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音乐游戏,激活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手段

【作者】 郝英伶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音乐课堂是学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艺术素养奠基、丰富其学习成长过程的重要途径。为促进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重视起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游戏;激活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的事物保持着充沛的好奇心,正处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的时期。小学音乐作为艺术门类的学科,其内容比数学、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内容更加轻松且具有与趣味性,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较大,因此,借助小学音乐课程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但小学音乐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并不受到重视,学生在艺术课程中的发展总是被教师忽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避免传统教育中的误区,认真开展小学音乐教学。音乐游戏正是一种能够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手段,值得教育者对其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实践。
  1.小学音乐课堂中安排音乐游戏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分散,在需要长时间静坐一处的课堂上很难一直做到认真听讲。这使得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效率往往较低。而音乐游戏刚好符合小学生们爱玩好动的性格,如果将游戏加入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能够使孩子们的思维一直保持在活跃状态。同时,音乐游戏形式多样,如果作为课堂活动环节引入课堂,能够使孩子们的身心完全投入进去,他们的思维自然也会融入课堂的流程。
  另外,学生们的理解及记忆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成长的,所以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对于音乐的词曲中蕴含的情感内涵很难做到完全理解。这一点也会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采用一些适合小学生的性格及能力状况的教学手段,从而引导他们理解音乐中的情感,使他们能更高效地理解记忆相关的理论知识。音乐游戏正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利用游戏可以使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2.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音乐游戏的具体策略
  2.1利用音乐游戏引起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
  音乐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境中,它本身就是一门与生活实际无法分割的艺术。但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往往只能通过教师口头教授的方式学习音乐知识 、学会演唱歌曲。这样的教学过程显然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走神的情况。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安排相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们能全程将思维投入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利用相关信息设备播放学生们平时喜欢的歌曲作为课堂导入,选出会唱的同学演唱这首歌,并由此引出本堂课的知识点。在课堂中安排的游戏也应该与教学内容保持紧密联系。例如,在学习《快乐的do re mi》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放给学生们听,如流水声、风声等,并让学生们听过后用do、re、mi等基本音模拟这些声音,看谁模仿得最接近原声。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们完全投入到课堂中来,还能帮助学生练习应用新知识。
  2.2利用音乐游戏使课堂充满趣味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环节的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游戏的应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从而使他们对音乐这一门学科保持长久的热情。除此之外,利用音乐游戏活跃课堂还可能使学生们对课堂所学的歌曲或相关知识产生好奇,进而深入了解这些音乐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对音乐游戏环节用心进行设计,可以安排一些竞争类型的游戏或问答型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欣赏《小乐队》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们介绍一些乐器,然后播放这些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教师介绍乐器时可以在常见的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中各选择几种,让学生们在听完每一种乐器演奏的旋律之后举手抢答这是哪一种乐器的声音。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们分组,让他们听一段多种乐器共同演奏的曲子,之后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段乐曲用到了哪几种乐器,再进行抢答。
  2.3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音乐
  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除了让学生们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和一些简单的音乐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力。学生们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会影响到他们个人的情感、心理方面的能力的成长。因此,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及共情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而课堂中的音乐游戏对于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传达的情感、提升其共情能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守株待兔的老农夫》这首歌时,可以安排学生们按照歌词或了解到的《守株待兔》的故事排演小短剧,并要求他们在表演时配合这首歌曲的节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如何进行表演,比如让学生们在小组中选人扮演兔子和农夫,再选择一个人负责演唱这首歌,三个人互相配合。学生们通过这种音乐游戏能够逐渐提高自身对乐曲节奏和曲调的感知力。
  2.4利用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下,保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越来越受到教育者重视。而小学阶段的孩子能力有限,在课堂上独立主动地达成学习目标对他们来说较为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学会互帮互助、团队合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音乐课堂上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合作的游戏活动。
  例如,教师在《古韵新声》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为古诗词谱曲。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进行指导,让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比如让小组成员共同选出一首诗词,每一个成员负责一句进行谱曲。在这样的音乐游戏里,学生们不仅各自分配到了明确的任务,而且由于诗词的每一句的旋律需要衔接,他们还需要和同组的伙伴实时进行交流,以便最后能完成一首流畅优美的乐曲。
  结束语
  音乐课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常常被忽视,但在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全面的情况下,教师应该重视起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们的成长发展的影响。音乐游戏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活跃课堂氛围、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同时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相培. 游戏音乐,活跃课堂——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 教育科学, 2017, (2):118.
  [2]秦程莉.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学周刊, 2021, (1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