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小学语文作文评改教学的实施策略
【作者】 彭 芳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而评改又是作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由于方式,没有充分发挥评改教学的意义。而今天,我们必须创新评改教学策略,运用多样方法提高评改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改策略;实施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能改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的重要平台。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用把评改揽有自有,没有发挥学生学生作为作文评改主体的积极作用,导致学生不仅不能改文,也不知道改文在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师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作文,这样的评改方式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扼杀了学生个性成长。新课标要求在作文评价中要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落实这样的要求,我们唯有创新策略,丰富作文评改方法才能实现。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谈谈实践心得。
一、激发学生评改主体性,注重兴趣激发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作文作为语文的重要一部分,学生仍是其主体。在评改环节中,我们教师就应想方设法把学生主体性激发起来,使评改成为他们写作或改文的自觉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认为改文是作文的必要环节,他们才会主动在作文之后去改文。而传统作文教学,由于我们很多教师都采取“你写我改”(至少心里有种默认)策略,导致学生也形成了“改文不是我的事”的心理,故而写完便交给教师,没有养成要修改作文的意识。在践行新课标,落实学生是作文评改主体理念的今天,我们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修改。其方法就是加大引导激励力度,鼓励学生自能改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要达到学生自能改文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其改文的兴趣,增强自我修改意识。这样,他们才可能成为评改的有效主体。
二、有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注重方法授予
教是为了不教。评改作文也需要良好方法。要落实学生作文评改主体性,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作文修改诉良好方法,让学生知道自我改文的方法和实践举措。这样,他们才能在修改时有的放矢,而不是“啃笔头”。当然,作文修改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和作文写作能力提高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反复实践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从小学开始作文时就应该抓起,把写和改很好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亲身参与作文的评析,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现在,随着多媒体进课堂,以电子白板或智能大屏电视的运用,修改作文的方法就可很好地呈现,形象直观地教给学生。这比传统教改文教学先进了很多。这一点,我们教师要充分运用。
三、注重评改方法多样化,引导自评互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改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评的主体,示范修改的主体,其作用就是把学生作为修改的主体性激发出来,使他们改文主体。因此,在评价教学时,我们应由传统的教师评改转变为自评互改,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评改方法多样化。学生不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试行。
(一)鼓励学生自我评改。让学生反复读自己作文,找到错字别词,顺通句子,能能修改符号进行自我修改。诃适当增添写作内容或删减句子,使其语句通顺。
(二)引导学生互相评改。往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般很难发现不足,学生也一样。发动学生互改就能弥补这一缺点。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喜欢读同龄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批改同学习作的过程能够悄然无息地学习同学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应该说,比老师任何高深的讲解都有效。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是小组内互改,也可以是好朋友间互改,还可以是请班级中写作高手帮忙改。每次习作后,可以变换不同形式,借以增强学生互改的积极性。
四、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注重分层评价
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激趣的作用是异常明显的。多年实践告诉告诉我们,要激励学生改文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自身作文的进步与成功。为此,我们在日常作文评改教学中,要注重激励引导,通过点赞方法,让他们体验到作文改后的好处和成功愉悦感。这样就能有效激励他们自能改文的意识的需求。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做快乐学习之人。因此,在作文评改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需求,不能“一刀切”,避免单一的作文评价模式,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格,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实施分层差异评价,灵活作文评改方式,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分成甲、乙、丙几个层次,根据每个层次学生作文水平进行特定的阶段性评价,由挑毛病变为找“闪光点”,给予进步性激励,这样学生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写作兴趣就会愈来愈浓,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就会愈来愈高。
作文评价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由重视文到关注人,由重视分数到重视学生习作兴趣、情感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习作素质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诚,创新作文的评改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9年。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评改策略;实施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能改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的的重要平台。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常用把评改揽有自有,没有发挥学生学生作为作文评改主体的积极作用,导致学生不仅不能改文,也不知道改文在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性,再加上教师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学生作文,这样的评改方式无形中把学生的自主性给剥夺了,扼杀了学生个性成长。新课标要求在作文评价中要立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从单一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要落实这样的要求,我们唯有创新策略,丰富作文评改方法才能实现。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谈谈实践心得。
一、激发学生评改主体性,注重兴趣激发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作文作为语文的重要一部分,学生仍是其主体。在评改环节中,我们教师就应想方设法把学生主体性激发起来,使评改成为他们写作或改文的自觉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认为改文是作文的必要环节,他们才会主动在作文之后去改文。而传统作文教学,由于我们很多教师都采取“你写我改”(至少心里有种默认)策略,导致学生也形成了“改文不是我的事”的心理,故而写完便交给教师,没有养成要修改作文的意识。在践行新课标,落实学生是作文评改主体理念的今天,我们就要转变教学观念,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修改。其方法就是加大引导激励力度,鼓励学生自能改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因此,要达到学生自能改文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培养学生其改文的兴趣,增强自我修改意识。这样,他们才可能成为评改的有效主体。
二、有效运用现代多媒体,注重方法授予
教是为了不教。评改作文也需要良好方法。要落实学生作文评改主体性,我们还必须教给学生作文修改诉良好方法,让学生知道自我改文的方法和实践举措。这样,他们才能在修改时有的放矢,而不是“啃笔头”。当然,作文修改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和作文写作能力提高一样,需要一个漫长的反复实践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从小学开始作文时就应该抓起,把写和改很好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曾经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事实上作文过程的本身就是学生自觉与不自觉地使用着自改的手段。让学生亲身参与作文的评析,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现在,随着多媒体进课堂,以电子白板或智能大屏电视的运用,修改作文的方法就可很好地呈现,形象直观地教给学生。这比传统教改文教学先进了很多。这一点,我们教师要充分运用。
三、注重评改方法多样化,引导自评互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而改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评的主体,示范修改的主体,其作用就是把学生作为修改的主体性激发出来,使他们改文主体。因此,在评价教学时,我们应由传统的教师评改转变为自评互改,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评改方法多样化。学生不再仅是一个被评的客体,更应是评价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更能形成自我检查、自我评定的良好学习策略。具体可从以下几种方式来试行。
(一)鼓励学生自我评改。让学生反复读自己作文,找到错字别词,顺通句子,能能修改符号进行自我修改。诃适当增添写作内容或删减句子,使其语句通顺。
(二)引导学生互相评改。往往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自己写出来的东西,一般很难发现不足,学生也一样。发动学生互改就能弥补这一缺点。一方面,每个学生都喜欢读同龄人的作品;另一方面,学生在批改同学习作的过程能够悄然无息地学习同学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应该说,比老师任何高深的讲解都有效。学生互改,可以是同桌互改,可以是小组内互改,也可以是好朋友间互改,还可以是请班级中写作高手帮忙改。每次习作后,可以变换不同形式,借以增强学生互改的积极性。
四、让学生体验作文成功,注重分层评价
成功的心理体验在激趣的作用是异常明显的。多年实践告诉告诉我们,要激励学生改文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自身作文的进步与成功。为此,我们在日常作文评改教学中,要注重激励引导,通过点赞方法,让他们体验到作文改后的好处和成功愉悦感。这样就能有效激励他们自能改文的意识的需求。新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成功,做快乐学习之人。因此,在作文评改教学中,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需求,不能“一刀切”,避免单一的作文评价模式,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格,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认知水平等因素实施分层差异评价,灵活作文评改方式,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分成甲、乙、丙几个层次,根据每个层次学生作文水平进行特定的阶段性评价,由挑毛病变为找“闪光点”,给予进步性激励,这样学生在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写作兴趣就会愈来愈浓,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就会愈来愈高。
作文评价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由重视文到关注人,由重视分数到重视学生习作兴趣、情感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习作素质的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诚,创新作文的评改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