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路萍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不仅适用于探索求解过程,开拓发散性思维,也因为图文并茂,逻辑清晰的特点同样适用于小学教学,本文将对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原因以及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认识新知,进行解题,新旧贯通,复习旧知识等过程的展现的优点,具体使用方法,进行粗浅叙述。
  【关键词】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思维启发;知识贯通

  思维导图能够使抽象学科逻辑清晰化,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都可以运用。如果运用得当,对小学的数学教学不仅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将来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教育不应该仅限于完成本阶段教学任务,也要在儿童心智成长的关键期帮助他们培养理性思维,更有逻辑地处理分析问题,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符合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
  1、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1.1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分析
  小学数学首先要考虑要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心智发育状况。数学对他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门学科,想要把抽象的数学慢慢放进年龄较小的学生脑海里,需要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方式。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能够养成的优秀学习习惯的也只有少数学生。老师不能只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所教授的知识,更要引导他们跟上老师的思路,主动地去探索吸收知识。
  而且现目前来看,我们的小学教育模式还略显传统呆板,尤其是小城市,村镇这种教育水平不算很高的地区。成人的思维与儿童的思维差异使得老师无法理解学生为什么不能明白对成人来说轻松简单的数学问题。学生与老师需要思维上的沟通,而不是僵硬古板的填鸭式教学,而思维导图就开启了一种新模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在共同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师生也有了思维的碰撞。
  1.2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可以把零散琐碎的知识归纳整理。当学生所接纳的知识过多繁多杂乱时会造成运用起来不知所措,就好像要在一间偌大又杂乱的藏书室找到某本书中其中一页内容,这样的任务当然令人头疼,如果没有耐心一些的,就马上要选择放弃。而思维导图的作用,就好像把这个大大的藏书室里杂乱的书籍分门别类地整齐地放到书架上,还给一个小册子,说明那本书放在哪个书架哪一排,编号是什么,你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就能找到那本书。
  这不仅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还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减少厌学情绪,本身心性还不定的学生,当然也乐于接受第二个找书的任务。
  其次,通过思维导图,这种连续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老师去研究学生的思维想法,使得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从而制定更好的教学方案。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利用思维导图归纳数学基础知识
  小学的数学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六年所学加起来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只是杂乱地吸取,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会造成记忆混乱,边学边忘。当新接触到一块新的数学知识时,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程导入,让学生首先知道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利用一张浅显易懂又生动有趣的思维导图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课程由浅入深地进入,便于学生理解学习,接受新知。而且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就是把知识分门别类,整齐有序地放在脑海里,不仅增大了记忆容量,还方便了稍后运用。
  例如,当学习到五年级下册课本时,大致分为数类,几何类,概率类,再根据章节分类,然后关联出知识点。
  另外,小学数学知识中有一部分语句较长的定理需要记忆,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辅助记忆。例如,要记忆平均数的相关知识,就列出思维导图,列出含义,算法,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容易受什么影响。画出图形分支,知识点就不容易疏忽遗漏。
  2.2利用思维导图理解题意和解题
  解小学数学题也需要清晰的思路,只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首先我们拿到一道题,必然要了解题意,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列出已知条件,列出题目要求,并用条件对应要求选择合适的运算求解。在初次接触到一类题目时,除了要列出条件和要求,还要写出是依据哪一个知识点选择运算的。这样几次下来,不仅能够巩固知识点,还能形成相应的做题思路,使解题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解题时的思维导图应包含已知条件,所求内容,中间隔开空出来写相关知识点。
  例如,一道六年级的题。校园有一个周长为62.8m的圆形花坛,沿花坛外围修一条2m宽的石头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
  该题中,列出条件花坛周长为,小路最外围半径为花坛半径加二,求的是小路面积。已知周长,即可知道半径,从周长推到半径,依据的是周长公式。已知花坛半径,即知道小路半径,依据的是列出的已知条件,知道花坛和小路外圈的半径,就可以知道各自面积,依据的是面积公式,再根据题意用小路外圈的面积减去花坛面积,即可得到小路的面积。
  2.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期末时,教师会对一学期的学习进行复习总结,这时,思维导图就有很大的作用,可以把一学期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把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学生沉入记忆深处的旧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复习,温故而知新,同时也要教学生自行通过思维导图来查缺补漏,再细化梳理一学期所学知识,并对应知识点做相应题目。
  复习时思维导图应该包含以下内容,知识点简写,经典例题,掌握程度,常考哪种题型,老师带领复习时可以参照课本章节顺序,共同回顾课本知识,学生自行复习时可以根据知识点,逐个击破。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复习,可以加深知识点印象,把老师教授的转化为自己学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做到对知识是否真正习得了然于胸,培养更高的学习能力。
  例如,我们在做小升初期末复习时,应该先整体梳理知识点,构造出整体知识网络。可以大致分为数类,几何类,统计概率类等,然后再进一步进行细化分解。还可以把基础知识分为概念类,公式类等,进行复习。
  结束语
  思维导图从知识的接触到利用再到巩固,从课前到课堂再到课外,都可以适当加以利用,为学生开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对老师对学生都有很多益处,一旦能够学成,老师可以省去后续反复讲解,避免灌输教学,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韩丽珍.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重要作用和有效实施方法[J].读写算,2022,(06):16-18.
  [2]朱禹倩.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实践[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