为本,倾注师爱,以爱感化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仰慕情。这样,学生就会效仿这种关爱他人的形式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于些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学习落后学习等更要加强师爱倾注实施,多让他们被肯定、受表扬,感受到爱的温暖。
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的路径是非常多的,加强班情研究、精准掌握班级实质,才能使班级德育教育取得巨大进步。作为实施者,在新的时期,要充分发挥路径创新的实施意义,鼓励学生主体作用发挥,这样才能共同发力,为良好班级的管理与建设起到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慧,论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教师,2018年。
[2]刘玉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0年。
【关键词】 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实施;有效
人以德而立。“五育并举”德在先。德育教育是对人的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情感教育的总称,是教育者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形成合格公民而展开的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的育人活动。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不能靠灌输,更不能强制,有效的实施不是“三申五令”,机械重复,它需要教育者创新实施策略,利用多种途径形成合力,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思想教育教育,为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定的思想素养和智力发展奠定非智力支持的兴趣、情感基础。下面,我结合自身在实践,谈谈论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
一、以德为首创建班
有规则才能成方圆。班级德育的有效实施首先要求就是要建班立制,让学生各施其职,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班级,为自己成长发挥班级管理主体作用。因此,作为班级德育实施者要想把一个班级建设好,就必须以德为首创建良好班风,为学生撑起一片晴空。我们知道,以学风浓为主的班风影响着每个学生的知情意行,熏染着每个学生的情感。故而,在建班立制时自然就应以德育为首而实施。学生是班风创建的主体,班级管理应该是所有学生自主参与的结果。而班主任作为班风营造的发起者、引导者,教育引导学生争当班级小主人而充分发挥各司其职的作用,在分工合作中各尽所能。经过严格训练后,要加强实施的稳定性,持续性。为增强学生参与动力,可利用表扬、批评、自我批评活动等载体来调动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班级管理与建设的责任感,形成团结有爱、互助协作的良好班风学风。
二、以身作则树榜样
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样是以人品培养为主,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为抓手的育人活动。我们知道,德育在心外在行。而这种教育的实施仅靠严加管制是不行的,必须要抓住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而实施。孔子对德育教育实施作为深入研究,他认为德育教育是模仿教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班主任身教重于言教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努力成为学生知情意行的楷模。因此,班主任要深入班级学生生活中去,在日常生活中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文明用语表达,用行动作示范。比如,大扫除时,作为小学的班主任要让学生爱上劳动就必须亲自动手拿起扫把和学生一起打扫,不能认为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清洁意识就是要求学生做,还带领学生一起清除卫生死角;看到地板上、校园中有纸屑应主动弯腰捡起扔进垃圾桶;上课时板书字迹要写端正,不能随意而画……事实证明,班主任的学识、道德人格力量,往往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心灵美的塑造者,必须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给学生留下美的形象,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才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教育实施效果。
三、多措并举激兴趣
良好的班风是以良好学风为主的班级习惯。小学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重在培养班级学生整体的积极学习兴趣,让他们都爱上阅读、写作、爱调查、乐于动手实践等学习习惯。在日常学习中有远近目标,能主动为完成自身目标而积极努力。这些都是强烈兴趣使然的结果。现在影响小学生积极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很多,网络游戏就是与教育者争夺小学生兴趣的重要竞争者,如果我们教育者不能赢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网络游戏占为先,那学生上课时就一心想找游戏,那他们就没有心思学习。因此,在日常教育中我们应做到多措并举激兴趣。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平台。可创建班级学习网络平台,让学生参与管理组织实施,每周定时展示学生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增设限时益智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开展线上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挥;开设聊天专区,方便学生之间交流,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以生为本重师爱
德育是人心活动,教育就是爱。以生为本重师爱是班级德育的实质。实践中,应以热爱学生作为班级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让学生感受到师爱和关心。随着时代发展和学生心理亚健康人数的越来越多,这对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提出了严峻挑战。作为实施者,除了要提升自身教育实施能力外就是多爱多关心多帮助。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周围亲人朋友的关爱,特别是少年儿童进入学校,教师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北京的优秀班主任丁蓉老师说,教师不能只满足做一个人类灵魂工程师,还要做心理医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应以生为本,倾注师爱,以爱感化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仰慕情。这样,学生就会效仿这种关爱他人的形式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于些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贫困家庭学生、学习落后学习等更要加强师爱倾注实施,多让他们被肯定、受表扬,感受到爱的温暖。
班级德育教育的有效实施的路径是非常多的,加强班情研究、精准掌握班级实质,才能使班级德育教育取得巨大进步。作为实施者,在新的时期,要充分发挥路径创新的实施意义,鼓励学生主体作用发挥,这样才能共同发力,为良好班级的管理与建设起到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慧,论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教师,2018年。
[2]刘玉艳,提高小学德育实效的途径探析[J].时代教育,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