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思考

【作者】 叶 佳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自科学技术产生至今,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明显。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是,信息技术课堂为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本文从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影响角度入手,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以求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堂;重要性

  新课改和双减政策的双重要求之下,小学语文课堂必须要转变原有的传统思想,通过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改变课堂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基础。
  一、化无形于有形,用更直观的事物吸引学生
  之所以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主要的目的还是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成果。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正处在一个逐渐转变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基础差,思维活跃但是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对有型可感的事物兴趣较高。这就为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将无形的知识转化成有形的事物进行教授。这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之一。
  此时信息技术的优势就将完全被体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课本上的知识和内容转化成电子课件,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教师的知识教授当中。
  以《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教师将种子的传播形式教授给学生,但是这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意义并不大。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形式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图片、短视频甚至是动画元素等多种形式将种子的传播方式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不光能够让学生将目光的焦点集中在课堂上,还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到学习的角色当中,适应课堂的氛围,在轻松的氛围当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投其所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情景的最好方式就是投其所好。教师在新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进行了解,以便投其所好。随后为学生制定沉浸式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这正是信息技术在课堂中应用的作用之一,信息技术能够将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场景化的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习知识。
  以《赵州桥》的小学课堂为例,在课前备课阶段,教师可以事先找到一些关于赵州桥所在地的影像资料,以这些资料作为引导,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随后再在电子课件当中制作关于赵州桥的相关展示,这种展示可以是多场景,多角度的,这些素材是源于课本但是又高于课本的。这样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们更容易跟着老师的步伐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和壮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件当中同时播放一些烘托课堂气氛的音乐,在音乐响起的时候,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有感情的大声朗读,通过阅读和气氛的烘托,为学生营造一种现场直观可感的意境,为学生拓宽知识面,从而升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综合教学成果助力。
  三、从难点出发,各个击破,解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困难
  随着客观环境对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教师的教学难度也越来越高。从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要求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逐渐由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逐渐向既要教会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技巧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深入挖掘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思想,让信息技术助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解决小语文教育工作者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以《咏柳》一诗的教学为例。《咏柳》为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当中的内容,古诗词的表达形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不管是理解还是记忆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好引导工作,为学生解决《咏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首先教师可以制作一个与《咏柳》情感表现十分相近的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选择较为轻松欢快的,第一张幻灯片可以展现教学内容的,在光线音乐等的配合之下,教师可以声情并茂的为学生进行大声朗读,从而带动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在诗词的理解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动态的环境,通过幻灯片等形式,让学生更直观的体会到诗人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样学生对于诗词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的情感也会随之被升华。这样课堂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补充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当中语文学科被视作是众多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成果,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促进系统学习,构建学生科学健全的知识架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领略和感悟更多的知识。
  以《矛与盾的集合》一课的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形式之下,教师很容机械的教授课文的内容,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一定能够真正的理解这其中的含义,这样的课堂模式之下,课堂的效果一定是不怎么样的。但是如果教师换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形式,讲解矛和盾,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例如在现代的众多武器当中,将矛和盾应用的最好的就是坦克,它将两者之间的优势巧妙的合二为一了,因此在战场上才能够大显神威。这时候再通过坦克的一些视频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们对矛和盾的认识。此时教师再将课文的内容进行升华,将矛盾的含义引入到人身上,学生们自然就能够更快更好的理解课文中真正的寓意,这样就能够迅速的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速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的认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从学生的爱好出发,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相整合,增加多样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速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慧. 现代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研究[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0):132.
  [2]华尔丹.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长江丛刊,2018(3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