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论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路径

【作者】 杜 倩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改善识字教学做法,让识字有更多更好的路径是我们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必然探索之路。本文探讨了游戏识字、巧借多媒体直观识字、利用“火眼金睛”找错误识字以及利用“换一换”方法识字等有效识字路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路径;有效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为人走向自我事业巅峰打基础的学习平台。而识字内容是低段语文教材上最突出的一大教学重点,属于基础中的“硬骨头”。如何让学生这个学段的学生有着更好的更多样的识字路径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思考的重要问题。从2011年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我们就按其提出的识字教学要“多认少写、提早阅读”的要求把以前的习惯了的“认写同步、全面要求”做法调整为“识写分开、降低难度”模式。这一改变实践证明其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较早、较快接触到了识字,过了识字门槛,而且还能拓展识字数量——多认字,更重要地是能尽快地进入到以字学文的阅读阶段。但要达到这一目标,不是说曹操就能曹操的,还需要新策略、新手段的最佳配合才可以。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面对“双减”实施我们既不能增加孩子们课业负担又要较好地完成新课标赋予的识字任务就必须提高主阵地教学效率才能实现。于是,在低年识字教学中我们开启了让学生有更多识字路径的教学策略探寻。下面,我谈谈实践策略。
  一、利用互动游戏帮助孩子识字
  有过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经历的我深知一个孩子强化识字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启蒙阶段,识字的多少以及效果的好坏都对他本人后继学习将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低段学生而言,识字过程既抽象又枯燥。再加之任务重,每天都要会认或会写一定数量的汉字。这样的要求对成人来说都是乏味的。因此,必须认真探究识字教学策略,使课堂变枯燥有趣味浓浓。实践中,我尝试从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利用入手,让他们在喜闻乐兄的游戏途径中去打开识字学习的面纱。教心学研究告诉我们,低段孩子恰处在身心成长的初始阶段,注意力还缺乏稳定性,对持续进行的活动更缺乏毅力。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常识字任务分段进行,每几个字一组找到其特征或意义上的关联创编出他们乐于参与的游戏模式,力求寓教于乐,让孩子字未识趣已至,再开启识字教学。这样实施,既激发兴趣又能满足他们乐于游戏的需求。
  二、巧借多媒体直观识字
  从实践中我们发现,无意注意占主要的小学生常常易被那些动态的事物所吸引。而且,对动画片情有独钟。据此.,在识字教学时我们常常将二者结合起来利用,即利用智能一体机这样的多媒体创设视听盛宴,让他们在声像并茂的感官刺激中进入到识字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孩子在多彩画面和悦耳歌声中识字愿望是如此的强烈高涨,主体性极为明显。如“春”这个字的教学,我先随音乐播放“三个小孩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场景中玩耍”的视频画面,要求学生从那百花盛开中观察、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季节。当学生说出这是春天的时候,我们引出这个“春”字。接下来,就利用动画渐变的方式,把那三个小孩子与春天建立意义关联,视频中出现一个“三”,紧接着小孩渐变成“人”字与“三”叠加构成“春”字的上半部分,这时,天上的太阳也渐变成“日”飞到“春”字的下面,这样,从动感上完成了“春”的构成,让学生知道了“春”字的由来。再接下来,为了强化记忆,让孩子创编识字儿歌。一个很大胆的孩子突然说出了“三个小人去春游”一句还是相当有创意的。这样教学,整个过程既新颖有趣又能使教的有效性提高到预期,孩子们兴趣盎然。
  三、利用“火眼金睛”找错误识字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形近字或易写错的字地方来帮助学生识字记忆。这也是一种有效之径。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比如利用这样的引导“这字中藏着小小错误你能发现吗”“比比谁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把问题找出来”这些问题富有激趣性,能使学生迅速睁大眼睛去发现。在这儿,孩子们积极性高涨,入眼的汉字都会牢牢记住。在识字中,学生写的顺序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实践中我们可利用多媒体的汉字书写功能来进行,要求学生要有“火眼金睛”注意观察书写顺序,然后再书空。
  四、利用“换一换”方法帮助学生识字
  纵观汉字,我们发现其大部分都是形声字。教学中根据形声字特点我们就可以利用它们形旁的区别和声旁的联系采取“换一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识这类字。如以“青”为声旁能组成的字为例,在小学阶段就非常多,如“清、请、睛、晴、情、蜻、精”等字,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识字和区别我们就可编顺口溜来识记:有水河水清,有言就是请;日出天气晴,有目大眼睛;有心情谊浓,有虫是蜻蜓,有米人精神。与此相似的是,利用“加减法”来识字也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的有效之径。作为教师,把其提出来供学生利用、归纳和总结也是不错的做法。
  总之,让学生有更多更好的识字路径还须建构更有趣味的开放的识字教学模式,在全面践行新课改中,单独识字在课堂中已成为过去式了,而将识字、阅读、生活有机结合来识字成为了常态,这不仅了枯燥多了乐趣,而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在提高识字效率和培养学生主动识字习惯方面意义更加明显,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将识字教学的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愈捷,提高低年级写字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
  [2]纪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J].新课程,2016年。
  [3]黄亚玲,让学生识字更高效[J].教育学,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