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趣味性教学的运用

【作者】 邓春霞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梨香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信息技术学科在整个学习体系当中来说都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科学技术学科更加晦涩难懂。正因如此,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表现出来的兴趣整体不高。所以现阶段小学信息教学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兴趣成了一大难题,本文从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提升小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做出针对性研究,从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趣味性教学

  信息技术改变了现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也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技术改革,所以这就要求我国的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然而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兴趣不高,所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爱好成了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的首要任务之一。
  一、转变课堂角色,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
  经过调查之后发现,现如今大多数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仍旧使用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所以很难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探索热情。所以想要提高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当中找到乐趣。
  简单的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取鼓励学生动手实验,分享实验结果的方式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在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本就是一门通过探索得出结论的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改变观念,运用新手段,引导和鼓励学生重新对知识进行重组或者整合,提升学生自身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一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课前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通过现在的信息技术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是从课本知识衍生出来的相关内容,也是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讲解。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自我探究意识又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运用趣味性的授课方式,增强课堂趣味性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学科上的很多专业术语都是相当晦涩难懂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运用贴近生活有趣又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当中增强对这些较为难理解的词语的认知。
  例如CPU一次的讲解,教师完全可以将它的作用比作是计算机的大脑,它的作用与人类的大脑极其相似,主要就是信息的存储和转换。这样学生们就能很快的理解CPU到底是什么样的作用,又承担着什么样的职责。再比如说五笔字根的学习,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先背,随后在应用,但是学过的人都知道,这样的背诵不但难度较大,而且应用起来很困难。但是现在教师们可以转变一下教学方式,将五笔字根的教授方式从死记硬背转变成搭积木的方式,相信学生们在每搭一块积木的时候,都能对五笔字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就联想到搭积木的过程。这样不光让学生对五笔字根有更好的记忆深度,还能够助推学生更好的应用五笔字根。
  四、将游戏引入到课堂当中,寓教于乐提升学生的体验感
  游戏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最愿意接受的方式之一,所以教师们应该紧抓这点优势,将游戏和知识的教授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事半功倍。
  例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有对指法的教学,教师可以为生门设置注入猫捉老鼠,打地鼠等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锻炼指法,通过指法来记住每个字母的位置,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整体水平。
  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家庭背景、学习环境、知识的构成、对知识的敏感和接受程度等不同条件的不同,每个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切忌的就是一刀砍到底的教学方式。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管对于哪个层面上的学生来说都不是最好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做到从每个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抱有最饱满的热情。
  想要达到笔者以上的说的这些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机答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可以是关于技术水平方面的也可以是关于兴趣爱好方面的,随后教师对这份答卷进行充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教学主体。
  六、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刚从家庭和社会走到校园当中,所以对生活中的各种具象的事物更加感兴趣,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增加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不光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直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例如在学习完画图这项基本技能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给学生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题目,例如画一幅名为我的朋友或者我的家人的画作,不求完美,只求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其中,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把真正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通过画作,不光能够增强学生的感知和表达,还能够让学生将课堂所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去,这样远比教条的课后练习效果要好的多。
  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不光抽象还是一门新型的技术学科,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更加的用心。所以提升课堂的趣味性成了保证和提升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任务之一。讲过多方的研究之后发现,教师应该在课上课下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肯定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运用趣味式的教学方式、轻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又轻松的学习环境,最后通过指导实践的方式让课堂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为学生增添趣味性,从而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华.利用项目教学法构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2021,(1):257-258.
  [2]于春香.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策略思考[J].中华传奇,2020,(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