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作者】 周 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秋湖镇明威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起点,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融于感情化、个性化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抓住学生心理特征激发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学生年龄特征培养兴趣,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想象力。  
  一、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情景中学习 
  环境可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最好的支持,学生一般都爱听故事,还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放故事,但是孩子听故事效果最好的就是老师亲自讲故事,再讲故事时一定要创设为讲故事服务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听故事达到入情入境,学生能很快的进入角色,学生们总是专心致志地听,特别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最能吸引他们。在讲故事时适时出示字词,边讲边重复字词,当你讲小人书中的故事时,你会发现学生很想认识书上的字,这种学习就达到了主动学习的目的。学生听得多了,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这些字。在语文中的字词的学习,让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愉快的情景中自然习得,就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除了教学方法改革外,还应关爱、尊重、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凡事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他们会在这种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去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调动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教师来讲,一般都重视优等生,很难发现差生的闪光点。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差生失去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忽略差生,及时地表扬、鼓励他们。哪怕是一句赞扬的话,一次信任的目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注意他,没有忽略他的存在,没有厌弃他。这样,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很融洽了,这对教学是有好处的。同时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是很重要的。教师理解学生,学生也会理解教师,在这种相互理解中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开展比赛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比赛竞争,所以我在任课班级坚持实行“语文学习小组竞赛”活动,将学生划分成六个“语文学习小组”,每小组设组长一人,依据学习成绩不定期地轮换。把学生的读书、写字、作业质量、单元考试成绩等都纳入学习小组的竞赛内容,每月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成绩也相应得到了提高。小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如果我们能举办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这些活动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举办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复述课文比赛等。这样可促使学生重温课文内容,巩固了所学课文的内容。
  四、引导热爱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要引导学生享受生活,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爱的温馨,享受友谊的温暖;要引导学生学会承受生活,生活不总是阳光明媚,也还有风雨,要勇于面对困难,面对挫折;要引导学认识生活,认识生活中的人与事,学会与不同性格人相处,学会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要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生活,体验幸福感、成功感、挫折感、羞耻感和感恩,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会乐于表达生活,也就会有话可说。那么作文对于他们将不再是头痛的事情。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力求成功,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本领的教育家,都善于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的求知欲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次成功的体验,会十倍、百倍地增强其自信心,将会激起他们企盼获得更多、更大的成功的强烈愿望。也有人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随时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为他们创造机会,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智商比较高的学生、视野比较宽的学生提出一些比较深奥的、难以理解的、不易表达的问题,给他们创造一些发散思维的空间,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而对那些基础知识不扎实,相对反应问题能力比较迟缓的学生,则给他们提问一些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与本课联系紧密的问题,让他们从中也能得获成功的喜悦、成功的快乐和成功的满足。这样对后进生而言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从他们的进步中感觉到“我能行!”“我很行!”,从而也坚定了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自豪感。
  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习兴趣息息相关。老师应该和学生作朋友,建立融洽的生关系,注重语言表达,多表扬,少批评,更不要无理批评。俗话说“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言易化敌为友,恶语易干戈相向。说明老师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非常重要,千万不要用语言去伤害他们,教育家说“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学校就有这种情况,有一个老师对学生极其严格,没有多少人情味,当你走进这个教师,学生的反应不是很好,没有生机;而另一位老师和学生之间相处的很好,当你走进这个教室,学生表现的很热情,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在里面,在这样一种氛围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顺其自然的进行。如果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张,激发兴趣就成了无源之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条件。
  孔子说:“知子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乐学境界,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才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语文教师只有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才能由“苦学”变为“乐学”,才能自由快乐地在语文的世界中飞翔,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