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严洪飞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十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要体现科学性和高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做好课前充分准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及构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做好课堂练习与课后总结。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乐趣,从而来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信息技术;策略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做大量的阅读却得不到好成绩,主要是因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能运用信息化平台,知识面狭窄。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从多方面学习阅读技巧。积累知识。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平台引导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合作学习不但可以集中学生的智慧,让他们充分交流,还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让他们对语文阅读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1、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时要注意的地方
  1.1本末倒置,缺失文字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一门课程,但有些教师把课件设计的纷繁复杂,各种花里胡哨的动画效果层出不穷,文字却只占了少数,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被分散,课堂上做不到专注听课、认真思考。
  1.2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但却忽略了传统黑板的重要性,有时教师在教学时,甚至黑板上一个字也没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
  2、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策略
  2.1备好课,做好课前充分准备
  如何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更有趣,更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备好每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基础。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根据初中生心理特征,初中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特点,对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具备形象生动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动漫形式或提前搜集大量的相关内容的图片,制作成APP,利用白板展示给学生;充分准备好本节课需要的软件,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对该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教师不能离开机房,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准备好软件,各种上课素材都要提前准备完毕,并对上课软件要进行查看,还要对机房内的电脑逐一检查,看是否存在故障。
  2.2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而且要在课堂中与学生紧密配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创设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聚精会神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情境教学,可以优化课堂资源,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尤其是初中生,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这就需要教师提前准备好课堂素材,以防止太多偏离教学目标的情景冲淡教学重点,教师要力求找到知识的最佳渗透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能够随课堂节奏自己动起来,通过创设情境教学,能够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课堂教学内容,并且能够深入到教学内容当中去,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内容。
  2.3构建和谐有序的课堂气氛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因此,课堂纪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了课堂效率的高低。学生上课由于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可以导致整个课堂纪律失控,如果其他同学都在认真练习老师安排的作业,而其中的一位同学却在玩游戏,这样导致其他同学对这门课程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教师立即处罚这几位同学,那么就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同时会挫伤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妥善处理这件事情,教师可以悄悄地走到这位同学跟前制止,告诉他这种行为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或者在课外活动时采用谈心交流,以此来提醒该同学。这样不仅不会耽误课堂的时间,同时也会缓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另外,教师还可以成立班委会监督小组,对不遵守纪律的同学进行监督,让学生来管理学生,这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缓解了师生之间关系,更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
  2.4做好课堂练习与课后总结
  课堂练习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机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练习一定要提前准备好,教师不能漫无目标的进行训练,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关注,对课堂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对不会操作的同学进行细心的指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通常对课堂教学过程比较重视,而对课堂练习和总结以及教学生成,常常会忽略。这样会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情,降低教学效率。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来说,每周课时数很少,学生对于上节所学知识容易遗忘,因此,教师必须做好课堂练习与课后总结,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记忆。教师要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巩固练习,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在人生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开拓人们的眼界。在学习中阅读也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学生只有学会了阅读才能更好的获取其他知识,增加自身的文学素养。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融合教学主要指的是,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教育教学全面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的载体聚焦到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中、作为语文课堂的重要支撑,将“文以载道”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听懂所讲内容,而且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新时代中,学生未来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与其所掌握信息技术多少密不可分。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只追求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成绩,浅显地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可有可无,这样的认识对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将网络交互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强化趣味性、和谐性、宽松化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横向整合起来,让语文教学变得更深更广,对于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