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指导应用

【作者】 陈 鹏

【机构】 四川省仪陇县金城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竞争加剧,在践行新课标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展开,学生、教师以及家长都更加关注学生文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忽视了学生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文章认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教育思维指导教学展开已经刻不容缓。因此提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并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方法。
  【关键词】 小学体育;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应用

  素质教育理念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观点和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充足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效着眼于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充实和提高自己,在教学中注重创新,将素质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笔者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主要论述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展开实际的教学意义
  素质教育是从应试教育的惨痛教训中提出的一种注重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实施这种理念担当的是为学生全面负责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为了高分数。因此,这样理念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更能在促进“五育并举”中发生担当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强健体质。体育活动的根本在于强健人的身体。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强健的身体与旺盛的精力来从事其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若能采取正当的教育方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免疫力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锻炼方法的掌握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有利于学生坚强意志与团结精神的培养。实践证明,在小学体育教育中学生不仅能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提高其身体素质,更对其坚强意志的培养、团结精神的加强起着莫大地推动作用。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与体育竞赛中认真学习与顽强拼搏,尽自身最大努力去克服一个有一个的生理或心理困难,完成一个有一个的目标,都对学生的精神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应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展开的有效策略
  (一)要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活动的实施者,更是体育活动的主导者。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时体育教师首先应更新体育观念,升级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这些都要求了体育教师应具备崇高的事业心及责任感。同时,体育教师还应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出发,帮助学生从体育教学中实现其人生的全面发展。当然,体育教师要充分融会贯通体育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的课堂应变能力,从各方面保证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二)重视小学生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应关注学生的体育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了,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并获得体育的乐趣。若是一些中学生因为对某项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而体育教师又强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最终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更有甚者会导致中学生对所有体育活动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只有当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或以活动形式或以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教学的效果。例如,一些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对于长跑倍感惧怕,但长跑又切实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这时体育教师可以在公园或是广场开展学生的长跑活动,通过学生熟悉的环境减轻学生对于跑步的压力,最终让学生在快乐活动中转变对体育的态度。
  (三)加强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也蔓延至学校。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因为升学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中学生因为升学压力轻生者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已变得尤为重要。当然,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体现出来。例如,体育竞赛的组织帮助学生切实理解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
  (四)加强小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实施离不开课外活动的配合。课外活动的组织不仅可以巩固体育教学的效果,更能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考虑将体育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登山运动,让学生在费力的登山过程中学会坚持与互帮互助。再者,体育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平时多参加球类活动或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长跑,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体育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虽然对教师而言是一项挑战,但对学生的体育发展却是一项难得的机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创新,注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体育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创造能力,为其终身从事体育锻炼,为将来立足社会奠定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文森,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之我见[J].学周刊,2021年。
  [2]谷继光,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谈[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