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幼小协同,预告新阶段的美好
【作者】 杨小燕
【机构】 新疆和静县第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儿园的大班幼儿在现阶段面临着幼升小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也就显得越发重要。坚定贯彻新课实施标准,让幼小协同得到进一步的落实,既让幼儿的能力得到提升,也能让幼儿对小学有着明确的认知是尤为重要的。因此,作为幼师,应当明确幼小协同的意义及目标,切实围绕幼儿展开教学,预告现阶段的美好。
【关键词】 幼小协同;现阶段;美好
在幼儿园当中,大班幼儿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群体,在这当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需要幼师特别明确的地方。围绕幼儿,结合幼儿展开幼小协同,才能预告现阶段的美好。既让幼儿在幼儿园当中获取最大的效益,也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这也是幼小协同开展的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在幼小协同的过渡当中,部分幼师还是没有抓住幼小协同的重点核心部分,导致幼小协同的过渡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师要加以优化,改善实效,切实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才能让幼儿见证上学的美好。
一、建设幼儿心理,顺利过渡
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与小学还是有所差距的,这也让很多幼儿在刚刚升入小学时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而正是如此,在幼儿园期间开展幼小协同,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在小学期间进行顺利过渡。所以,在幼小协同的开展中,帮助幼儿建设心理尤为重要,只有让幼儿切实对小学文化进行明确的认知,才能让幼儿自行心理建设,从而帮助幼儿顺利过渡。
例如,在幼小协同的开展过程中,幼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如,幼师则作为小学老师,而幼儿则作为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在情境表演之初,幼师要将有关小学生活的一些注意事项告知幼儿。像是上课期间不能随意交谈,要端坐在桌前认真聆听,不可与同学之间嬉戏打闹。以这样的方式规范幼儿的上课思想,让幼儿深刻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区别,也对幼儿进行心理建设。创设与之相同的情境,幼儿与幼师都要在其中代入角色。同时,在情境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在其中融入一定的游戏元素。在情境演绎当中,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五朵小红花作为奖惩机制。如果在这期间,有幼儿违反了上课规定,出现随意说话等现象,则该小组的所有成员会扣掉一朵小红花,而表现优秀的幼儿则可以在五朵小红花的基础上再次获得。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幼儿参与其中,也从而建设幼儿的心理,让幼儿深刻认知小学上课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顺利开展了幼小协同,也对幼儿进行了一定的心理建设,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完成过渡。
二、培养自主能力,开展活动
自主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核心内容,也是幼小协同当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自主能力不单单只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也体现在个人自理能力当中。幼儿园当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性,很多事情都需要幼师的辅助。但这也为幼儿升入小学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有些幼儿会过度依赖幼师的照顾,导致自主能力有所欠缺,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当中。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切实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改善和优化很是关键。
例如,幼师在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同时围绕自主能力的两个层面进行切实培育。第一,学习自主。幼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活动”来加强幼儿的学习自主能力。以数学学习为例,幼师在教导幼儿认知数字的过程中,先不要急于单方面的教学输入,而是先要让幼儿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认知,然后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对幼师进行提问。比如,屏幕显示的图片当中有3朵花,那么正确对应的数字是3。但是图片下面标注的数字2,让幼儿以此来判断正确或错误。这样更具趣味性,也能加强幼儿的学习自主。以这样的方式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贯彻幼小协同的发展方针。第二,生活自主。进入小学生活后,幼儿就要完全实现生活自理。这一点与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也是有所出入的,同时也是很多幼儿升入小学后的重要问题。那么为了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大比拼”的活动,每一名幼儿都要参与其中,活动当中会有穿衣环节、叠被环节以及物品整理环节等。幼儿要根据活动内容,完成每一个活动环节的内容,最终过关就能获得相对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能让幼儿明确自己在现阶段的不足之处,同时幼师也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活动开展,既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也提升幼小协同的发展实效,切实预告现阶段的美好,帮助幼儿进行过渡。
三、加强代入感,打消顾虑
在幼儿深入小学的过程中,心理会有所忧虑是客观正常的现象。打消幼儿的顾虑,加强幼儿的升学代入感,这也是幼小协同开展的目的。因此,在幼小协同的发展过程中,幼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加强幼儿的代入感,打消幼儿的鼓励,帮助幼儿从思想和心理上进行良好的建设,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特殊阶段,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新校园生活所带来的美好。
例如,幼师可事先与特定学校取得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幼儿进行学校参观,同时学校方面也要选出两名合适的高年级学生,带领幼师与幼儿一起参与其中。期间,幼师带领幼儿坐在教师当中观看视频,而视频内容要围绕日常的小学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的代入感,也能让幼儿更加真实地了解小学生活。同时,也要让同校学生为幼儿讲述自己日常的学校生活,以此打消幼儿的鼓励,也加强幼儿的校园生活代入感。最后,在参观完毕后,幼师要让每一名幼儿针对参观的过程发表自己的心中看法,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以这样的方法既能了解幼儿的心中所想,同时也能加强幼儿的表达能力。比如,该幼儿向幼师提出疑问,“学校生活是不是很无趣?”那么根据幼儿的问题,幼师也要进行切实的回答,告知幼儿,学校生活一样是丰富多彩的,会跟现阶段一样感受到所有的美好。要悉心教导幼儿,让幼儿放下心中的顾虑,更好的参与到幼小协同当中。
结束语
在幼小协同的开展中,幼师不但要重视,更要明确幼小协同的开展方向。切实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让幼儿的能力和心理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升小,让幼小协同具备实效性,也让幼儿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玉芳.如何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工作[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109-00109.
[2]韩虹,徐娟.关于幼小协同双向衔接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18(11):2.
【关键词】 幼小协同;现阶段;美好
在幼儿园当中,大班幼儿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群体,在这当中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这也是需要幼师特别明确的地方。围绕幼儿,结合幼儿展开幼小协同,才能预告现阶段的美好。既让幼儿在幼儿园当中获取最大的效益,也帮助幼儿顺利进入小学,这也是幼小协同开展的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在幼小协同的过渡当中,部分幼师还是没有抓住幼小协同的重点核心部分,导致幼小协同的过渡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的标准。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况,幼师要加以优化,改善实效,切实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阶段,才能让幼儿见证上学的美好。
一、建设幼儿心理,顺利过渡
幼儿园的教育方式与小学还是有所差距的,这也让很多幼儿在刚刚升入小学时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而正是如此,在幼儿园期间开展幼小协同,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在小学期间进行顺利过渡。所以,在幼小协同的开展中,帮助幼儿建设心理尤为重要,只有让幼儿切实对小学文化进行明确的认知,才能让幼儿自行心理建设,从而帮助幼儿顺利过渡。
例如,在幼小协同的开展过程中,幼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的方式,带领幼儿一起进行情境表演。如,幼师则作为小学老师,而幼儿则作为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在情境表演之初,幼师要将有关小学生活的一些注意事项告知幼儿。像是上课期间不能随意交谈,要端坐在桌前认真聆听,不可与同学之间嬉戏打闹。以这样的方式规范幼儿的上课思想,让幼儿深刻认识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区别,也对幼儿进行心理建设。创设与之相同的情境,幼儿与幼师都要在其中代入角色。同时,在情境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在其中融入一定的游戏元素。在情境演绎当中,可以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五朵小红花作为奖惩机制。如果在这期间,有幼儿违反了上课规定,出现随意说话等现象,则该小组的所有成员会扣掉一朵小红花,而表现优秀的幼儿则可以在五朵小红花的基础上再次获得。以这样的方式,激励幼儿参与其中,也从而建设幼儿的心理,让幼儿深刻认知小学上课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既顺利开展了幼小协同,也对幼儿进行了一定的心理建设,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完成过渡。
二、培养自主能力,开展活动
自主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核心内容,也是幼小协同当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自主能力不单单只体现在自主学习能力,也体现在个人自理能力当中。幼儿园当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特性,很多事情都需要幼师的辅助。但这也为幼儿升入小学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有些幼儿会过度依赖幼师的照顾,导致自主能力有所欠缺,自然也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小学生活当中。因此,在幼儿园大班阶段,切实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改善和优化很是关键。
例如,幼师在培养幼儿自主能力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同时围绕自主能力的两个层面进行切实培育。第一,学习自主。幼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活动”来加强幼儿的学习自主能力。以数学学习为例,幼师在教导幼儿认知数字的过程中,先不要急于单方面的教学输入,而是先要让幼儿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认知,然后针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对幼师进行提问。比如,屏幕显示的图片当中有3朵花,那么正确对应的数字是3。但是图片下面标注的数字2,让幼儿以此来判断正确或错误。这样更具趣味性,也能加强幼儿的学习自主。以这样的方式提升幼儿的自主能力,贯彻幼小协同的发展方针。第二,生活自主。进入小学生活后,幼儿就要完全实现生活自理。这一点与幼儿的幼儿园生活也是有所出入的,同时也是很多幼儿升入小学后的重要问题。那么为了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大比拼”的活动,每一名幼儿都要参与其中,活动当中会有穿衣环节、叠被环节以及物品整理环节等。幼儿要根据活动内容,完成每一个活动环节的内容,最终过关就能获得相对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能让幼儿明确自己在现阶段的不足之处,同时幼师也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这两个层面的活动开展,既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也提升幼小协同的发展实效,切实预告现阶段的美好,帮助幼儿进行过渡。
三、加强代入感,打消顾虑
在幼儿深入小学的过程中,心理会有所忧虑是客观正常的现象。打消幼儿的顾虑,加强幼儿的升学代入感,这也是幼小协同开展的目的。因此,在幼小协同的发展过程中,幼师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尽可能加强幼儿的代入感,打消幼儿的鼓励,帮助幼儿从思想和心理上进行良好的建设,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特殊阶段,同时也让幼儿感受新校园生活所带来的美好。
例如,幼师可事先与特定学校取得联系,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幼儿进行学校参观,同时学校方面也要选出两名合适的高年级学生,带领幼师与幼儿一起参与其中。期间,幼师带领幼儿坐在教师当中观看视频,而视频内容要围绕日常的小学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幼儿的代入感,也能让幼儿更加真实地了解小学生活。同时,也要让同校学生为幼儿讲述自己日常的学校生活,以此打消幼儿的鼓励,也加强幼儿的校园生活代入感。最后,在参观完毕后,幼师要让每一名幼儿针对参观的过程发表自己的心中看法,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以这样的方法既能了解幼儿的心中所想,同时也能加强幼儿的表达能力。比如,该幼儿向幼师提出疑问,“学校生活是不是很无趣?”那么根据幼儿的问题,幼师也要进行切实的回答,告知幼儿,学校生活一样是丰富多彩的,会跟现阶段一样感受到所有的美好。要悉心教导幼儿,让幼儿放下心中的顾虑,更好的参与到幼小协同当中。
结束语
在幼小协同的开展中,幼师不但要重视,更要明确幼小协同的开展方向。切实帮助幼儿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让幼儿的能力和心理都能够得到应有的提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完成幼升小,让幼小协同具备实效性,也让幼儿的能力得到培养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玉芳.如何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工作[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9):00109-00109.
[2]韩虹,徐娟.关于幼小协同双向衔接的实践研究[J],天津教育,20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