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激励教学法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田 甜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激励教育是指通过激励、唤醒和鼓舞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形成“我要学”的内在学习动力。在体育课堂中实施激励教学法,就是让学生体验到体育学习快乐,养成终身体育的运动爱好。
  【关键词】 初中体育;激励教学法;运用

  教学艺术的本质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激励教学法是一种教学艺术,其运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实效,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激励教学法运用的具体方法。由于激励教学法又可细分为多种激励方式,在教学中具体选用哪种或哪几种方式,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下面,我结合具体情况谈谈其用之。
  一、学生好表扬——言语激励法
  每个人都好表扬,学生更是如此。针对这种特性,我们运用言语激励法就可收到既经济又快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简单易懂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即动作,只要做到语言表达准确、动作示范优美,就能给学生是一种美的享受,更能促进学生更快地接受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而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和动作,则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消除疲劳,激起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兴趣和信心。如在女子800M和男子1000M的训练中,用“继续坚持、加油”的语言或者教师翘起大拇指或热情鼓掌。当学生练习的信心不足时,教师应用鼓励的语言:“你可以,你一定可以!”学生听到这些后,自信心和毅力自然增强,从而使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增,更加努力地去参加体育实践。
  二、学生好运动——竞赛激励法
  体育竞赛项目很多,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方面,体育有着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侧重于对抗性十足的球类运动,竞技气氛浓的跑、跳、投等,体育教师总是激励学生,为增强竞争意识,去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有目的地制造有节奏的紧张情境,不但可使学生大脑运转和反映都比平时明显加快,而且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由于体育运动的特性,加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培养了学生果断、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同时,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多样性又为学生提供了智慧较量的阵地,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反思能力和竞争意识,这样就促使学生有勇气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运动才华,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如在100M练习中,如果只让学生跑几组100M,学生可能没什么热情,而如果改成4×100M接力赛,学生则很愿意参加,并且积极性很高,比赛中也是用尽全力,练习的效果相当好。
  三、学生爱追星——榜样激励法
  对学生在课上所表现的良好思想行为及时做出充分的肯定,对以往表现差的学生更要善于创造环境和机会,使他们有“亮点”展现,并抓住时机给予表扬,表扬学生在练习、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的优点,让学生有成就感和成功感,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体育课中应充分利用冠军人物,如刘翔、姚明等体育明星的动人的体育故事以及教师所展示良好的师德和表率作用来熏陶学生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进取精神,培养坚强意志,养成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使之更好地参与体育学习。
  四、学生好展示——目标激励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即能力水平因“材”施教,预设不同难度的体育项目来开展练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实现自我目标,从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对在练习中完成任务较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他们去进行一些喜爱的球类项目进行练习,这样对其他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鞭策。而在达到增加练习次数的同时,教师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其他较差学生加强辅导,让更多学生进入到合格行列中去。
  五、学生好被爱——情感激励法
  人是需要激励的,更需要感情。体育教师要充分关爱学生,为学生创设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情境,使学生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受到激励。达到“不治而治”的境地,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体育课上,师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灵魂和前提。作为体育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爱是炽热的,且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全体学生的理解、尊重、期待和严格要求基础上,处处为学生着想,那么自己所作的这些实际工作,就会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同时也只有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习充满信心,学生在学习上才会不断前进。
  六、学生好奖品——物质激励法
  人的需要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大方面。物质激励是指通过对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而提高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精神激励是通过对人精神需要的满足,引导、升华、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知道,初中学生也非常乐意得到教师的奖励,我们现行“00后”学生很现实,如果一味的精神激励,没有物质激励就势必会影响激励的效果。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论。”虽然物质激励作用是短期的,但在实际中也是很效果的。也就是说应该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总之,激励教学法种类繁多,我们在运用时要因人而异,既要注重物质激励,也要加以精神奖励;既不能一味表扬,也要适当辅以批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以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入手,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在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要把激励教学的方法做到灵活运用并逐日完善丰富,真正把我们的课堂激活,把学生激活。 
  参考文献:
  [1]陈跃军,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教学法运用[J].体育教学,2018年。
  [2]罗杨树,浅议在体育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J].广西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