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的开展

【作者】 马学胜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达坂城区西沟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课堂练习是数学学习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数学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教师才能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实效。因此,在课堂练习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重视,从而对课堂练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要让学生真正从课堂练习中获取实效,才能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也促进学生在数学层面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

  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课堂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有效的时间内结合课程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堂练习,不但能加深印象,也能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对其进行指导,这是课堂练习的目的和作用。但现阶段,数学课堂练习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教师未能合理利用课堂练习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不但要优化练习,更要贯彻新课实施标准,以学生的角度进行课堂练习的规划,才能让学生融入其中。而学生作为课堂练习教学的主体,也应当遵从学生的特性进行练习设计,才能保证练习实效。
  一、融入游戏元素,合理规划
  介于小学生年龄特性,在课堂练习教学中融入游戏元素,并且进行合理规划是可取的。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课堂练习参与度,也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加深课程印象。但教师要注意,在融入游戏元素的过程中,要注重游戏融入的合理性。游戏练习只是一种方式,并不能代替教学。这一点需要教师特别注意,避免造成学生的学习偏差。
  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该课程的核心内容是需要学生对1-5进行认知,并且能够正确运算加减法。部分教师虽然利用游戏元素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因为与课程知识形成了断层,导致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出现了偏差。这不仅不能加强学生的课堂练习,还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加以优化,合理设计才能提升课堂练习实效。基础教学后,教师要特别为学生空出课堂练习的时间,保证时间充分,才能加强学生课堂练习的实效,之后再运用游戏元素进行练习。比如,将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几个小组,然后两个小组进行计算pk,小组成员身上都会贴有不同的数字卡片,教师会随机说出口令,学生则按照口令进行游戏。如,当教师说出1和4相加的时候,身上标有1的学生和身上标有4的学生则站在一起,然后说出4+1=5。两个小组同时进行,速度最快且结果正确的学生则积累一分,最后积分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以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对5以内的数字进行认知和运算,同时结合课程让学生进行了课堂练习,也提升了课堂练习的实效。
  二、多元化元素,加强练习
  教师可以在课堂练习教学中融入多元化的元素,以此来加强练习的效率和质量。课堂练习一直是数学学习中的“经典”教学方式,但以往教学中,课堂练习的实效性并不强,许多学生甚至不愿意参与其中。因此,在新课实施后,也对数学的课堂练习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切实以学生的学生实效为主要教学方向,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提升练习质量是目前的主要目标。因此,融入多元化元素,加强课堂练习尤为关键。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认识时间》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打造多元课堂,同时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练习实效。基础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动态时钟,以动态影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时间的走向和规律。例如,当时针与分针同时指向12方向的时候,则对应的时间点则是12:00,如果时针指向12,而分针指向6的时候,则对应时间为12:30分。以动态的方式让学生对时间点进行更加清晰的认知和明确。那么在课堂练习的时候,教师同样可以利用动态时钟让学生进行趣味练习。比如,时钟上会显示不同的时间,学生要根据时钟上显示的时间说出正确的时间点。像,时钟上最初显示的时间为10:00。然后动态时钟的分针又走了一小格,学生则要按照动态时钟的走向说出正确答案。那根据动态时钟走向,正确答案为10:01分。分针每向前走近一格就代表一分钟。因动态时钟的走向是随时变化的,学生也要根据时钟的变化灵活辨认时间,这样才能加强练习实效。以这样的方式既增添了其中的趣味性,也让学生的课堂练习具备实效,同时加深知识印象。
  三、活动实践元素,提升实效
  教师要根据课程灵活变换练习方式,让学生从课堂练习中收获学习实效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可以在其中融入活动实践的元素,既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基础学习,也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完成课堂练习。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让理论与实践相辅,提升课堂练习的实效。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长方形和正方形》中,教师可以利用“寻找图形”的活动,既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也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练习。教师先带领学生走进校园,先让学生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外貌,让学生知道哪些图形可以归类为长方形,哪些图形可以归类为正方形。以日常的“长椅”为例,虽然它也是四条边,但长方形是对边相等,也就是只有两条边相等,而像“方凳”这样的物品,在同样是四条边的基础上,它们四条边也都是相等的。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规律和形态进行图形寻找,学生可以小组合作,也可以单独进行,只要找到的图形或物品符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态规律即可。根据实践,学生也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规律形态找到了相对应的物品。像,校园当中的长方形花坛和正方形水池,它们从外貌形态和规律都符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深刻,并且也能够运用知识完成活动练习。这样的课堂练习设计才具有时效性,只有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才能提升课堂练习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重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以此来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实效是可取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性对课堂练习教学进行合理的设计,学生只有先参与到课堂练习当中,教师才能更好地进行引导和纠正。
  参考文献:
  [1]齐术兰.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9(22):0332-0332.
  [2]林秀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有效性提升探讨[J],文理导航,2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