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有效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 罗晓芳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粽粑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加强教学语言修炼,不但能提高教师的基本功还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有效的教学语言应该是科学规范、严谨明了、民主和谐、生动幽默,充满激励。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性;语言艺术;提高
数学教学,曾有名人对作出了最直接的界定,那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的,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较其他课堂而言,是更讲究的,要求用“艺术”二字来概括和要求。作为中介桥梁的教学语言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源自教师发出的教学行为,承载着教师精心设计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实施中通过教学语言这道中介表述,使他们在煽情激趣的影响下既获得知识与技能,又受着情境的熏陶和培养。可以说,教师课堂实施中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利索和能一语中的,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地发挥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到课堂育人效果上。因此,作为数学教学实践者,必须打造自己这看似简单却有高深莫测的教学语言,以提高语言有效性助推课堂教学有效性地提升,让学生获得更有效率和质量的数学教育。
一、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
数学语言用词选语是非常讲究的,严密而精炼是其首要要求。特别是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描述有严格的界定和明确的说词,准确的表述不容多字少语,否则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利用自身语言的准确规范引导学生学这样的数学语言。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或者学生常把生活语言来表述数学,这实际是存在一定问题,虽然数学源于生活但我们就不能由此认为数学语言就是生活语言。我们要知道,数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抽象而成的精密语言,这一点又与生活语言有着很大不同,这是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实践中,要让学生学规范的数学语言,首先就要让学生减小生活用语进课堂的可能性,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生活事件或现象,切忌把生活语言混淆为数学语言。
二、教学语言应严谨明了
数学语言是精准性语言,其要求是严谨明了。古人曾作过最最科学的论述,那就是要做到在详细表达时“丰而不余一言”,在简要概括时“约而不失一词”。而这样效果的实现其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讲解时应力求在条理清楚的基础上要言简意赅,不允许“拖泥带水”的啰嗦重复出现更不同意有节外生枝或言不中的的语病出现。课堂上不论是形象化语言还是描述性语言都应切忌啰嗦重复,多句一意,还表达不清楚一个事件。实践中,我们很多时候发现,教师出现的“口头禅”,常常附加于教学语言中,“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词句在其后,这样的语言显然不干净、不严谨,我们应该加以克服避免。
三、教学语言应民主和谐
教学民主是师生互动对话的情感基础更是促使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氛围诱因。作为跟人心灵打交道的育人实践首要要求就是要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而这种环境来自教学语言的营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就是师生的互动交流,在知识与情感上在交道。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交道必然应建立在师生间的尊重与民主上。而要实现这种效果,首要的就是注重教师语言的亲切性、平易性,应该多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请你再花点时间想想”“我们再想想好吗”“你说应该怎样才行呢”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来替代那些“你必须做好这件事”“再给你两分钟思考”“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要这样画图是绝不允许的”“你那不用脑子做事的样子真不行”等居高临下的甚至带有讽刺和强制的语言。学生才能从教师平易近人的语言中感受到宽松与和谐,感受到思维可以放松,想象可以大胆。
四、教学语言应生动幽默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既不属于口头语言又不是书面语言,其不仅要传授知识信息更要发挥激趣煽情诱人思考的作用。而这作用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就很讲究语言表现力。对于学生来说,一句富有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二是可以提高批评效果,三是可以给人点醒和智慧。课堂实施中如遇学生学习走神不用心,这类似的偶发事件如果采用严加批评来处理和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二者虽然都能使学生进入到了教学对话中来,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年级越高,我认为越应偏重于后者。
五、教学语言应充满激励
人不激不奋。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我们知道,规范的数学教学虽然特别讲究用准确地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但不能过于空洞和抽象,要提高有效性还必须讲究通俗易懂。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中既有对数学数量关系的描述性语言、也还有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语言、情感激励的煽情语言,这些作为非智力因素激发的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其中,充满激励的情感语言就是不可或缺,其所起的教学作用更不可忽视。这一点,我们教师应尤其注意和运用。无论哪个学段,人总是希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永远都是存在的,利用这个心理作文章,那教学语言就必需充满激励。实践证明,比批评来处理带来的效果更能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
总之,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常言的手段,我们必须加强修炼,增强这一基本功能,使之能在传递知识、情感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光从“嘴巴”说的教学语言做起,也应从身体做的“体态语”、黑板呈现的“板书”和作业批改中“批语”去修炼,让自身在“语言”这一块上提升,以此来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能力支撑,以“说”的有效性推动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丽永,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19年。
[2]肖元锋,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J].教育展望,2021年。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性;语言艺术;提高
数学教学,曾有名人对作出了最直接的界定,那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是的,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较其他课堂而言,是更讲究的,要求用“艺术”二字来概括和要求。作为中介桥梁的教学语言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源自教师发出的教学行为,承载着教师精心设计的知识信息和情感信息。实施中通过教学语言这道中介表述,使他们在煽情激趣的影响下既获得知识与技能,又受着情境的熏陶和培养。可以说,教师课堂实施中的教学语言是否准确利索和能一语中的,对促进学生主体性地发挥和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直接关系到课堂育人效果上。因此,作为数学教学实践者,必须打造自己这看似简单却有高深莫测的教学语言,以提高语言有效性助推课堂教学有效性地提升,让学生获得更有效率和质量的数学教育。
一、教学语言应准确规范
数学语言用词选语是非常讲究的,严密而精炼是其首要要求。特别是数学中的概念、定义、公式等描述有严格的界定和明确的说词,准确的表述不容多字少语,否则意义就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利用自身语言的准确规范引导学生学这样的数学语言。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或者学生常把生活语言来表述数学,这实际是存在一定问题,虽然数学源于生活但我们就不能由此认为数学语言就是生活语言。我们要知道,数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抽象而成的精密语言,这一点又与生活语言有着很大不同,这是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注意的。实践中,要让学生学规范的数学语言,首先就要让学生减小生活用语进课堂的可能性,用准确的语言表述生活事件或现象,切忌把生活语言混淆为数学语言。
二、教学语言应严谨明了
数学语言是精准性语言,其要求是严谨明了。古人曾作过最最科学的论述,那就是要做到在详细表达时“丰而不余一言”,在简要概括时“约而不失一词”。而这样效果的实现其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讲解时应力求在条理清楚的基础上要言简意赅,不允许“拖泥带水”的啰嗦重复出现更不同意有节外生枝或言不中的的语病出现。课堂上不论是形象化语言还是描述性语言都应切忌啰嗦重复,多句一意,还表达不清楚一个事件。实践中,我们很多时候发现,教师出现的“口头禅”,常常附加于教学语言中,“嗯”“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等词句在其后,这样的语言显然不干净、不严谨,我们应该加以克服避免。
三、教学语言应民主和谐
教学民主是师生互动对话的情感基础更是促使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氛围诱因。作为跟人心灵打交道的育人实践首要要求就是要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而这种环境来自教学语言的营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就是师生的互动交流,在知识与情感上在交道。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交道必然应建立在师生间的尊重与民主上。而要实现这种效果,首要的就是注重教师语言的亲切性、平易性,应该多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好吗”“请你再花点时间想想”“我们再想想好吗”“你说应该怎样才行呢”这些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来替代那些“你必须做好这件事”“再给你两分钟思考”“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要这样画图是绝不允许的”“你那不用脑子做事的样子真不行”等居高临下的甚至带有讽刺和强制的语言。学生才能从教师平易近人的语言中感受到宽松与和谐,感受到思维可以放松,想象可以大胆。
四、教学语言应生动幽默
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既不属于口头语言又不是书面语言,其不仅要传授知识信息更要发挥激趣煽情诱人思考的作用。而这作用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就很讲究语言表现力。对于学生来说,一句富有幽默的教学语言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二是可以提高批评效果,三是可以给人点醒和智慧。课堂实施中如遇学生学习走神不用心,这类似的偶发事件如果采用严加批评来处理和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二者虽然都能使学生进入到了教学对话中来,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年级越高,我认为越应偏重于后者。
五、教学语言应充满激励
人不激不奋。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我们知道,规范的数学教学虽然特别讲究用准确地语言来描述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但不能过于空洞和抽象,要提高有效性还必须讲究通俗易懂。也就是说,数学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中既有对数学数量关系的描述性语言、也还有通俗易懂的形象化语言、情感激励的煽情语言,这些作为非智力因素激发的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其中,充满激励的情感语言就是不可或缺,其所起的教学作用更不可忽视。这一点,我们教师应尤其注意和运用。无论哪个学段,人总是希望得到肯定的心理永远都是存在的,利用这个心理作文章,那教学语言就必需充满激励。实践证明,比批评来处理带来的效果更能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
总之,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最常言的手段,我们必须加强修炼,增强这一基本功能,使之能在传递知识、情感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光从“嘴巴”说的教学语言做起,也应从身体做的“体态语”、黑板呈现的“板书”和作业批改中“批语”去修炼,让自身在“语言”这一块上提升,以此来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能力支撑,以“说”的有效性推动教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丽永,浅谈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19年。
[2]肖元锋,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J].教育展望,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