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浅谈幼儿“进餐”礼仪养成教育
【作者】 胡 雪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四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儿阶段是人的大脑结构完善和智力开发的最主要阶段之一,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基础的最关键时期之一。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阶段加强对幼儿基本生活习惯和能力的教育。就餐礼仪又是众多礼仪当中比较重要的,所以本文从幼儿进餐礼仪养成角度论述教育方法,为培养幼儿进餐礼仪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幼儿;进餐礼仪;教育方法
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的礼仪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幼儿的礼仪培养,对幼儿进餐礼仪提高重视程度,将培养幼儿进餐礼仪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的重点当中。
一、创设进餐环境,营造“家”的氛围
环境对于幼儿学习来说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良好的进餐环境,让幼儿沉浸其中,能够充分发挥环境育儿的良好效果。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有很多种途径,例如对教室的布置和改造,布置主题墙、创设进餐礼仪培养专项区、进餐礼仪视频音频教育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到进餐礼仪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约束自己的不良就餐行为,从而实现对幼儿进餐礼仪的教育预期目标。
除了班级的环境设置之外,还可以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进餐礼仪进行教育,例如在幼儿园入口的宣传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幼儿良好进餐礼仪的小案例,对幼儿形成示范效应,除了这些小榜样的示范之外,还可以配备一些食物营养的配比,进餐习俗和美德的动画、视频或者图片等等,运用声情并茂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感受到进餐礼仪的魅力。
二、特色活动,习得进餐礼仪
(一)通过故事、儿歌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进餐礼
幼儿学习具有很明显的具象性,但是礼仪又是相对抽象的事物,如果光凭语言的传输或者行为的约束很难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就应该从具象性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让幼儿们在有具体形象的指引下学习进餐礼仪。
例如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收集一些有关进餐礼仪教育的小故事,根据幼儿的不同学习特点和不同情况将这些小故事进行分类,随后设定不同的教学小目标。随后有计划的将这些小故事讲给幼儿们听,这样就能够将进餐礼仪变成常态化的教育,让幼儿养成学习进餐礼仪习惯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以《照镜子》的故事为例,在讲述照镜子这个小故事的时候,能够让幼儿们学会如何进行文明用语,如何保持良好的坐姿等等。
(二)在游戏中渗透文明进餐礼仪教育
幼儿教育本就是一门课堂和户外相结合的教育艺术,课外活动教学是幼儿教育工作当中良好的补充手段。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进餐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光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将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手法等渗透到幼儿课外活动当中来。经过多方研究之后发现,在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渗透进餐礼仪教育,收效十分明显。
例如在幼儿角色扮演活动区中渗透进餐礼仪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状态,设置不同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区。小班的幼儿可以设置较简单的“娃娃家”,中班的可以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设置“美食街”或者“美食节”等,大班的幼儿可以设置难度相对较高的“中餐厅”、“西餐厅”等等,在这些特色活动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引导幼儿进行礼貌用语、文明就餐等基本进餐礼仪。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不光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的环境,还能够让幼儿在扮演中学习礼仪,并将礼仪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礼仪。
(三)在小菜地种植活动中收获幸福感
如果在幼儿教育中将手脑并用的理念贯穿其中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进餐礼仪教育的时候也可以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进来,比如说有的幼儿比较挑食,浪费食物,教师就可以将小菜地种植活动安排到教学当中来。
首先教师要在户外为幼儿们开辟一块专属小菜地,接下来教师再引领幼儿们开垦这块小菜地。随后再为幼儿们安排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这样幼儿们就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种菜的不容易。
其次教师要定期带领幼儿对小菜地进行打理,例如定期浇水、施肥、松土等等,让幼儿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体会植物的生长,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学习自然知识,激发幼儿珍惜粮食的潜意识,从而助推幼儿良好进餐礼仪习惯的养成。
三、家园携手,共促习惯养成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不可脱离的两大主体,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每个幼儿都有来自家庭的烙印,所以说家庭对幼儿的教育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幼儿家庭的作用,应该做好与幼儿家庭的联动,让家长朋友们渗透到幼儿进餐礼仪的教育过程中来,为幼儿进餐礼仪的培养贡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
将幼儿家长纳入到幼儿进餐礼仪教育当中来的主要方式有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把握幼儿家长入离园的这段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询问幼儿在家庭生活当中进餐礼仪的状况,并且通过沟通了解家长对幼儿进餐礼仪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家长解决这些难题,共同提升幼儿进餐礼仪教育成果。
第二种,定期家访。开展定期的进餐礼仪交流和调查工作,在家访的过程中为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进餐礼仪观,提高幼儿家长对进餐礼仪的重视程度,鼓励家长了解更多的进餐礼仪知识,让家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肩负起对幼儿进餐礼仪培养的重要责任等等。
第三种,设立沟通小组。教师定期不定期的以互联网的形式,为家长分享进餐礼仪教育知识,时不时的制造话题让家长在沟通小组内分享经验和困惑,大家一起探讨在幼儿进餐礼仪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这些操作,幼儿教师很容易的就将家长和幼儿教育联系在了一起,实现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礼仪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对幼儿进餐礼仪的教育和培养。将幼儿园的环境、游戏教学等多种新概念都融入到幼儿进餐礼仪教育当中来,携手幼儿家长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养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千寻.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之待客[J].青春期健康,2014(12):39-39.
[2]徐咏梅.携手共育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2):117-117.
【关键词】 幼儿;进餐礼仪;教育方法
随着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生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的礼仪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幼儿的礼仪培养,对幼儿进餐礼仪提高重视程度,将培养幼儿进餐礼仪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的重点当中。
一、创设进餐环境,营造“家”的氛围
环境对于幼儿学习来说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良好的进餐环境,让幼儿沉浸其中,能够充分发挥环境育儿的良好效果。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有很多种途径,例如对教室的布置和改造,布置主题墙、创设进餐礼仪培养专项区、进餐礼仪视频音频教育等,让幼儿亲身感受到进餐礼仪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约束自己的不良就餐行为,从而实现对幼儿进餐礼仪的教育预期目标。
除了班级的环境设置之外,还可以运用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进餐礼仪进行教育,例如在幼儿园入口的宣传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幼儿良好进餐礼仪的小案例,对幼儿形成示范效应,除了这些小榜样的示范之外,还可以配备一些食物营养的配比,进餐习俗和美德的动画、视频或者图片等等,运用声情并茂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感受到进餐礼仪的魅力。
二、特色活动,习得进餐礼仪
(一)通过故事、儿歌的形式对幼儿进行进餐礼
幼儿学习具有很明显的具象性,但是礼仪又是相对抽象的事物,如果光凭语言的传输或者行为的约束很难激发出幼儿的学习热情,所以教师就应该从具象性角度出发,制定教学计划,让幼儿们在有具体形象的指引下学习进餐礼仪。
例如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收集一些有关进餐礼仪教育的小故事,根据幼儿的不同学习特点和不同情况将这些小故事进行分类,随后设定不同的教学小目标。随后有计划的将这些小故事讲给幼儿们听,这样就能够将进餐礼仪变成常态化的教育,让幼儿养成学习进餐礼仪习惯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以《照镜子》的故事为例,在讲述照镜子这个小故事的时候,能够让幼儿们学会如何进行文明用语,如何保持良好的坐姿等等。
(二)在游戏中渗透文明进餐礼仪教育
幼儿教育本就是一门课堂和户外相结合的教育艺术,课外活动教学是幼儿教育工作当中良好的补充手段。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进餐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光要在课堂上进行,还要将教育的理念、教学的手法等渗透到幼儿课外活动当中来。经过多方研究之后发现,在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中渗透进餐礼仪教育,收效十分明显。
例如在幼儿角色扮演活动区中渗透进餐礼仪教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幼儿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状态,设置不同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区。小班的幼儿可以设置较简单的“娃娃家”,中班的可以在小班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设置“美食街”或者“美食节”等,大班的幼儿可以设置难度相对较高的“中餐厅”、“西餐厅”等等,在这些特色活动区,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并且引导幼儿进行礼貌用语、文明就餐等基本进餐礼仪。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不光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具体的环境,还能够让幼儿在扮演中学习礼仪,并将礼仪应用到实践中去,进一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礼仪。
(三)在小菜地种植活动中收获幸福感
如果在幼儿教育中将手脑并用的理念贯穿其中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效。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进餐礼仪教育的时候也可以将这种教育理念贯穿进来,比如说有的幼儿比较挑食,浪费食物,教师就可以将小菜地种植活动安排到教学当中来。
首先教师要在户外为幼儿们开辟一块专属小菜地,接下来教师再引领幼儿们开垦这块小菜地。随后再为幼儿们安排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这样幼儿们就能够切身的感受到种菜的不容易。
其次教师要定期带领幼儿对小菜地进行打理,例如定期浇水、施肥、松土等等,让幼儿在劳动的过程当中体会植物的生长,让幼儿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自然,学习自然知识,激发幼儿珍惜粮食的潜意识,从而助推幼儿良好进餐礼仪习惯的养成。
三、家园携手,共促习惯养成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不可脱离的两大主体,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每个幼儿都有来自家庭的烙印,所以说家庭对幼儿的教育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不能够忽视幼儿家庭的作用,应该做好与幼儿家庭的联动,让家长朋友们渗透到幼儿进餐礼仪的教育过程中来,为幼儿进餐礼仪的培养贡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
将幼儿家长纳入到幼儿进餐礼仪教育当中来的主要方式有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把握幼儿家长入离园的这段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询问幼儿在家庭生活当中进餐礼仪的状况,并且通过沟通了解家长对幼儿进餐礼仪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帮助家长解决这些难题,共同提升幼儿进餐礼仪教育成果。
第二种,定期家访。开展定期的进餐礼仪交流和调查工作,在家访的过程中为幼儿家长树立正确的进餐礼仪观,提高幼儿家长对进餐礼仪的重视程度,鼓励家长了解更多的进餐礼仪知识,让家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肩负起对幼儿进餐礼仪培养的重要责任等等。
第三种,设立沟通小组。教师定期不定期的以互联网的形式,为家长分享进餐礼仪教育知识,时不时的制造话题让家长在沟通小组内分享经验和困惑,大家一起探讨在幼儿进餐礼仪教育中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这些操作,幼儿教师很容易的就将家长和幼儿教育联系在了一起,实现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礼仪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对幼儿进餐礼仪的教育和培养。将幼儿园的环境、游戏教学等多种新概念都融入到幼儿进餐礼仪教育当中来,携手幼儿家长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形成良好的、全面的个人素养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千寻.中国古代传统饮食礼仪之待客[J].青春期健康,2014(12):39-39.
[2]徐咏梅.携手共育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J].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2009(2):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