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高效语文课堂构建需要抓好课前预设与资源生成

【作者】 刘 园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秀观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五育合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抓好用好课前预设与资源生成这两项的完美结合。本文从重视备课设计、机智捕捉筛选课堂生成资源和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实践心得。
  【关键词】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前预设;资源生成;构建;抓好

  随着“五育合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课改的全面推进,建构高效课堂成为我们武胜教育的一个响亮主题。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对高质量产生了好奇,什么样的教育才具有高质量的特质呢?一种对教育的思考让我怦然心动。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那就是要把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把学生走进教室前和走出课堂后的前后对比有很大变化,那就是硬道理的“发展”。这就是高质量。而要实现这样的高质量,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前预设和捕捉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的完美结合是难以奏效的。也就是说,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育我们应在这二者上充分下功夫,使之在相辅相成的一种平衡关系中达到一种高效课堂构建所需要的特质。这样才能确保让学生获得最好语文教育的高效课堂得到真正意义的建构落实。
  一、语文教师必须对教材钻研深刻,预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做到有灵活的应对
  要想上一节能够有“生成”的课,决非易事,功夫还在课外。教师备课时既要研究教村、教法更要关注对学生的研究。只有基于学生语文实际的教学才会实现因材施教和提高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语文备课设计之前一定要用心花时在了解学生认知基础、思维特点、生活体验以及学习习惯上,只有做到全面我们才能找准教学基点,实施高效预设。如我在教学小学一年级口语交际《我爱吃的蔬菜》时,预设孩子们喜欢吃的哪些蔬菜,课前准备好这蔬菜的图片,了解这些蔬菜的特点,如何让学生把自己喜欢吃的蔬菜说具体,从蔬菜的外形、颜色、味道、营养等方面进行指导。也可进行句式的指导,我喜欢吃的蔬菜可多了,有(  ),有(  ),有(  ),我最喜欢吃(  ),因为(  )。正是有了这样充分的预设学生才会在口语交际实践时才会有更多语言表达载体和内容。这样的课堂也会因有学生的积极表现而变得情感融融和高效。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在备课环节一定要精心设计与教法选择、才能确定高效成为预期得以实现。
  二、智慧地捕捉、筛选课堂生成资源
  有了充分预设,不是就要求一定要按预设展开。预设只是我们教学推进的一个思维过程。要将思维的东西变成实践展开流程还需要教学行为的得当应用。课堂是未知的,其存在着诸多变化。作为教师,要有处处皆育人的思想才会处处找育人元素。而课堂上生成资源是非常多的,有明显的也有隐含的。作为教师如何捕捉到、筛选出可充分培思育人的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考验着教师教学智慧。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我们捕捉筛选生成资源主要还应是课本内容的文本。因为其中隐含的教育资源非常多,不同经历的学生也有不同体验甚至不同观点产生出来。能捕捉到这样的资源实施更能促进学生正确取向的形成和思维得到锻炼。例如《一夜的工作》这篇文档中在描写周总理批文如此认真时的那几句就值得我们下力去引导,引导学生从周总理批文的动作、表情去思考。周总理在思索什么呢?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学生的回答异常精彩,生1:这个村里的粮食不够了,明天要给他们送去。生2:我要为人民奉献,要做个好总理,我一定要一句一句认真负责地审阅这些文件。生3:只要中国强盛起来,再辛苦也值……对不辞辛劳的总理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学生回答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与文本接触时产生了强烈的思维火花,我们以此为生长点发酵资源,就可生成培思育人资源,使学生围绕于此进行思维碰撞,就可收到很好地培思效果。
  三、灵活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有效生成课程资源
  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最好的做法不是放之而是用之,使之成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立即应用起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教学《翠鸟》一课时课堂突然来了一只小鸟,其在教室来来回打转象是迷了路,逗得学生都往它那儿看。此时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小鸟,课堂一片糟糕,此时我没有责备和呵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尽情观察小鸟,目送小鸟飞出教室,飞向蓝天。此时,我告诉孩子们小鸟飞向了蓝天,它已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放心安心学习吧,不要再牵挂它。这时我突发奇想,将计就上演了一则读写结合戏,让学生模仿翠鸟动作写一段文字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写下来,这节语文课我改上为一堂生动有趣的读写结合课,没有预设之中的临时调整,其换来了学生兴趣盎然主体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出现不速之客,我们要有心理准备,运用教学机智,灵活应对,充分掌握时机,合理利用好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有效生成资源。
  作为一名智慧型老师,在“五育合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课改全面推进的背景下要善于不断提高对课堂“生成”的灵敏度和调控能力,充分掌握时机,合理利用,在不同的教学点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不能一味拘泥于课前的预设,甚至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让它成为我们课堂预料之外的精彩,使之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习惯方面充分发挥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应有作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和精彩育人。
  参考文献:
  [1]朱晓辉,让小学语文课堂在预设与生成中焕发活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
  [2]张婷婷,让语文课堂在预设和生成中绽放活力[J].教学大参考,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