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小学音乐教学“快乐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探究

【作者】 田 甜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九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学校提高了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快乐课堂,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知音乐的魅力。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在课堂学习中的纪律性相对较差,教师需要从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将音乐课堂变得更具娱乐性,使学生轻松愉快地体会音乐之美,逐步提升音乐素养与艺术情操。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教学;快乐课堂

  众所周知,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音乐教师在建设快乐课堂的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其在学习中逐渐感受音乐,丰富艺术体验。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在根据新课程改革以及双减政策的要求,改变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优化该学科课程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快乐学习音乐课程,全面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与情操。
  1.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构建快乐课堂的必要性
  目前,很多学校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方式较为陈旧,很难能有效提升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参与性。而音乐作为一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音乐情感能力的课程,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构建“快乐课堂”。
  快乐课堂的构建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做好课程定位,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教学。通过对音乐快乐课堂的构建,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音乐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得到艺术的熏陶,进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与此同时,音乐快乐课堂的构建还能够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适度的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创新,从长远角度看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2.小学音乐教学中快乐课堂的建构与实施策略
  2.1音乐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课堂体验
  “老师示范,学生学唱”这种传统音乐教学方式更侧重向学生传授歌曲的演唱方法,与当今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相悖,长此以往会使音乐教学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也使学生无法从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快乐。为此,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学生在音乐方面上的潜能,在建构快乐课堂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一定的课程主体性地位。同时,在快乐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知识,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与快乐感。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中《忆江南》一课时,教师可以想让同学们搜集一些有关江南的图片,使他们对江南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课程的顺利的展开。教师可以同学们搜集到图片进行整理,在课堂上运用信息设备伴随着《忆江南》音乐进行播放。在音乐播放后,向同学们讲授《忆江南》这首歌曲是一个词牌名,古人会用吟唱的方式来表演这首词。通过这样的讲授,吸引了同学们对歌曲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快乐性。在课程结束前,教师还可以向同学们推荐与《忆江南》相近的江南民歌,如《月儿弯弯照九州》等。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有利于快乐课堂的建构与实施,能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课程中,增强他们的课程体验。
  2.2教师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增加表演与游戏活动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构建快乐课堂较为关键的一步,基于此音乐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教学的情境。情景教学法在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观的教学成果。因而,小学音乐教师可以从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的角度来构建快乐课堂。这便要求教师根据音乐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思想情境增加适度的表演与游戏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音乐热情,从而使快乐课堂拥有更和谐的师生关系。
  例如,在带领同学们欣赏二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小狗圆舞曲》时,教师可向同学们描绘下这首乐曲所展现的情境,随后让同学们在乐曲播放的过程中随着音乐的旋律,对乐曲中表述的情节进行联想。教师还可以在播放《小狗圆舞曲》的过程中引导同学们完成一些动作,如在播放第一段旋律时让他们跟着旋律演唱,在播放第二段旋律时扮演小狗随旋律跳舞,而在播放第三段旋律时,引导同学们边唱边学小狗的动作。在这种表演与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下,快乐课堂的音乐教学情境创建了出来,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帮助了学生在快乐中完成了音乐课程的学习。
  2.3巧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增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音乐课程的教学工作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最常用的信息技术设备便是多媒体,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音乐的声音,影像与画面进行展示,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还能够丰富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师生间在课堂上的互动。
  例如,教师在讲授六年级下册的《保卫黄河》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同学们播放《保卫黄河》与黄河景色的视频,帮助同学们对该课程有初步的了解以及《保卫黄河》歌曲中所传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适时地与同学们进行互动,了解同学们在观看完这一视频的感受,这样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同学们的所思所想,进而调整音乐教学方案。在教师与同学们的互动中,同学们也会对《保卫黄河》的乐曲与事件背景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促进他们对该首乐曲的深入感知,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在讲授完《保卫黄河》这一课后,教师可以引导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去欣赏《黄河大合唱》的相关视频。
  通过巧用信息技术设备开展教学的方式,既增强了学生的音乐课程体验感,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也促进快乐课堂的构建。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并实施小学音乐课程的快乐课堂是极为有必要的。这不仅能促进小学音乐教师与时俱进,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将更好、更快乐的音乐课堂呈现给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在音乐的快乐课堂中学习,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课程学习,得到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对培养学生艺术情操与未来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因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重视对小学音乐快乐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以此为教育改革带来更丰富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师蕊. 小学音乐教学“快乐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0(42):167-168.
  [2]徐颖慧.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分析[J]. 北方音乐,2020(24):161-163.
  [3]吉丽莉. 最高明的“指挥”——小学音乐课堂快乐教学策略探究[J]. 戏剧之家,2021(0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