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有效的美术教学需创新学习方式

【作者】 胡本山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长五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美术要实现有效教学之预期就必须走出传统接受为主的学习模式而创新学习方式,其具体做法就是要把写在新课标之首的作为倡导性要求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动手探究用于美术学习实践之中,让学生在践行中发展美术素养。
  【关键词】 小学美术;学习方式;自主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学习

  传统美术教学,教师讲、画,学生听,再依样画葫芦。除了辅导,师生间很少有“意义对话”,更没有智慧碰撞。这也怪很多人都认为美术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画画。其实,美术教学并非简单,它不但承担着学生美术素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地培养还肩担着学生“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责任。这些责任的实现与完成显然不是传统教学方式那样实施可以的。虽然接受式教学并不可能排除,但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美术学习的重要方式”的要求让一线教师在课堂中实施。在这儿,我们要创新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要把这三种方式很好地用之于日常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践行中发展美术素养。
  一、强化学生自主参与,促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自主参与是学生主体“我想学”的本能反应,是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的生命需要。这与传统课堂教学下学生的学习相比更体现了在学习上的主体自觉。这样的课堂不会再以知识接受为根本而是强调人的发展。因此,强化学生自主参与是与传统教学划清界线的一种明显做法。在践行美术新课标中,由于要实现学生主体性的调动教师往往会在开课环节利用特殊的手段来激趣,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情感,使之成为乐知者。实践证明,强调自主参与,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促使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得到和谐全面发展而不是强管强制。
  现行美术教材分类较多较细,不论是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等学习领域中都强调了学生自主参与这种学习方式的课堂应用,又特别是在现行教材特别强调的重要模块中——“欣赏·评述”更加重视主体的自觉参与,原因就在于美术是素质教育载体和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性要求所致。在强调自主参与下学生才可能更加自觉去运用利用知识和经验对美术活动进行放开想象的欣赏与评议。例如在《二十二世纪的建筑》的课堂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未来建筑的造型展开想象,如果课堂上不能使学生心理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和氛围的和谐,学生就不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不曾见过的建筑形象。正是有了课堂的民主自由才使得学生思想上有了那么大胆与强烈。这样效果的得来是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的结果,是促使美术课堂充满活跃的最好回报。
  二、强化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师生互动对话
  “以个人创造与集体合作的形式参与综合美术活动”是美术课程国家标准对综合课程教学实施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样要求下的美术教学实践就足可以见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在现代教育理论中的作用是多么大的。作为教师,不能视其新课改的标签,应实实在在地将其美术教学相结合,用之在学生学美术的实践中,促进学生共商美术知识的获得。例如《哪些是相同的》一课的教学我们采取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的应用,就可有效促使学生互动的形成,让他们在交流欣赏观察所获中去找出相同与不同,以提升自我美感。这样的合作交流学习因建立在自主欣赏观察上的,加上学生已有基础的不同,其找出的相同与不同实际上就是“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中创美能力的体现。在美术教学中虽然还有很多时候是独立型的学习,强调个人学习方式的应用,但在新课标下却要求合作这种模式,我认为这两种方式并重实施,不可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合作交流方式的应用是有选择的,不是每个问题都得用合作这种方式来进行,教师应科学分析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思考难度大小,如果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解决的就尽量不要合作来实施。这样更利于学生个人思维独立性地培养。
  三、强化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探究学习是促使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学美术课程实施中强化学生探究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更能促进学生创美、欣赏美的能力与主动需要相结合。实际上,在运用探究的方式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探究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发展这样的目标的实现。例如现时仍有部分美术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没有利于探究的教学环境,个别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没有考虑或考虑不足等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其解决之法就需要我们应加强美术教师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学习,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意义。例如《电脑美术——复制翻转画花边》的教学就要努力争取学校领导、同事的支持利用学校网络教室来进行多媒体美术教育,加快营造一个能利用现代手段开展美术教育的实践环境。要特别重视从学生经验入手安排教学内容极其相关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探究活动而充分经历探究的观察、交流、创作、汇报等体验过程,建构起新的对美术及美术与生活的认识,创造性地表现美的生活。
  上面三种学习方式虽分述,但在实际中我们可以灵活运用,甚至综合运用。它们各有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有着不同担当以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践行新课标的今天,美术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是促进“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很好地把三种新的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尽可能发挥出它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又明,浅谈对新课改下美术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
  [2]刘爱东,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新探[J].教学探索,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