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基础教育课程
主办: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715
CN: 11-5187/G
邮发代号: 80-447
投稿邮箱:jcjykczz@163.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基础教育课程
曾用刊名: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创刊时间:1993
初中英语课堂有
【作者】 李培彬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顺河乡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2017年,我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并开始实施,加之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不断升华,我国基础英语教育也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要求关注教师的教育教学,也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同时对英语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了解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非常重要。针对这些现状,很有必要从教育的三要素出发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一、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组织形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桌椅的摆放一般采用“秧田型”,教师站在讲台上,以讲授课本为主,而学生的讨论通常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就课本知识进行角色朗读或者订正答案等,很少会涉及相互讨论或任务型的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交流较少,教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管不顾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缺乏相互学习和相互讨论,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时,一些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进行机械地讲解,并着重督促学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作为教学重点,更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别差异性,这使得学生缺乏英语交流和锻炼能力的机会。近年来,虽然国家倡导实行素质教育,但很多教师盲目跟风进行新课程改革,过多地崇尚新的教学方法,片面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过度地放任学生。因此,在缺乏正确引导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实际改善,目前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其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对这三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
(一)教师方面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教师要上好一堂课。
1、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上课前教师要调整学生的准备状态。若课前学生的整体精神状态和积极性不佳,教师可以寓教于乐,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振奋的音乐以及组织多样的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通过眼神的交流、肢体动作、声音的高低起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者个人竞赛活动,建立奖惩制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有效地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避免让学生枯燥地抄写单词句子和机械地背诵课文,而是通过观看英文片段、角色扮演、演讲和朗诵英文诗歌等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并掌握知识,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意识,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时间,才能实现课堂中自我学习的有效引领。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前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加深印象。在进行英语课堂之前,学生应该预习上课所要学习的单词,阅读上课所要学习的文章,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框架,及时发现疑难问题,对不会的知识进行标记,上课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讲。此外,学生还要温故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学生跟随教师指令,合理分配时间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会遵循一定的顺序性和逻辑性,讲解的内容一般由易到难,因此,学生要紧跟老师讲课的节奏,否则一个知识点或者一句话的遗漏,就有可能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如果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先做好标记,下课后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如果因为短暂地耽搁影响了整节课的学习进度,则会得不偿失,不仅会影响到学习的心情,而且不利于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教育影响方面
教育影响作为教育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受教育者所要学习的教育内容,还包括运用教育内容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灵活地运用它们,又要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1、精选教育内容
学生在校所学习的教育内容是指狭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以课本为跳板,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融合,并适当地补充一些文化和历史,增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灵活选择教育手段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挂图、卡片等教具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将实物、图片或者某个动作与英语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到实物、图片或者动作就能联想到某个知识点,看到某个知识点就能联想到直观的印象,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路径来实现,即通过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复习旧知识,有效地进行新授课,有效地巩固练习新知识,有效地布置作业来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灵活地选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三个要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地参与课堂,以此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目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组织形式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桌椅的摆放一般采用“秧田型”,教师站在讲台上,以讲授课本为主,而学生的讨论通常以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就课本知识进行角色朗读或者订正答案等,很少会涉及相互讨论或任务型的活动。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交流较少,教师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不管不顾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缺乏相互学习和相互讨论,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时,一些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教科书上的知识进行机械地讲解,并着重督促学生掌握这些理论知识,并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作为教学重点,更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别差异性,这使得学生缺乏英语交流和锻炼能力的机会。近年来,虽然国家倡导实行素质教育,但很多教师盲目跟风进行新课程改革,过多地崇尚新的教学方法,片面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过度地放任学生。因此,在缺乏正确引导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没有得到实际改善,目前的教学方式有待改进。
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路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其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和教育影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高,需要对这三要素进行有效的组织。
(一)教师方面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教师要上好一堂课。
1、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首先,上课前教师要调整学生的准备状态。若课前学生的整体精神状态和积极性不佳,教师可以寓教于乐,通过播放有趣的视频、振奋的音乐以及组织多样的活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通过眼神的交流、肢体动作、声音的高低起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或者个人竞赛活动,建立奖惩制度,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有效地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学生获取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形成良好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避免让学生枯燥地抄写单词句子和机械地背诵课文,而是通过观看英文片段、角色扮演、演讲和朗诵英文诗歌等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活动,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并掌握知识,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只有学生具有高度的自主意识,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时间,才能实现课堂中自我学习的有效引领。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复习
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前预习可以为上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后复习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加深印象。在进行英语课堂之前,学生应该预习上课所要学习的单词,阅读上课所要学习的文章,对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一个框架,及时发现疑难问题,对不会的知识进行标记,上课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听讲。此外,学生还要温故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听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2、学生跟随教师指令,合理分配时间
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会遵循一定的顺序性和逻辑性,讲解的内容一般由易到难,因此,学生要紧跟老师讲课的节奏,否则一个知识点或者一句话的遗漏,就有可能影响对后面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如果老师讲解的内容没有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先做好标记,下课后再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如果因为短暂地耽搁影响了整节课的学习进度,则会得不偿失,不仅会影响到学习的心情,而且不利于有效地掌握知识。
(三)教育影响方面
教育影响作为教育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受教育者所要学习的教育内容,还包括运用教育内容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灵活地运用它们,又要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1、精选教育内容
学生在校所学习的教育内容是指狭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而应该以课本为跳板,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将所学习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融合,并适当地补充一些文化和历史,增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灵活选择教育手段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挂图、卡片等教具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将实物、图片或者某个动作与英语有机地联系起来,看到实物、图片或者动作就能联想到某个知识点,看到某个知识点就能联想到直观的印象,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总之,实施有效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路径来实现,即通过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复习旧知识,有效地进行新授课,有效地巩固练习新知识,有效地布置作业来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通过灵活地选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三个要素,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地参与课堂,以此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