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数学课堂成功教学的激趣策略

【作者】 梁丹丹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成功地教学在于增强学生对知识渴求的“我要学”需要。实践中要实现这个效果就需要我们创新策略,多措激趣,让学生在强烈兴趣内驱下自觉将学数学、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学习需要。本文从创设趣味情境、搭建活动平台、利用矛盾悬念、开展竞赛活动和运用成功体验等五个方面探讨了使数学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激趣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成功教学;学习兴趣;激发

  什么是成功的教学?这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在前苏联著名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眼里却是一个很直当的问题,他认为“成功的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是的,有了兴趣,课堂互动就有了学生主体性的支持而变得轻松活跃,他们自学不缀就有了动力支撑。特别是在“双主”理念践行的今天,以“主导”更好地促进“主体”发挥作用的实践中,加强学生兴趣激发就显得更重要。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高度重视,想方设法添激趣举措,让学生学有兴趣地与教师互动学数学、用数学。下面,我谈谈数学课堂成功教学的激趣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以激趣
  情境是激趣的良好手段,这是由情境本身集趣味性、情感性和诱思性的性质决定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收获成功,就应充分发挥这种策略的作用使课堂更生动。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学情和自身实际化知识的背景为情境的内容,将生活化的事件利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情境包装,使之内容上和呈现上都特别富有趣味性。这样更能在应用时产生吸引力。例如在教学《10与几的加法和减法》的巩固练习阶段教学中我们就可用“采花蜜”的游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多媒体画面和音乐的刺激下进入计算实践。这样的情境就给学生积极参与计算提供了良好动力。又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把买玩具的情境创设出来,让学生从间接兴趣中走进新知学习中来,同样可以实现激趣促学效果,仍然可以让学生学有动力。
  二、搭建活动平台以激趣
  “教学做合一”是很多教学专家提倡的教学理念,其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从实践中我们知道,单一的讲、学、练不仅不能使教学成功,还会带给学生枯燥乏味感。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学习需求也日益多样化。教育方式不作出改变,仍沿袭旧路,必然得不到学生积极参与的人脉支持。相反,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再仅是让学生坐着听课堂这种学习方式,而是以读、看、写、画、做等动手操作来学习的方式,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好新需求又可以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多感官协同配合,自然就可使他们趣从中来。例如《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就不能直接抛出概念而应通过生活化实物呈现让学生经历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等感性认知,从而在我们教师搭建的活动平台上获得角的大小、画法以及比较等知识。学生从这些活动经历中所获得的不仅是课堂上我们欲教给他们的知识,还有同学间操作的快乐等收获感。
  三、利用矛盾悬念以激趣
  学起于思贵有疑。而我们现行很多学生没有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需要我们“教有疑”来触发。而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运用矛盾、悬念等策略就可有效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发他们质疑启思,甚至产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动机。借助此条路径我们就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达到激趣目的,以促进教学成功的实现。落实到过程中,例如《年月日》教学中利用学生一岁一生日的习惯认知来创设矛盾悬念情境,让学生听到一个12岁的猪八戒只过了3个生日的不可思议的事来产生认知矛盾。这样他们就会产生探究原因的动机。这时我们顺着他们需求去教学,自然就可收获成功。
  四、开展竞赛活动以激趣
  小学生好动、好竞争,抓住这种年龄特征,我们可以举行竞赛活动,来激励学生的斗志,增强克服人的惰性心理的决心。心理学研究表明,竞赛能使人大脑兴奋,即或是没有趣味的智力活动,只要有了竞赛,他们也会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将竞赛寓以其中,让学生在竞争的游戏中学数学。实践中可以利用“抢答”、夺红旗、估算我最快、“跑得快”等游戏方式让学生比拼口算、笔算等。这样的活动组织简单,激趣效果好,很受小学生喜欢。在中低段数学教学中因为计算多可以常常开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给予在竞赛中获优的学生以肯定表扬。
  五、运用成功体验以激趣
  成功体验在促进兴趣生成上是其他任何手段都不可比拟的。因为人内心上都有渴望被肯定、被表扬的这种需求。所以,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认为这个没有必要而忽视,要多给予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从正确答问、走在口算前列、作业工整、积极读题、做法新颖、爱动脑筋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教师肯定或同学掌声。这对于他们幼小心理产生愉悦感是大有帮助的。特别是后进学生,他们得到这种肯定的机会很少,如果我们抓住了一次表扬,或许能改变他们几天来的学习心情。因此,作为教师,不要吝惜表扬之话,多加赞美之词,只有学生有闪光表现,不论哪个方面,我们都应让他们感受到有进步,较昨天来有变化。这样就可增强他们兴趣和提升学数学的信心,从而动力萌生。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每堂课都必需完成的一道实践题,也是使我们数学课堂走向成功的必选题,更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应长期探究创新实施的教学难题。上面虽提出了五种策略,但在实际中还远远不止。以上是我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看法,虽还有不足,不过,我相信,只有我们大胆探索,好策略就会向我们招手的,好效果也必然会回报我们的。
  参考文献:
  [1]唐春桃,浅析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教育学,2020年。
  [2]李浩红,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浅谈[J].学周刊,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