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新颖生动又高效

【作者】 魏艳辉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临溪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新颖生动又高效必须利用创新和优化这两种途径去实施策略选取利用,才能使预期成真。本文探讨了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新颖生动又高效的尊重式教学、激情式教学、赏识式和谐趣式教学策略实践。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颖生动;高效

  从教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思考着我该怎样打造一个更新颖生动又高效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精神焕发来参与,使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变成有“我要学”的主动需要的学生主体,让沉寂的课堂变得激情四射有活力。这样的课堂就是我心中的新颖、生动和高效,我不奢望能成为名师、标杆或教育大咖,但我渴望做一名有个性、有追求、受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希望能用我一片真心、真情演绎出精彩别致的课堂来,让学生获得良好语文教育不是一种奢望而是实实在在的。在这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在探寻能使课堂成为有这样特质的语文课堂,市上的“双主双优”课改理念让我看到了改革的方向,那就是要“优教”。实践告诉我,那就是应在创新和优化两个路径上下功夫作文章。下面,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让语文课堂更新颖生动又高效的实践策略。
  一、采取尊重式教学策略
  尊重式教学即在教学中尊重孩子正当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学习中让他们有选择和自由的权利。在教学设计时就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给他们自由活动预留足够空间,让学习成为内心需求,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倾注极大的热情。例如我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闰土形象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进行勾画,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正是由于这种“宽大自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才“如此放肆”,他们不仅找到了描写闰土特点——了不起的句子,还通过戴“小毡帽”、”银项圈”词语体味到了闰土这个农家孩子的机灵、可爱以及还有一点俗气的存在。这样,无论是从教学设计角度还是学生课堂上独特的的感受,都给了他们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只有在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才可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正是有了这种尊重,师生易位,课堂新颖、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才会有情有感,富有实效。
  二、采取激情式教学策略
  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语文学习需要披情入文,而语文教学由于有过强的人文性也需要披情入教。现行语文教材,一篇篇课文无不是含情待掘,有的是跌宕起伏的豪情,有的是热烈似火的友情,有的是温婉如水的柔情,有的是香浓如茶的亲情……这些蕴藏其中的“情”就需要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颦一笑来传递给学生,把课文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在教学《开国大典》一文时我专门为学生剪辑了同名电影中的相关片段来制作课件,让学生从几个精彩场面中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时的自豪和欢呼。在学生朗读时我们又配上激情豪迈的革命曲子让学生带着深情进行朗诵。通过多媒体诵读示范,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同时,老师的情绪直接感染学生。由此感染,接下来学生们的诵读个个表情活跃,语调轻快,激绪高涨。老师用激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沟通,就有效诱发了学生内心表达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以及智慧的碰撞,真正完美地享受着与文本接触的激情。
  三、采取赏识式教学策略
  人需要被赏识。每个人都有这种受肯定的需要。实践证明,不论哪个学段的学生都会在被表扬的过程中激动不已。而采取赏识式教学实际上就是把激励式评价手段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同学的羡慕而在愉悦的体验中肯定自我。采取这种方式施教,实践证明课堂中学生主体作用释放能最大化,使对话互动更高效。值得注意的是,赏识不能仅为个别人获得,要各个层次学生兼顾,多纵向比,而不是横向评,优生和差生都以单元检测来量化评价只能让差生“看不到出头日”,多鼓励他们,让他们也有信心,点燃“我也能进步”的热情。这样的课堂才会因更多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变得生动别样。
  四、采取谐趣式教学策略
  多年实践告诉我,语文教学上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具有神奇的作用,不仅可以变枯燥为趣味增活力还可以变复杂为浅显、变呆板为灵活呈现更多新意。课堂上使用幽默以施教前苏联教育学家温特洛夫认为是“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能使课堂新颖生动又高效的实施路子。而实施谐趣式教学能使教师笑语中包含深沉,妙语中蕴含眷智,通俗中展现别致,平淡中彰显神奇。但这样的神奇需要教师有思想、有学识、有气质、有灵感才能实现。例如教学《母鸡》一文,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对母鸡的讨厌,我竟五音不全的哼唱起京剧来,不伦不类的唱腔令孩子们周身起鸡皮疙瘩。这样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了作者对母鸡的讨厌。而在教学母鸡尽责保护小鸡雏时我通过师生的共同表演,再配上附加台词:“力大无边的老鹰来也,你们这些‘小不点’哪里逃?吃俺老鹰一爪。”这样,孩子们在欢笑语中理解了母鸡的尽职尽责,再次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所谓亲其师,学其道。谐趣教学能保护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融洽师生情感,不失为孩子的心灵鸡汤。
  我深知,在改革的洪流中我不是实干者,也不是思想家,更不是教育家,也明白自己在教改探索的路自身的教育理念的缺乏和教学方法的稚嫩,但我坚信“宝剑锋从磨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教学道理——只要怀揣一个梦想,用一颗赤诚之心,相信有一天学生会因我走入课堂而欢呼雀跃,课堂也会因为我和我的学生而熠熠生辉,生命会因新颖生动又高效的课堂而绚烂多彩。
  参考文献:
  [1]敬静清,让语文教学新颖高效的策略探寻[J].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
  [2]毛雪春,让语文课堂走向高效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教育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